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粉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1328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发光粉体及其制作方法,该方法利用风选过筛的方式制备所需粒径大小的发光粉体,并进一步利用磷酸进行包覆,提高粉体的安定性,达到长期耐光以及优良的余辉性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蓄旋光性发光粉体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一般的发光体余辉时间有限,发光度在没有外部光源或刺激的情况下随时间快速地减弱,部分在停止供给外部光源或刺激后仍能长时间放光,则另以蓄旋光性发光体或磷光体称呼,以与一般发光体区别。蓄旋光性发光粉体在照光吸收能量后,能于暗处或夜间散发荧光,因此可作为夜间显示或照明用,近来也有应用于夜间或室内大型活动用。公知的蓄旋光性发光体可发散紫蓝色、蓝色、绿色、黄色至橘色的光,但这些粉体经常为硫化物,而硫化物在化学上并不安定,以已被广泛使用的硫化锌化合物为例,由于受潮再加上紫外光照射后会因此产生光解效应而变黑,导致亮度的降低,使用于会曝晒在阳光下的商品上,只能应用于室内用夜光时钟或避难引导标志等室内用途;此外,硫化锌化合物的肉眼可辨识余晖时间只有30分钟至2小时,效果并不实用,必须配合辐射性物质的添加。发光粉体所需的粉末颗粒大小会随着其后续应用而有所不同,初期合成的发光粉体颗粒混杂有多种不同颗粒大小,传统筛选发光粉体大小的方式以机械震动,一次只能使用一个单一网目的筛子过筛,因此需反复多次过筛动作才可分选出所需的颗粒大小,非常耗时耗功。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粉体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含:(a)将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原料进行混料;(b)将前述步骤(a)混料后的产物加入活性碳,进行高温烧结;(c)将前述步骤(b)烧结后的产物进行研磨破碎;及(d)筛选前述步骤( c)研磨破碎后的产物;前述筛选方式是由风选方式将步骤(c)的产物经过依大目至小目的顺序串联的复数个网目,筛选出不同粒径大小的发光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仁贺
申请(专利权)人:吉使达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