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300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维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且对该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打磨装置运动的同步放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同步放大装置运动的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同步放大装置和行星齿轮回转装置的支撑装置;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带动同步放大装置,从而带动打磨装置对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修复,无需人工,采用自动打磨方式,打磨力度均匀,打磨效率快且不易对待打磨零件造成损伤。

A bionic robot for end face repair of automobile gearbox shell Remanufacturing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earbox maintenance,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gearbox remanufacturing end repair bionic robot;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means for placing parts to be polished and the polished parts to be polished, the grinding device is used to drive the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device synchronous amplification device, for a planetary gear rotary device driven by the synchronous amplification device movement and support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synchronous amplification device and a planetary gear rotary device; in the invention, driven synchronous amplification device through the planetary gear rotary device, so as to drive the grinding grinding grinding parts to repair device, without manual, automatic grinding, grinding force is uniform the grinding efficiency, fast and easy to damage the grinding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箱维修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
技术介绍
现有汽车自动变速箱修复和检修过程中,需要将变速箱拆解清洗,将变速箱总成拆解后,变速箱壳体端面上粘有很多密封胶,需要去除,现有去除办法是工人使用刀片缓慢刮除,刮除效率低,很容易伤到手,去除不干净,因用力大小不均匀,力度大小不易掌握,很容易在壳体把合端面出形成很多沟槽,划伤严重,影响后续壳体密封,容易造成变速箱壳体漏油,造成二次损害,缩短变速箱使用寿命。目前所有变速箱拆解后都需要把变速箱壳体把合处清理干净,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对于批量维修汽车自动变速箱的企业来说,很难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修复和检修的质量和后续的装配调试且清洗效率低,清洗成本高,易对变速箱壳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通过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带动同步放大装置,从而带动打磨装置对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修复,无需人工,采用自动打磨方式,打磨力度均匀,打磨效率快且不易对待打磨零件造成损伤。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中,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且对该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打磨装置运动的同步放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同步放大装置运动的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同步放大装置和行星齿轮回转装置的支撑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回转装置运动的旋转暂动装置和用于使所述打磨装置进行升降的升降翻转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的翻转托板和用于对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的气动旋转磨枪,所述气动旋转磨枪通过第一圆杆与所述同步放大装置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旋转托盘、齿轮托盘和打磨模板,所述旋转托盘连接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旋转托盘上放置四个相啮合的所述齿轮托盘,所述打磨模板连接在所述齿轮托盘上,所述打磨模板上设置有与待打磨零件的打磨轮廓一致的沟槽,所述第一电机穿过所述旋转托盘与一个所述齿轮托盘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暂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旋转卡盘和旋转杆,所述旋转卡盘连接在所述支撑装置上且与所述旋转托盘连接,所述旋转卡盘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圆弧凹形缺口,相邻所述圆弧凹形缺口之间设置有长槽缺口,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旋转杆连接,所述旋转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旋转圆盘、旋转导向柱,所述旋转圆盘可卡在所述圆弧凹形缺口内,所述旋转导向柱可卡在所述长槽缺口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同步放大装置包括相平行的第一长杆和第四长杆、相平行的第二长杆和第三长杆,所述第二长杆和第三长杆均分别与所述第一长杆、第四长杆铰接,所述第二长杆连接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第一长杆与所述第二长杆铰接处通过第二圆杆与导柱连接,所述导柱贴合在所述沟槽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及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旋转托盘、旋转卡盘同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翻转装置包括用于使所述翻转托板进行翻转的翻转机构和用于使所述翻转机构进行升降的升降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第三电机、升降板、蜗杆和扇形蜗轮,所述扇形蜗轮通过护板连接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三电机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扇形蜗轮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框及连接在所述底框上的第四电机、丝杆和两个用于使所述升降板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第四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两个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丝杆进行螺纹连接且螺纹连接方向相反。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带动同步放大装置,从而带动打磨装置对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修复,无需人工,采用自动打磨方式,打磨力度均匀,打磨效率快且不易对待打磨零件造成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暂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暂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旋转暂动装置的工作状态三;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同步放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升降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打磨装置,11-翻转托板,12-气动旋转磨枪,13-第一圆杆,2-行星齿轮回转装置,21-第一电机,22-旋转托盘,23-齿轮托盘,24-打磨模板,25-沟槽,3-旋转暂动装置,31-第二电机,32-旋转卡盘,33-旋转杆,34-圆弧凹形缺口,35-长槽缺口,36-旋转圆盘,37-旋转导向柱,4-同步放大装置,41-第一长杆,42-第二长杆,43-第三长杆,44-第四长杆,45-第二圆杆,46-导柱,47-支撑杆,48-圆孔,5-支撑装置,51-底座,52-支撑柱,53-肋板,54-圆柱接头,6-升降翻转装置,61-翻转机构,611-第三电机,612-升降板,613-蜗杆,614-扇形蜗轮,615-第一耳板,616-轴承座,617-护板,62-升降机构,621-底框,622-第四电机,623-丝杆,624-升降组件,625-第二耳板,626-底板,627-平移块,628-第一连杆,629-第二连杆,621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7且对该待打磨零件7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1、用于带动打磨装置1运动的同步放大装置4、用于带动同步放大装置4运动的行星齿轮回转装置2和用于支撑同步放大装置4和行星齿轮回转装置2的支撑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行星齿轮回转装置2带动同步放大装置4,从而带动打磨装置1对待打磨零件7进行打磨修复,无需人工,采用自动打磨方式,打磨力度均匀,打磨效率快且不易对待打磨零件7造成损伤。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包括用于使行星齿轮回转装置2运动的旋转暂动装置3和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且对该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打磨装置运动的同步放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同步放大装置运动的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同步放大装置和行星齿轮回转装置的支撑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且对该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打磨装置运动的同步放大装置、用于带动所述同步放大装置运动的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和用于支撑所述同步放大装置和行星齿轮回转装置的支撑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所述行星齿轮回转装置运动的旋转暂动装置和用于使所述打磨装置进行升降的升降翻转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打磨零件的翻转托板和用于对待打磨零件进行打磨的气动旋转磨枪,所述气动旋转磨枪通过第一圆杆与所述同步放大装置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回转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旋转托盘、齿轮托盘和打磨模板,所述旋转托盘连接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旋转托盘上放置四个相啮合的所述齿轮托盘,所述打磨模板连接在所述齿轮托盘上,所述打磨模板上设置有与待打磨零件的打磨轮廓一致的沟槽,所述第一电机穿过所述旋转托盘与一个所述齿轮托盘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变速箱壳体再制造的端面修复仿生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暂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旋转卡盘和旋转杆,所述旋转卡盘连接在所述支撑装置上且与所述旋转托盘连接,所述旋转卡盘的外圆周上均匀分布有四个圆弧凹形缺口,相邻所述圆弧凹形缺口之间设置有长槽缺口,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良骅袁忠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孚美变速箱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