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302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菌菇栽培技术领域。这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选取土壤、豆粕、山竹果壳、过磷酸钙、石灰和石膏为原料,制备方法在发酵过程中进行12小时的58℃~60℃巴氏灭菌,既解决了土壤中可能含有其他种子导致污染菌菇的问题,又不会造成覆土材料水分的丧失而影响发酵、栽培秀珍菇。覆土材料原材料天然,栽培得到的秀珍菇品质好,口感更清爽自然。

Covering materials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vering material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ushroom cultivation. The covering materials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ultivation from soil, soybean meal, Garcinia mangostana, superphosphate, lime and gypsum as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for 12 hours 58 DEG to 60 DEG C i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pasteurization, not only solve the seeds may contain other mushroom cause pollution problems in soil and water loss, will not cause covering materials and effect of ferment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Covering materials of natural raw materials, the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geesteranus with good quality, taste more fresh and natur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菇栽培
,尤其是一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秀珍菇,又名环柄香菇,子实体单生或从生,柄白色、盖淡褐色,是近年国际市场上的食用菌新品种。秀珍菇口感脆嫩清爽,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颇受美食界、餐饮界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商业化前景。专利技术专利201310226074.2(授权公告号是CN103270889B)公开了“一种秀珍菇畸床生料覆土栽培技术”,待菌丝长满未经发酵熟制的生栽培料面后,覆盖一层覆土,该覆土是取自耕作层20cm以下土壤经晾晒至半干半湿时敲碎,调水处理至成粒即可。缺点一是存在带有其他种子污染菌菇的风险,二是栽培料选取了人工合成的化学成分,不够天然,栽培出的秀珍菇口感不够清爽自然,不能满足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解决覆土材料存在带有其他种子污染菌菇的风险的问题,并且栽培料取自天然存在的物质使得栽培出的秀珍菇口感更清爽自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土壤50份~60份,豆粕10份~20份,山竹果壳5份~10份,过磷酸钙0.5份~1.5份,石灰2份~4份,石膏0.5份~1.5份。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土壤是取自耕作层18cm~20cm以下土壤,含水率为40%~60%;所述山竹果壳含水率在70%以上。这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50重量份~60重量份的耕作层18cm~20cm以下土壤,凉晒至含水率为40%~60%,敲碎,使土粒直径为0.5cm~1cm,备用;B、将10重量份~20重量份的豆粕粉碎,浇水至湿透备用;C、将5重量份~10重量份的含水率在70%以上的山竹果壳捣碎,备用;D、将步骤A、步骤B和步骤C所得混合,再加入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过磷酸钙、2重量份~4重量份的石灰和0.5重量份~1.5重量份的石膏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E、将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期发酵隧道内进行建堆发酵,当料堆内温度逐渐上升至70℃以上就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时,进行倒仓翻堆,进行两次所述倒仓翻堆后得到发酵物料Ⅰ;F、将步骤E得到的发酵料物Ⅰ送入二期发酵隧道内,先将二期发酵隧道内料温升至58℃~60℃维持12小时进行巴氏灭菌,然后再降温至42℃~52℃,并保持该温度发酵8天,即完成。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覆土材料在发酵过程中进行12小时的58℃~60℃巴氏灭菌,既解决了土壤中可能含有其他种子导致污染菌菇的问题,又不会造成覆土材料水分的丧失而影响发酵、栽培秀珍菇。2、本专利技术的覆土材料原材料天然,含有大量的氮、磷、钙、镁,特别是添加了山竹果壳,不仅含有铁、锌等元素和大量的维生素,还含有具有收敛作用的一系列多酚类物质,包括氧杂蒽酮和单宁酸,这些物质可以确保不受昆虫、真菌、植物病毒、细菌和动物的侵害。不仅直接为秀珍菇的生长提供养分,满足了秀珍菇的生长所需,还能有效避免昆虫、真菌、植物病毒、细菌等侵害,具有出菇稳定、高产的优点,栽培得到的秀珍菇品质好,口感更清爽自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一:这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的原料如下:土壤50kg,豆粕10kg,山竹果壳5kg,过磷酸钙0.5kg,石灰2kg,石膏0.5kg。其中土壤是取自耕作层18cm~20cm以下土壤,含水率为40%~60%;山竹果壳含水率在70%以上。制备方法如下:A、先将土壤敲碎,使土粒直径为0.5cm~1cm,备用;B、将豆粕粉碎,浇水至湿透备用;C、将山竹果壳捣碎,备用;D、将步骤A、步骤B和步骤C所得混合,再加入过磷酸钙、石灰和石膏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料;E、将得到的混合物料送入一期发酵隧道内进行建堆发酵,当料堆内温度逐渐上升至70℃以上就不再上升并开始下降时,进行倒仓翻堆,进行两次所述倒仓翻堆后得到发酵物料Ⅰ;F、将步骤E得到的发酵料物Ⅰ送入二期发酵隧道内,先将二期发酵隧道内料温升至58℃~60℃维持12小时进行巴氏灭菌,然后再降温至42℃~52℃,并保持该温度发酵8天,即完成。实施例二:这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的原料如下:土壤60kg,豆粕20kg,山竹果壳10kg,过磷酸钙1.5kg,石灰4kg,石膏1.5kg。其中土壤是取自耕作层18cm~20cm以下土壤,含水率为40%~60%;山竹果壳含水率在70%以上。制备方法同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土壤50份~60份,豆粕10份~20份,山竹果壳5份~10份,过磷酸钙0.5份~1.5份,石灰2份~4份,石膏0.5份~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土壤50份~60份,豆粕10份~20份,山竹果壳5份~10份,过磷酸钙0.5份~1.5份,石灰2份~4份,石膏0.5份~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是取自耕作层18cm~20cm以下土壤,含水率为40%~60%;所述山竹果壳含水率在70%以上。3.一种秀珍菇栽培的覆土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先将50重量份~60重量份的耕作层18cm~20cm以下土壤,凉晒至含水率为40%~60%,敲碎,使土粒直径为0.5cm~1cm,备用;B、将10重量份~20重量份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灵森陈万鹏黄玉玲
申请(专利权)人: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