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1933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它解决了挺柱的磨损问题,在挺柱装置内设置轴承,在挺柱体受到凸轮的推力和侧向力时,挺柱体会发生转动,如此便可实现凸轮和挺柱的之间摩擦方式由滑动摩擦变化为滚动摩擦,不但减小了对挺柱体的摩擦力,减轻了对挺柱体的磨损;同时挺柱体旋转过程中,挺柱体受力面和凸轮表面的磨损更为均匀,增强了挺柱体的强度,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挺柱套,所述挺柱套内设置至少一个开口,每一开口内均设置挺柱体,所述挺柱体内对应配合设置轴承;所述开口端部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轴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

Variable valve tappet device of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ariable valve engine hydraulic tappet devic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tappet wear, bearing is provided in the tappet device, the cam tappet body by the thrust and lateral force, tappet rotation experience, so it can realize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am and the tappet by way of the change of sliding friction to rolling friction, not only reduces the friction on the tappet body, reduce the wear of the tappet body; the tappet body rotates, the tappet body wear stress surface and the cam surface is more uniform, enhanced the tappet body strength, the technical scheme that includes very the column set, the tappet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opening, each opening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the tappet body is match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bearing; the open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seat, set the complex between the spring seat and a bearing Position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
技术介绍
挺柱是在气门传动组中起传力的作用。挺柱是凸轮的从动件,其功用是将来自凸轮的运动和作用力传给推杆或气门,同时还承受凸轮所施加的侧向力并将其传给机体或气缸盖。挺柱工作时,其底面与凸轮接触,凸轮转动时顶动挺柱运动,凸轮和挺柱之间产生滑动摩擦,而由于接触面积小,接触应力较大,因此摩擦和磨损都相当严重。此外,在凸轮不变方向的侧向力作用下,还加重了起导向作用的挺柱侧表面与挺柱口的偏磨。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挺柱的磨损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其通过在挺柱体内设置轴承,可以使得凸轮顶动挺柱体同时使挺柱体发生转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对挺柱的摩擦力;进一步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包括挺柱套,所述挺柱套内设置至少一个开口,每一开口内均设置挺柱体,所述挺柱体内对应配合设置轴承;所述开口端部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轴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在挺柱体内设置轴承,将凸轮作用面偏离挺柱体中心,凸轮旋转挤压挺柱体端面同时可以使其发生转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对挺柱体的摩擦力;在复位弹簧端部设置弹簧座,增强了挺柱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挺柱体为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挺柱体内设置减重体,所述减重体带有中轴,轴承设置于中轴上。减重体可以支撑轴承,对弹簧起限位作用,同时还可以减轻移动惯量。进一步的,所述挺柱套的端面配合设置密封圈。密封圈为矩形,可以采用两孔合成结构,可以采用耐油、耐热橡胶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座带有中间孔,弹簧座绕中间孔还均布设置多个油孔。弹簧座起到对弹簧的限位作用,同时能提高挺柱体的支撑强度。进一步的,所述开口为两个,两挺柱体与同一凸轮接触配合。将两个挺柱体合成为一体,且两挺柱体与同一凸轮配合,则凸轮作用面会偏离两挺柱体中心,凸轮旋转挤压挺柱体端面同时使其转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进一步的,所述挺柱体外端受力面为弧形。将挺柱体受力面采用弧形,可以减轻边缘应力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在挺柱装置内设置轴承,在挺柱体受到凸轮的推力和侧向力时,挺柱体会发生转动,如此便可实现凸轮和挺柱的之间摩擦方式由滑动摩擦变化为滚动摩擦,不但减小了对挺柱体的摩擦力,减轻了对挺柱体的磨损;同时挺柱体旋转过程中,挺柱体受力面和凸轮表面的磨损更为均匀,增强了挺柱体的强度。本技术中设置弹簧座与挺柱体内设置的弹簧配合,增强了挺柱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挺柱装置将挺柱体受力面设置成弧形,可以减轻边缘应力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挺柱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挺柱装置示意图;图中,1-挺柱套,2-密封圈,3-弹簧座,4-复位弹簧,5-轴承,6-减重体,7-挺柱体,8-凸轮。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正如
技术介绍
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挺柱的磨损问题,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包括挺柱套1,挺柱套1内设置一个开口,开口内设置挺柱体7,挺柱体7为中空结构,挺柱体7内对应配合设置轴承5,轴承5可以选择推力轴承;开口端部设置弹簧座3,弹簧座3和轴承5之间设置复位弹簧4,在复位弹簧4作用下挺柱体7下移吸入液压油,在凸轮旋转时推动挺柱体7上移压缩液压油。在挺柱体内设置轴承,将凸轮作用面偏离挺柱体中心,凸轮旋转挤压挺柱体端面同时可以使其发生转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减小了对挺柱体的摩擦力;在复位弹簧端部设置弹簧座,增强了挺柱装置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挺柱体7内设置减重体6,减重体6带有中轴,轴承5设置于中轴上。减重体采用铝合金轻质材料,减重体可以支撑轴承,对弹簧起限位作用,同时还可以减轻移动惯量。挺柱套1的端面设有矩形密封圈槽,矩形密封圈槽内配合设置密封圈2。密封圈2可以为矩形,可以采用两孔合成结构,可以采用耐油、耐热橡胶材料。弹簧座3带有中间孔,弹簧座3绕中间孔还均布设置多个油孔,本实施例中设置6个油孔,中间孔和均布的6个油孔形成进出油通道。弹簧座起到对弹簧的限位作用,同时能提高挺柱体的支撑强度。挺柱体7外端受力面为弧形。将挺柱体受力面采用弧形,可以减轻边缘应力作用。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挺柱套1内开口设置为两个,每一开口内均设置挺柱体7,两挺柱体7与同一凸轮接触配合。将两个挺柱体合成为一体,且两挺柱体与同一凸轮配合,则凸轮作用面会偏离两挺柱体中心,凸轮旋转挤压挺柱体端面同时使其转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变气门可实现发动机进排气连续可变,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采用本技术的液压挺柱装置为液压活塞提供压力油,推动气门可实现全可变控制。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挺柱套,所述挺柱套内设置至少一个开口,每一开口内均设置挺柱体,所述挺柱体内对应配合设置轴承;所述开口端部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轴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可变气门液压挺柱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挺柱套,所述挺柱套内设置至少一个开口,每一开口内均设置挺柱体,所述挺柱体内对应配合设置轴承;所述开口端部设置弹簧座,所述弹簧座和轴承之间设置复位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挺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为中空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挺柱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挺柱体内设置减重体,所述减重体带有中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宇谢宗法朱刚迟广军郑建松
申请(专利权)人:龙口中宇热管理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