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736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包括负压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升降台和顶针,顶针设于升降台上,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负压装置均与顶针相对应,耳样设于顶针上,薄膜设于耳样上。当薄膜覆盖在耳样上后,通过加热装置可以使得薄膜进行软化;然后再通过负压装置使得薄膜处形成负压,从而使得薄膜紧贴在耳样上,使得紧贴在耳样的薄膜形状与耳样一致;最后通过冷却装置对薄膜进行快速冷却,使得薄膜变硬成型,从而得到了听力装置的外壳,得到的外壳精度较高,制作过程简单,提高制作效率。

Shell for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ell forming device comprises a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 a heating device, a cooling device, the lifting platform and the thimble, thimble is arranged on a lifting table, a heating device, a cooling device and vacuum devic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ear like a thimble, thimble, film is arranged on the ear like. When the film is covered on the ear like, through a heating device can make the film softening; and then through the negative pressure device which makes the film formed at the negative pressure, which makes the film close to the ear like, which clung to the film shape and ear ear like sample; finally through the cooling device for rapid cooling of the film, making films harden molding, to obtain a hearing device shell, the shell of high precision,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壳成型制作装置
本技术属于一种制作耳膜外壳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壳成型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制作助听器或其他听力装置外壳的技术通常有:纯手工制作和3D打印技术。纯手工制作方法为依据患者耳道制作一个耳样,对耳样进行精确地切割、打磨、挂蜡、做琼脂模、印模和紫外光照射等步骤得到外壳。3D打印技术为依据患者耳道制作一个耳样,经初步切割后既可以通过计算机扫描,通过软件设计外壳形状等,然后用3D打印机打印外壳即可。但纯手工制作中,主要看制作人员的工艺及经验程度,往往耗时长,制作琼脂和印模的工艺耗时多,工序繁琐。3D打印效率高,但过多依赖计算机技术,制作出的外壳较大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包括负压装置、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升降台和顶针,顶针设于升降台上,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和负压装置均与顶针相对应,耳样设于顶针上,薄膜设于耳样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薄膜覆盖在耳样上后,通过加热装置可以使得薄膜进行软化;然后再通过负压装置使得薄膜处形成负压,从而使得薄膜紧贴在耳样上,使得紧贴在耳样的薄膜形状与耳样一致;最后通过冷却装置对薄膜进行快速冷却,使得薄膜变硬成型,从而得到了听力装置的外壳,得到的外壳精度较高,制作过程简单,提高制作效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还包括底座,升降台设于底座上。由此,设有底座,方便升降台的安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压装置设于底座的下方,并与耳样、薄膜相对应。由此,可以提高该外壳成型制作装置的整体性,减少占用空间。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还包括壳体,加热装置、冷却装置、升降台和顶针均设于壳体内,负压装置位于壳体下方,并与壳体连通。由此,设有壳体,可以提高外壳成型制作装置的整体性,方便壳体内各部件的安装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为两个,分别位于顶针的相对两侧,冷却装置固定在壳体的内侧。由此,可以实现对成型后的薄膜的快速冷却,保证了外壳的成型精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加热装置位于顶针上方,并固定在壳体上。由此,可以方便加热装置对薄膜的加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设于底座上,密封圈与薄膜相对应,并位于顶针的外侧。由此,设有密封圈,可以防止顶针5在上升时薄膜移位,避免薄膜起不到拉伸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负压装置为抽风机。由此,方便薄膜处负压的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包括负压装置1、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升降台4和顶针5,顶针5设于升降台4上,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和负压装置1均与顶针5相对应,耳样6设于顶针5上,薄膜设于耳样6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负压装置1可以为抽风机,加热装置2可以为发热丝,冷却装置3可以为制冷器。为了方便升降台4的升降,在升降台4的底部设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台4连接,通过气缸中活塞杆的伸缩控制了升降台的升降,从而方便控制顶针5的升降。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还包括底座7,升降台4设于底座7上。负压装置1设于底座7的下方,并与耳样6、薄膜相对应。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还包括壳体8,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升降台4和顶针5均设于壳体8内,负压装置1位于壳体8下方,并与壳体8连通。冷却装置3为两个,分别位于顶针5的相对两侧,冷却装置3固定在壳体8的内侧。加热装置2位于顶针5上方,并固定在壳体8上。外壳成型制作装置还包括密封圈9,密封圈9设于底座7上,密封圈9与薄膜相对应,并位于顶针5的外侧。本技术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在使用时,先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获得不同的耳样,对耳样进行精确的切割打磨挂蜡后将耳样6固定在顶针5上;然后将顶针5固定在升降台4上。顶针5固定后,将薄膜铺设在耳样上;然后将密封圈9套在薄膜上,密封圈9可以防止顶针5在上升时薄膜移位,避免薄膜起不到拉伸作用,使得薄膜与耳样6相对固定。薄膜与耳样6固定完成后,启动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使得壳体8内的温度升高,薄膜被逐渐软化;升降台4带动顶针5向上移动;同时,负压装置1开启,使得薄膜的一侧形成负压,使得薄膜紧密贴合在耳样6。当薄膜完全贴合在耳样上后,加热装置2和负压装置1关闭,冷却装置3开启,使得壳体8内的温度快速降低,从而使得薄膜快速冷却变硬,即完成了外壳的成型。外壳成型后,升降台4下降,从而带动顶针5和耳样6下降,从而实现了制作后的外壳与耳样的分离,外壳制作完成。本技术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通过负压装置1、冷却装置3和加热装置2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外壳能够快速成型,且成型精度高,大大提高了外壳的成型效率,减少了加工步骤,操作方便。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壳成型制作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装置(1)、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升降台(4)和顶针(5),所述顶针(5)设于升降台(4)上,所述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和负压装置(1)均与顶针(5)相对应,耳样(6)设于所述顶针(5)上,薄膜设于耳样(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装置(1)、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升降台(4)和顶针(5),所述顶针(5)设于升降台(4)上,所述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和负压装置(1)均与顶针(5)相对应,耳样(6)设于所述顶针(5)上,薄膜设于耳样(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7),所述升降台(4)设于底座(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1)设于底座(7)的下方,并与耳样(6)、薄膜相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外壳成型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8),所述加热装置(2)、冷却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军蓝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博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