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井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812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完井管柱,该完井管柱,包括:油管、地面控制系统、多个控制阀和多个第一封隔器;油管包括水平分支油管和垂直分支油管;多个第一封隔器依次设置在水平分支油管上,以将水平分支油管所在的水平裸眼井段坐封成至少两个出油段,每个出油段上设置一个控制阀;地面控制系统与每个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每个控制阀与油管的连通或者封堵;控制阀包括中空的控制阀本体和控制单元,控制阀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控制阀通过通孔与油管连通,控制阀本体内设置有滑套;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滑套在控制阀本体内滑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通孔。该完井管柱,实现了对水平井中出水位置的准确检测和及时封堵,保证了水平井的正常使用。

completion st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pletion string, the completion string, including: tubing and ground control system, a control valve and a plurality of first packer tubing; including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branch pipe branch pipe; a plurality of first packer are orderly arranged on the horizontal branch pipe, the horizontal open horizontal branch the oil hole packer into at least two oil, each oil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valve; the ground control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each control valve is used to control each control valve and tubing connected or plugging; control valve includes a control valve body and a control unit hollow, side wall of control valve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control valve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pipe communicating, the control valve is arranged in the sleeve; the ground control system through the control unit controls the sliding sleeve in the control valve body to open or sliding. Plugging the through hole. The well completion string realizes the accurate detection and timely plugging of the outlet position of the horizontal well, and ensures the normal use of the horizontal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完井管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机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完井管柱。
技术介绍
常见的油气井有垂直井和水平井,其中水平井为向垂直方向钻到出油层后,再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一定长度,使得井眼穿过产层的长度增长,其出油面积大,单井产量增加。由于水平井具有上述优点,在油气田开采中水平井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水平井大多采用分段式酸压完井,以使得水平段储层得到针对性酸压改造,当酸压改造作业完成后,在水平段设置的酸压改造滑套将作为进油孔,采用各段合采方式进行开采,然而当产层有出水情况发生时,现有技术无法判断产层的那一段出现了出水问题,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堵水,使得整个水平井被水淹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整个油气井的报废。因此,在水平井开采过程中,当有出水情况发生时,如何准确找到出水的位置,并及时进行堵水,以保证水平井的正常开采及提高单井累产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完井管柱,实现了对生产层中出水位置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封堵,进而保证了油气井的正常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完井管柱,包括油管、地面控制系统、多个控制阀和多个第一封隔器;所述油管包括水平分支油管和垂直分支油管;所述多个第一封隔器依次设置在所述水平分支油管上,以将所述水平分支油管所在的水平裸眼井段坐封成至少两个出油段,每个出油段上设置一个控制阀;所述地面控制系统与每个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每个控制阀与所述油管的连通或者封堵;所述控制阀包括中空的控制阀本体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阀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阀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油管连通,所述控制阀本体内设置有滑套;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滑套在所述控制阀本体内滑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管线穿设的轴向通孔;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管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隔器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套设在所述第一管体的外壁上,所述轴向通孔设置在第二管体的侧壁上。其中,所述轴向通孔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卡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隔器还包括遇油膨胀的橡胶筒,所述橡胶筒套设在所述第二管体的外壁上,用于坐封所述油管所在的水平裸眼井段。可选地,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油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完井管柱还包括第二封隔器,所述第二封隔器设置在所述垂直分支油管上,用于坐封所述垂直分支油管所在的垂直井段。进一步地,所述完井管柱还包括井下安全阀,所述井下安全阀设置在所述垂直分支油管上。进一步地,所述完井管柱还包括盲堵,所述盲堵用于封堵所述水平分支油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在水平分支油管上交替设置多个第一封隔器和多个控制阀,其中第一封隔器将水平分支油管对应的水平裸眼井段坐封成多个出油段,在每个出油段上设置一个控制阀,该控制阀与地面控制系统连接,该地面控制系统控制上述控制阀与油管的连通或者封堵。具体地,在控制阀中设置控制单元、在控制阀本体的侧壁上设置通孔,以及在控制阀本体内设置滑套,通过控制单元控制滑套在控制阀本体内滑动,使得滑套打开或封堵通孔。即地面生产管汇系统检测油管出水时,地面控制系统控制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控制滑套在控制阀本体内滑动,打开其中的一个控制阀,关闭其余的控制阀来检测打开的控制阀对应的出油段是否出水,如果有出水则关闭该控制阀,对应的打开其他控制阀,如果没有出水,则由上述方法依次检测其他的控制阀,用于寻找到出水位置,进而实现了对水平井中出水位置的准确检测,并通过关闭出水位置对应的控制阀,实现对出水位置的封堵,防止水平井被水淹没,保证了水平井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油气井的使用寿命和单井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一中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二中第一封隔器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二中第一封隔器的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完井管柱;10:油管;11:水平分支油管;12:垂直分支油管;20:控制阀;30:第一封隔器;40:水平裸眼井段;41:出油段;50:垂直井段;21:控制阀本体;22:通孔;23:滑套;31:轴向通孔;32:第一管体;33:第二管体;34:橡胶筒;70:第二封隔器;80:井下安全阀;90:盲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油气开采的水平井中,用于检测产层中出水的位置,并对出水位置进行封堵,旨在解决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现有技术无法检测出产层的出水位置导致无法及时封堵出水部位,造成水平井无法正常生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完井管柱实现了对产层出水位置的准确判断,并及时对出水位置进行封堵,保证了油气井的正常使用,提高了油气井的使用寿命。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完井管柱实施例一中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完井管柱100,包括:油管10、地面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多个控制阀20和多个第一封隔器30;所述油管10包括水平分支油管11和垂直分支油管12;所述多个第一封隔器30依次设置在所述水平分支油管11的水平裸眼井段40上,以将所述水平分支油管11所在的水平裸眼井段40坐封成至少两个出油段41,每个出油段41上设置一个控制阀20;所述地面控制系统与每个控制阀2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每个控制阀20与所述水平分支油管11的连通或者封堵;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阀20包括中空的控制阀本体21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阀本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22,所述控制阀20通过所述通孔22与所述水平分支油管11连通,所述控制阀本体21内设置有滑套23;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滑套23在所述控制阀本体21内滑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通孔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油气井为水平井,该水平井包括垂直井段50和水平裸眼井段40,其中水平裸眼井段40为产层(即出油段),在油气开采中,产层中充满了油或气。当完井管柱100整体下入至水平井中时,将垂直井段50中的油管10称为垂直分支油管12,将水平裸眼段40中的油管10称为水平分支油管11。在石油开采中,水平裸眼井段40中的油气进入水平分支油管11中,接着水平分支油管11将其中的油气送到垂直分支油管12中,垂直分支油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完井管柱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地面控制系统、多个控制阀和多个第一封隔器;所述油管包括水平分支油管和垂直分支油管;所述多个第一封隔器依次设置在所述水平分支油管上,以将所述水平分支油管所在的水平裸眼井段坐封成至少两个出油段,每个出油段上设置一个控制阀;所述地面控制系统与每个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每个控制阀与所述油管的连通或者封堵;所述控制阀包括中空的控制阀本体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阀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阀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油管连通,所述控制阀本体内设置有滑套;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滑套在所述控制阀本体内滑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地面控制系统、多个控制阀和多个第一封隔器;所述油管包括水平分支油管和垂直分支油管;所述多个第一封隔器依次设置在所述水平分支油管上,以将所述水平分支油管所在的水平裸眼井段坐封成至少两个出油段,每个出油段上设置一个控制阀;所述地面控制系统与每个控制阀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每个控制阀与所述油管的连通或者封堵;所述控制阀包括中空的控制阀本体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阀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控制阀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油管连通,所述控制阀本体内设置有滑套;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滑套在所述控制阀本体内滑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器的侧壁上设置有供所述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管线穿设的轴向通孔;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管线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完井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隔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平季晓红朱进府秦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