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210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属于涉及光缆生产与制造相关技术领域,包括SZ绞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SZ绞合箱包括保护区、绞合区和控制区,所述保护区包括折叠盖、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所述绞合区包括束管固定架、束管固定孔、绞合架、绞合孔、绞合轴承、绞合保护架、中心管和绞合台;所述控制区包括传输齿带、四级蜗杆、动力齿带、电机、控制器和操控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测试中表现良好,机械结构简单牢固、动力传输稳定,电机可实现低速、常速、停止、反转运行和复位操作,实现了四级速度最佳匹配,适合推广运用。

A new type of SZ stranding equipment based on four stage w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ble equipment into new SZ stranded four stage worm based, belonging to the cable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relate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SZ twisted box,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Z stranded box comprises a protection zone, stranding zone and a control zone, the protection zone consists of folded cover, the upper box body and the lower box; the stranded area includes beam tube fixing frame, beam tube fixing hole, hole, frame, stranded stranded stranded stranded bearing, a protection frame, central tube and twisted Taiwan; the control area includes transmission belt, four tooth worm, the driving gear belt, motor, controller and control ke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performance in the actual test,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firm, stable power transmission, the motor can realize low speed, constant speed, stop, reverse operation and reset operation, the speed of 4 best match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use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缆生产与制造相关
,具体为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
技术介绍
在风力发电等电厂的通讯线路中,常用ADSS光缆作为信号输出端和输入端的通讯线路,在ADSS光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成缆机对不同芯数的束管进行SZ绞合与扎纱,而传统的SZ绞合成缆设备中的四只绞合架采用的是四只电机独立控制方式,再通过设置四只电机的转速,实现四级绞合速度的匹配,然而,这种速度匹配方式不仅控制复杂、难度大,而且制作成本高、运行稳定性低,可靠性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本技术采用了四级蜗杆结构设计,仅需要一只电机来替代传统的四只电机独立控制方式,就可以实现四级绞合速度的最佳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以提高SZ绞合成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降低控制复杂程度,实现四级速度最佳匹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包括SZ绞合箱,其特征在于:所述SZ绞合箱包括保护区、绞合区和控制区,所述保护区包括折叠盖、上层箱体和下层箱体;所述折叠盖通过扇叶与上层箱体相连;所述上层箱体通过绞合台与下层箱体固定相连;所述绞合区包括束管固定架、束管固定孔、绞合架、绞合孔、绞合轴承、绞合保护架、中心管和绞合台;所述束管固定架与下层箱体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束管固定孔镶嵌于束管固定架上;所述束管固定孔的中心孔与中心管相连;所述绞合架安装于绞合台上;所述绞合架上镶嵌有绞合轴承,所述绞合轴承上镶嵌有绞合孔,所述绞合孔的中心孔与中心管相连;所述绞合保护架安装于绞合台最前端;所述控制区包括传输齿带、四级蜗杆、动力齿带、电机、控制器和操控键;所述四级蜗杆的每级通过传输齿带分别与对应的绞合轴承相连;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动力齿带与四级蜗杆第四级上的一组齿轮相连;所述电机三相输入端通过驱动电路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操控键输出端口与控制器通讯端口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束管固定架采用木质材料;所述束管固定孔共七个,其中六个呈正六边形排列,中心孔位于正六边形中心位置。优选的,所述绞合架共四只,呈一字排列,相邻间隔0.7米。优选的,所述绞合孔共七个,其中六个呈正六边形排列,中心孔位于正六边形中心位置,且四只绞合孔中心孔与束管固定孔中心孔和绞合保护架中心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四级蜗杆按从细到粗顺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截面直径依次为30毫米、50毫米、70毫米和90毫米,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蜗杆表面分别安装有一组齿轮,四级表面安装两组齿轮。优选的,所述电机采用2500W无刷直流电机;所述驱动电路采用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其中开关管采用MOSFET功率开关管。优选的,所述控制器采用DSPTMS320F28335主控制芯片。优选的,所述操控键采用矩阵式按键,包括低速键、常速键、复位键、停止键、退缆键和急停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四级蜗杆结构设计,仅需一只电机就可以替代传统四只电机的独立控制方式,且四级蜗杆结构牢固、动力传输稳定;采用六个矩阵式按键设计,可根据操作需要实现电机低速、常速、停止、反转运行和复位操作;采用中心管,可使加强件与束管在绞合前分离开,同时保证了加强件的中心位置和绞合后束管能够更好地绕行于加强件。本技术在实际测试中表现良好,机械结构简单牢固、动力传输稳定,电机可实现低速、常速、停止、反转运行和复位操作,实现了四级速度最佳匹配,适合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机驱动与按键系统框图;图3为本技术电机驱动与按键系统电路图。图中:1、SZ绞合箱;2、折叠盖;3、扇叶;4、束管固定架;5、束管固定孔;6、绞合架;7、绞合孔;8、绞合轴承;9、绞合保护架;10、中心管;11、传输齿带;12、四级蜗杆;13、动力齿带;14、电机;15、控制器;16、操控键;17、低速键;18、常速键;19、复位键;20、停止键;21、退缆键;22、急停键;23、保护区;24、绞合区;25、控制区;26、上层箱体;27、下层箱体;28、绞合台;29、驱动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包括SZ绞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SZ绞合箱1包括保护区23、绞合区24和控制区25,所述保护区23包括折叠盖2、上层箱体26和下层箱体27;所述折叠盖2通过扇叶3与上层箱体26相连;所述上层箱体26通过绞合台28与下层箱体27固定相连;所述绞合区24包括束管固定架4、束管固定孔5、绞合架6、绞合孔7、绞合轴承8、绞合保护架9、中心管10和绞合台28;所述束管固定架4与下层箱体27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束管固定孔5镶嵌于束管固定架4上;所述束管固定孔5的中心孔与中心管10相连;所述绞合架6安装于绞合台28上;所述绞合架6上镶嵌有绞合轴承8,所述绞合轴承8上镶嵌有绞合孔7,所述绞合孔7的中心孔与中心管10相连;所述绞合保护架9安装于绞合台28最前端;所述控制区25包括传输齿带11、四级蜗杆12、动力齿带13、电机14、控制器15和操控键16;所述四级蜗杆12的每级通过传输齿带11分别与对应的绞合轴承8相连;所述电机14输出端通过动力齿带13与四级蜗杆12第四级上的一组齿轮相连;所述电机14三相输入端通过驱动电路29与控制器15电性相连;所述操控键16输出端口与控制器15通讯端口电性相连。其中,所述束管固定架4采用木质材料;所述束管固定孔5共七个,其中六个呈正六边形排列,中心孔位于正六边形中心位置。其中,所述绞合架6共四只,呈一字排列,相邻间隔0.7米。其中,所述绞合孔7共七个,其中六个呈正六边形排列,中心孔位于正六边形中心位置,且四只绞合孔7中心孔与束管固定孔5中心孔和绞合保护架9中心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其中,所述四级蜗杆12按从细到粗顺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截面直径依次为30毫米、50毫米、70毫米和90毫米,其中,一级、二级和三级蜗杆表面分别安装有一组齿轮,四级表面安装两组齿轮。其中,所述电机14采用2500W无刷直流电机;所述驱动电路29采用三相全桥驱动电路,其中开关管采用MOSFET功率开关管。其中,所述控制器15采用DSPTMS320F28335主控制芯片。其中,所述操控键16采用矩阵式按键,包括低速键17、常速键18、复位键19、停止键20、退缆键21和急停键22。工作原理:四级蜗杆结构是将一根蜗杆分成四种不同截面直径的同轴蜗杆。运行时,四级蜗杆的转动角速度ω相同,根据圆周运动角速度ω与线速度v的关系式v=ωt可知,当ω相同时,v与截面半径r呈正比例关系,即,截面半径越大,蜗杆表面转速越快。每级转速与对应的绞合轴承之间通过传输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包括SZ绞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SZ绞合箱(1)包括保护区(23)、绞合区(24)和控制区(25),所述保护区(23)包括折叠盖(2)、上层箱体(26)和下层箱体(27);所述折叠盖(2)通过扇叶(3)与上层箱体(26)相连;所述上层箱体(26)通过绞合台(28)与下层箱体(27)固定相连;所述绞合区(24)包括束管固定架(4)、束管固定孔(5)、绞合架(6)、绞合孔(7)、绞合轴承(8)、绞合保护架(9)、中心管(10)和绞合台(28);所述束管固定架(4)与下层箱体(27)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束管固定孔(5)镶嵌于束管固定架(4)上;所述束管固定孔(5)的中心孔与中心管(10)相连;所述绞合架(6)安装于绞合台(28)上;所述绞合架(6)上镶嵌有绞合轴承(8),所述绞合轴承(8)上镶嵌有绞合孔(7),所述绞合孔(7)的中心孔与中心管(10)相连;所述绞合保护架(9)安装于绞合台(28)最前端;所述控制区(25)包括传输齿带(11)、四级蜗杆(12)、动力齿带(13)、电机(14)、控制器(15)和操控键(16);所述四级蜗杆(12)的每级通过传输齿带(11)分别与对应的绞合轴承(8)相连;所述电机(14)输出端通过动力齿带(13)与四级蜗杆(12)第四级上的一组齿轮相连;所述电机(14)三相输入端通过驱动电路(29)与控制器(15)电性相连;所述操控键(16)输出端口与控制器(15)通讯端口电性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合成缆设备,包括SZ绞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SZ绞合箱(1)包括保护区(23)、绞合区(24)和控制区(25),所述保护区(23)包括折叠盖(2)、上层箱体(26)和下层箱体(27);所述折叠盖(2)通过扇叶(3)与上层箱体(26)相连;所述上层箱体(26)通过绞合台(28)与下层箱体(27)固定相连;所述绞合区(24)包括束管固定架(4)、束管固定孔(5)、绞合架(6)、绞合孔(7)、绞合轴承(8)、绞合保护架(9)、中心管(10)和绞合台(28);所述束管固定架(4)与下层箱体(27)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束管固定孔(5)镶嵌于束管固定架(4)上;所述束管固定孔(5)的中心孔与中心管(10)相连;所述绞合架(6)安装于绞合台(28)上;所述绞合架(6)上镶嵌有绞合轴承(8),所述绞合轴承(8)上镶嵌有绞合孔(7),所述绞合孔(7)的中心孔与中心管(10)相连;所述绞合保护架(9)安装于绞合台(28)最前端;所述控制区(25)包括传输齿带(11)、四级蜗杆(12)、动力齿带(13)、电机(14)、控制器(15)和操控键(16);所述四级蜗杆(12)的每级通过传输齿带(11)分别与对应的绞合轴承(8)相连;所述电机(14)输出端通过动力齿带(13)与四级蜗杆(12)第四级上的一组齿轮相连;所述电机(14)三相输入端通过驱动电路(29)与控制器(15)电性相连;所述操控键(16)输出端口与控制器(15)通讯端口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级蜗杆的新型SZ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佑传李艳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