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933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盖、前阀板装置、前缸体、后缸体、后阀板装置和后盖,内部设有主轴、斜盘;以及吸气口和排气口;所述主轴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吸气通道,斜盘上的斜盘通气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轴腔和主轴吸气通道连通;密封垫对前、后缸体的端部进行密封,使曲轴腔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前盖高压腔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前盖排气腔,前盖低压腔通过开设在前盖上的前盖吸气通道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连通;后盖高压腔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后盖排气腔,后盖低压腔通过开设在后盖上的后盖吸气通道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连通。减少油耗,并使气体在流动过程中脉动稳定而降低噪音。

A swash plate compressor with low fuel consumption and low nois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wash plate type compressor with low fuel consumption, low noise, comprises a front cover, the front valve plate device, front cylinder, cylinder after, after the valve plate device and a rear cove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pindle, the swash plate; and the suction port and the exhaust port; the main shaf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pen spindle suction channel, both ends of the swash plate of the swash plate hole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crankshaft cavity and the suction passage sealing end of the spindle; on the front and rear cylinder pad seal, the crankshaft cavity form a closed cavity; the front cover of the inside of the pressur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five independent front cover exhaust the front cover cavity, the low pressure chamber through the opening connected on the front cover of the front cover suction passage and the suction pressure inside the spindle channel; the rear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five independent rear exhaust chamber, the low pressure chamber through the rear lid opening in the cover on the rear lid The air suction passag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shaft suction passage. Reduce the fuel consumption, and make the gas pulsation stable in the flow process and reduce noi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放热)→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而目前广泛用于汽车中的压缩机为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是依靠与转轴呈一定倾斜的斜盘的旋转运动带动活塞或活塞杆作往复运动以实现气体压缩的压缩机。旋转斜盘式压缩机主要是由斜盘、装配在斜盘上且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汽缸、活塞及安装在汽缸两外端的前盖与后盖。随着车辆小型化,发动机的机仓较为紧凑,既要满足相当的制冷效果又要满足良好的舒适性。由于制冷剂气体是在前盖的吸气腔、曲轴腔及后盖的吸气腔中流通,从而使这三个腔体内存在压力不平衡现象,容易导致压缩机运动部件早期磨损。另外,由于压缩机内部容易缺冷冻油,导致压缩机运动部件早期磨损且寿命低,对于整个车用空调系统来说,当冷冻油从压缩机内部排到空调系统中,空调系统含油量多且会阻碍系统的热交换能力,从而降低了制冷效果;而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前、后盖高压腔汇集后直接排除,导致排气脉动不稳形成了噪音,还增大了压缩机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保证曲轴腔内的冷冻油绝大部分保留在压缩机内部,通过一个通道实现油气分离,并保证前、后盖的低压腔的压力始终平衡,有效地减少了气流的脉动而降低噪音。并且在所述前、后盖设置了五个独立的排气腔使排出的高压气流在独立的腔体内缓冲互不干扰,有效的减少了排气脉动而降低噪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盖、前阀板装置、前缸体、后缸体、后阀板装置和后盖,内部设有主轴和设在曲轴腔内的斜盘;所述前盖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的吸气口,后盖或后缸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的排气口;所述主轴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吸气通道,所述斜盘上开设有斜盘通气孔,所述斜盘通气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轴腔和主轴吸气通道连通;所述前阀板装置和前缸体之间、后阀板装置和后缸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垫对前、后缸体的端部进行密封,使曲轴腔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前盖的内侧通过前盖腔隔板分隔成前盖高压腔和前盖低压腔;所述前盖高压腔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前盖排气腔,所述前盖低压腔通过开设在前盖上的前盖吸气通道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连通;所述后盖的内侧通过后盖腔隔板分隔成后盖高压腔和后盖低压腔;所述后盖高压腔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后盖排气腔,所述后盖低压腔通过开设在后盖上的后盖吸气通道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连通。进一步方案,所述前盖吸气通道和后盖吸气通道对称设置,保证了前、后盖中的低压腔内的压力始终平衡。进一步方案,所述前盖上的前盖吸气消音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气口和前缸体上的前缸吸气消音腔连接,所述前盖高压腔内设有用于汇集气流的前盖导向槽。进一步方案,所述后盖高压腔连接有后盖导向槽,位于后盖腔隔板处的后盖导向槽上设有后盖槽隔板。更进一步方案,所述前缸吸气消音腔通过后缸体上的后缸吸气消音腔与所述曲轴腔连通。进一步方案,所述前盖排气腔通过前阀板装置和排气通道一端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排气稳压区连通;所述后盖排气腔通过后盖导向槽和排气通道连通。进一步方案,所述前阀板装置包括与前盖低压腔连通的前阀板低压腔、与前盖高压腔连通的前阀板高压腔以及与所述前盖吸气消音腔相吻合的前阀板连通孔,所述前阀板低压腔、前阀板高压腔之间通过前阀板腔隔板进行分隔;所述后阀板装置包括与后盖低压腔连通的后阀板低压腔、与后盖高压腔连通的后阀板高压腔,以及与所述后盖导向槽连通的后阀板连通孔,所述后阀板低压腔、后阀板高压腔之间通过后阀板腔隔板进行分隔。进一步方案,所述前盖吸气消音腔、前缸吸气消音腔和后缸吸气消音腔及前、后阀板上的连通孔一起构成吸气稳压区。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气稳压区是由后盖导向槽、后阀板连通孔、后盖槽隔板和排气通道的末端一起构成。本技术中前阀板装置与前盖的结构相似,而后阀板装置的结构与后盖的结构类似。本技术的压缩机有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是排气口设在后盖上,其吸、排气过程如下:1、吸气过程:压缩机制冷剂气体通过吸气口吸入,依次经过前盖吸气消音腔、前阀板连通孔后进入前缸体体,再通过前缸体的吸气消音腔进入曲轴腔;由于在前、后缸体的外端设有密封垫,将曲轴腔进行封闭,使曲轴腔内所有制冷剂气体只能通过斜盘通气孔进入到主轴吸气通道,分别通过前、后盖上若干个吸气通道导入前、后盖上的低压腔中。从而使斜盘带动活塞在前、后缸体中做往复运动,通过前、后阀板装置,活塞将前、盖低压腔中的制冷剂气体吸进吸入腔中而实现吸气过程。2、排气过程:由于往复运动的活塞是双向活塞,所以活塞的一端实现吸气时,另一端则形成了压缩腔的排气。排出的气体依次通过前、后阀板装置分别先进入了前、后盖高压腔中的独立的排气腔体内,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相应独立的排气腔内缓冲且互不干扰,然后将缓冲后的制冷剂气体重新再经前、后盖的高压腔进行汇集;其中前盖高压腔中的气体通过前盖导向槽汇集后进入排气通道;后盖高压腔中的气体在后盖槽隔板阻挡、缓冲作用下汇聚;然后这两股高压气流并进入由后盖导向槽、后阀板连通孔、后盖槽隔板和排气通道的末端一起构成的排气稳压区中进行缓冲后,最后通过排气口排出。后盖导向槽和后盖槽隔板起到阻挡、缓冲高压气流的作用,降低因其碰撞而导致噪音,从而减少了压缩机的功耗。另外,排气时是在前、后盖高压腔内对应的五个独立的排气腔内分别排出,使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在得到缓冲的同时且互不干扰,有效的降低了气流脉动降低噪音。并且所述前盖吸气通道和后盖吸气通道是对称设置的,保证了前、后盖中的低压腔内的压力始终平衡,有效地减少了气流的脉动,降低了噪音。本装置实现了将所有制冷剂气体通过吸气稳压区进入曲轴腔,然后由斜盘吸气通道进入主轴吸气通道;最后通过前、后盖上的吸气通道进入相对应的低压腔中进行做功。本技术的前、后盖分别是通过长螺栓与前、后缸体进行连接的,并且长螺栓与前、后缸体上的螺栓孔之间通过间隙配合的,然后通过设在前、后缸体外侧的密封垫进行密封,避免了螺栓孔的气体或油体的泄露,从而使曲轴腔形成了一个密闭腔体。从而将压缩机内部的高粘度的冷冻油有效的被锁在压缩机内部,即只有少量的油排到空调系统中,从而减少压缩机油参与车用空调系统的循环增强系统制冷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压缩机的寿命;另外,通过吸气口进去的制冷剂气体也只含有少量的冷冻机油,即使所有制冷剂气体通过斜盘通气孔一条途径进去的制冷剂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也可有效地做到油气分离。由于前盖吸气消音腔、前阀板连通孔、前缸吸气消音腔和后缸吸气消音腔一起构成吸气稳压区,使得从吸气口进入的制冷剂气体通过吸气稳压区进入曲轴腔中,从而保证了气体在流动过程中脉动稳定,而有效降低噪音;并且前盖具有五个独立的前盖排气腔,使前盖排出的高压气流在独立的腔体内缓冲互不干扰,有效的减少了排气脉动而降低噪音。同时由于后盖具有五个独立的后盖排气腔;由后盖导向槽、后阀板连通孔、后盖槽隔板和排气通道一起构成排气稳压区,使压缩腔中的气体经该排气稳压区进一步缓冲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盖(1)、前阀板装置(2)、前缸体(3)、后缸体(4)、后阀板装置(5)和后盖(6),内部设有主轴(14)和设在曲轴腔(10)内的斜盘(11);所述前盖(1)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的吸气口(7),后盖(6)或后缸体(4)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的排气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4)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吸气通道(15),所述斜盘(11)上开设有斜盘通气孔(11‑1),所述斜盘通气孔(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轴腔(10)和主轴吸气通道(15)连通;所述前阀板装置(2)和前缸体(3)之间、后阀板装置(5)和后缸体(4)之间均设有密封垫(18)对前、后缸体的端部进行密封,使曲轴腔(10)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前盖(1)的内侧通过前盖腔隔板(1‑5)分隔成前盖高压腔(1‑3)和前盖低压腔(1‑4);所述前盖高压腔(1‑3)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前盖排气腔(1‑7),所述前盖低压腔(1‑4)通过开设在前盖(1)上的前盖吸气通道(1‑6)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15)连通;所述后盖(6)的内侧通过后盖腔隔板(6‑5)分隔成后盖高压腔(6‑3)和后盖低压腔(6‑4);所述后盖高压腔(6‑3)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后盖排气腔(6‑6),所述后盖低压腔(6‑4)通过开设在后盖(6)上的后盖吸气通道(6‑7)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油耗、低噪音的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前盖(1)、前阀板装置(2)、前缸体(3)、后缸体(4)、后阀板装置(5)和后盖(6),内部设有主轴(14)和设在曲轴腔(10)内的斜盘(11);所述前盖(1)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的吸气口(7),后盖(6)或后缸体(4)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的排气口(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14)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主轴吸气通道(15),所述斜盘(11)上开设有斜盘通气孔(11-1),所述斜盘通气孔(1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轴腔(10)和主轴吸气通道(15)连通;所述前阀板装置(2)和前缸体(3)之间、后阀板装置(5)和后缸体(4)之间均设有密封垫(18)对前、后缸体的端部进行密封,使曲轴腔(10)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所述前盖(1)的内侧通过前盖腔隔板(1-5)分隔成前盖高压腔(1-3)和前盖低压腔(1-4);所述前盖高压腔(1-3)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前盖排气腔(1-7),所述前盖低压腔(1-4)通过开设在前盖(1)上的前盖吸气通道(1-6)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15)连通;所述后盖(6)的内侧通过后盖腔隔板(6-5)分隔成后盖高压腔(6-3)和后盖低压腔(6-4);所述后盖高压腔(6-3)内部设有五个独立的后盖排气腔(6-6),所述后盖低压腔(6-4)通过开设在后盖(6)上的后盖吸气通道(6-7)与所述主轴吸气通道(1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油耗、低噪音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吸气通道(1-6)和后盖吸气通道(6-7)对称设置,保证了前、后盖中的低压腔内的压力始终平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油耗、低噪音旋转斜盘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1)上的前盖吸气消音腔(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吸气口(7)和前缸体(3)上的前缸吸气消音腔(3-1)连接,所述前盖高压腔(1-3)内设有用于汇集气流的前盖导向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建峰方益冯祈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达因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