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2097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基座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排油筒,排油筒的外壁倾斜向上安装有推杆,排油筒的上部设置有筒盖,筒盖通过管道与漏斗相联通,漏斗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上,筒盖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油液位的液位测量杆,排油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道,排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漏斗,能够顺利将油液传输到排油筒内,不会发生溅射现象,且排油筒固定在带有万向轮的基座上,便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Oil discharging device convenient for transport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il discharge devic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consists of base, base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bottom are provided with a universal wheel, the base surfac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oil cylinder, oil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inclined push rod, the upper row oil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cover, the cylinder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unnel through the pipeline, the opening direction of the funnel vertically upward, the cylinder cov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iquid level measuring rod for measuring the oil level, oil discharge tub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oil pipe, oil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valve.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funnel, can smooth oil transfer to the oil cylinder, no sputtering, and discharge of oil cylinder is fixed on a seat with a universal wheel, easy to move, easy to use, simple structure, easy to implement,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维修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在保养维修过程中,需要将发动机内的机油、变速箱的润滑油等排空后,在添加新的机油或者润滑油,完成保养。目前,排油时,多采用排油箱回收废油,但是,需要人工抬起排油箱,不便于移动,使用十分不变,而且,排油箱为上部开口结构,在接油时,容易发生溅射,不便于地面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排油箱回收废油,人工抬起排油箱,不便于移动,且在接油时,容易发生溅射,不便于地面清洁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设置有漏斗,能够顺利将油液传输到排油筒内,不会发生溅射现象,且排油筒固定在带有万向轮的基座上,便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基座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排油筒,所述排油筒的外壁倾斜向上安装有推杆,所述排油筒的上部设置有筒盖,所述筒盖通过管道与漏斗相联通,所述漏斗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上,所述筒盖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油液位的液位测量杆,所述排油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道,所述排油管道上设置有阀门。前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套。前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上均设置有脚刹。前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底部设置有金属过滤网。前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筒的筒底面为基座的上表面。前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管道与漏斗一体铸造成型。前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的外壁底部与管道的接触处设置振动泵。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设置有漏斗,能够顺利将油液传输到排油筒内,不会发生溅射现象,且排油筒固定在带有万向轮的基座上,便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基座;2:万向轮;3:排油筒;4:推杆;401:防滑橡胶套;5:筒盖;6:管道;7:漏斗;701:金属过滤网;8:液位测量杆;9:排油管道;10:阀门;11:振动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排油筒3,所述排油筒3的外壁倾斜向上安装有推杆4,所述排油筒3的上部设置有筒盖5,所述筒盖5通过管道6与漏斗7相联通,所述漏斗7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上,所述筒盖5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油液位的液位测量杆8,所述排油筒3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道9,所述排油管道9上设置有阀门10。优选的,所述推杆4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套401,便于手持,推动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优选的,所述万向轮2上均设置有脚刹,在移动到位时,踩下脚刹,能够防止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发生移动。优选的,所述漏斗7的底部设置有金属过滤网701,能够过滤出油液的废渣,保护便于运输的排油筒3,防止排油筒3堵塞优选的,所述排油筒3的筒底面为基座1的上表面,节省材料。优选的,所述筒盖5、管道6与漏斗7一体铸造成型,便于生产。优选的,所述漏斗7的外壁底部与管道6的接触处设置振动泵11,能够保证油液顺利进入排油筒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设置有漏斗,能够顺利将油液传输到排油筒内,不会发生溅射现象,且排油筒固定在带有万向轮的基座上,便于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容易实现,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排油筒(3),所述排油筒(3)的外壁倾斜向上安装有推杆(4),所述排油筒(3)的上部设置有筒盖(5),所述筒盖(5)通过管道(6)与漏斗(7)相联通,所述漏斗(7)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上,所述筒盖(5)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油液位的液位测量杆(8),所述排油筒(3)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道(9),所述排油管道(9)上设置有阀门(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万向轮(2),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中部安装有排油筒(3),所述排油筒(3)的外壁倾斜向上安装有推杆(4),所述排油筒(3)的上部设置有筒盖(5),所述筒盖(5)通过管道(6)与漏斗(7)相联通,所述漏斗(7)的开口方向垂直向上,所述筒盖(5)上还设置有用于测量油液位的液位测量杆(8),所述排油筒(3)的底部设置有排油管道(9),所述排油管道(9)上设置有阀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运输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上设置有防滑橡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会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阁星诚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