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施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888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6 09:39
刺激施加装置对苏醒效果高的部位施加刺激。刺激施加装置具备设置于驾驶员(用户)就坐的车用座椅(椅子)并对驾驶员的背阔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的第一振动装置以及设置于车用座椅并对驾驶员的臀中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的第二振动装置中至少任一方、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驱动控制第一振动装置以及第二振动装置中至少任一方由此对驾驶员施加刺激的驱动控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刺激施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激施加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刺激施加装置的一种形式,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2所示,刺激施加装置具备危险探测机构,该危险探测机构包括车辆的车道脱离预知/探测机构或者/以及驾驶员的瞌睡探测机构;和警报用马达控制机构,该警报用马达控制机构在接收到来自上述危险探测机构的探测信号时输出正反转信号,使操作电动座椅的马达正反转并使上述电动座椅产生警报用振动。由此,利用为了使电动座椅的各部位动作而预先设置的马达能够向驾驶员发出基于振动的警报。另外,作为刺激施加装置的另一种形式,公知有专利文献2所示的装置。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刺激施加装置构成为:在作为对象者的驾驶员D产生睡意时,气囊3膨胀对驾驶员D的竖脊肌附加压感刺激的苏醒刺激,生理计测装置8计测作为表示竖脊肌的活动状态的参数的肌肉电位,苏醒维持ECU11根据计测出的肌肉电位将由气囊3对竖脊肌附加的压感苏醒刺激的强度控制为激活驾驶员D的脑细胞活动的适当强度。此外,刺激施加装置构成为振动体7对竖脊肌附加振动刺激。其结果是,产生睡意的驾驶员D有效维持苏醒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044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72541号公报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刺激施加装置中,对电动座椅施加振动,所以该振动成为对驾驶员的警报,能够向驾驶员通知危险。然而,仅通知危险无法充分消除驾驶员的睡意。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记载的刺激施加装置中,气囊3膨胀而对驾驶员D的竖脊肌附加压感刺激的苏醒刺激,由此对驾驶员D施加刺激。然而,在刺激施加装置中,施加刺激的部位不适当而无法充分消除驾驶员的睡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消除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是在刺激施加装置中对苏醒效果高的部位施加刺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刺激施加装置的专利技术具备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中的至少任一方,其中,上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于供用户就坐的椅子并对上述用户的背阔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上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于上述椅子并对上述用户的臀中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驱动控制第一振动装置以及第二振动装置中至少任一方而对用户施加刺激的驱动控制部。由此,驱动控制部将第一振动装置对用户的背阔肌的肌腱部的刺激施加、以及第二振动装置对用户的臀中肌的肌腱部的刺激施加中的至少任一方,施加给用户。即刺激施加装置能够对苏醒效果高的部位适当施加刺激。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刺激施加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概要的概要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刺激施加装置的俯视图,示出了刺激施加装置的振动部被收纳的状态。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刺激施加装置的俯视图,示出了刺激施加装置的振动部与用户接触的状态。图4是表示针对每一刺激施加部位(每种骨骼肌)的睡意产生抑制效果的图。图5是表示针对每一刺激施加部位(同一骨骼肌的肌腹部和肌腱部)的睡意产生抑制效果的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图7是表示振动刺激的每一频率下的睡意产生抑制效果的图。图8是表示振动刺激的每一施加时间的睡意产生抑制效果的图。图9是表示第三刺激模式中车道改变的情况下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是表示第三刺激模式中在交叉点转弯的情况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是表示对背阔肌施加振动刺激的情况下的睡意消除效果的图。图12是表示对臀中肌施加振动刺激的情况下的睡意消除效果的图。图13是利用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14是利用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刺激施加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概要的概要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刺激施加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刺激施加装置10搭载于车辆A。刺激施加装置10被设置于车辆A的驾驶座即车用座椅20。车用座椅20是用户即驾驶员M就坐的椅子。车用座椅20由座垫21和座椅靠背22构成。如图1以及图2所示,刺激施加装置10具备主体11、设置于主体11的第一振动装置12、设置于主体11的第二振动装置13、控制第一振动装置12以及第二振动装置13的控制装置40。此外,如图1所示,刺激施加装置10可以搭载于车辆侧(例如车用座椅20、车体框架等),也可以内置于主体11。主体11相对于车用座椅20独立地构成,能够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车用座椅20。主体11形成为驾驶员M能够就坐的斗式座椅形状。斗式座椅形状与一般的车用座椅相比,是左右的边缘极高且深深包裹屁股、肩部的形状。主体11以覆盖驾驶员M(用户)的侧腹、腰、腿的体侧的方式构成。第一振动装置12设置于主体11,是对驾驶员M的背阔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的振动装置。第一振动装置12经由主体11设置于车用座椅20。第一振动装置12由对右侧的背阔肌施加刺激的右侧第一振动装置(右侧背阔肌振动装置)12R和对左侧的背阔肌施加刺激的左侧第一振动装置(左侧背阔肌振动装置)12L构成。右侧第一振动装置12R在主体11上优选配置于在驾驶员M就坐于主体11时驾驶员M的右侧的背阔肌的肌腱部M1R所对置的部位附近。左侧第一振动装置12L在主体11上优选配置于在驾驶员M就坐于主体11时驾驶员M的左侧的背阔肌的肌腱部M1L所对置的部位附近。第二振动装置13设置于主体11,是对驾驶员M的臀中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的振动装置。第二振动装置13经由主体11设置于车用座椅20。第二振动装置13由对右侧的臀中肌施加刺激的右侧第二振动装置(右侧臀中肌振动装置)13R和对左侧的臀中肌施加刺激的左侧第二振动装置(左侧臀中肌振动装置)13L构成。右侧第二振动装置13R在主体11上优选配置于在驾驶员M就坐于主体11时驾驶员M的右侧的臀中肌的肌腱部M2R所对置的部位附近。左侧第二振动装置13L在主体11上优选配置于在驾驶员M就坐于主体11时驾驶员M的左侧的臀中肌的肌腱部M2L所对置的部位附近。如图2以及图3所示,右侧第一振动装置12R由与右侧的背阔肌的肌腱部M1R抵接并施加振动的振动部12R1、和使振动部12R1相对于驾驶员M进退移动的移动部12R2构成。移动部12R2的基部固定于主体11,移动部12R2的前端部将振动部12R1固定。振动部12R1是内置有马达(图示省略)并将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并产生振动的构成。此外,振动部12R1也可以是内置有线性马达并通过马达的输出轴的直动运动产生振动的构成。移动部12R2可以由相应于来自空气泵的空气的给排而收缩的气囊构成,也可以由连杆机构与马达的组合构成。左侧第一振动装置12L与右侧第一振动装置12R相同,也是由与左侧的背阔肌的肌腱部M1L抵接并施加振动的振动部12L1、和使振动部12L1进退移动的移动部12L2构成。右侧第二振动装置13R与右侧第一振动装置12R相同,也是由与右侧的臀中肌的肌腱部M2R抵接并施加振动的振动部13R1、和使振动部13R1进退移动的移动部13R2构成。左侧第二振动装置13L与右侧第一振动装置12R相同,也是由与左侧的臀中肌的肌腱部M2L抵接并施加振动的振动部13L1、和使振动部13L1进退移动的移动部13L2构成。此外,刺激施加装置10也可以是内置于车用座椅20的构成。说明将施加刺激的部位设定于特定的部位(即背阔肌的肌腱部以及臀中肌的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刺激施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刺激施加装置,其中,具备: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中的至少任一方,其中,上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于供用户就坐的椅子并对上述用户的背阔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上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于上述椅子并对上述用户的臀中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通过驱动控制上述第一振动装置以及上述第二振动装置中至少任一方而对上述用户施加上述刺激的驱动控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20 JP 2015-0320461.一种刺激施加装置,其中,具备:第一振动装置和第二振动装置中的至少任一方,其中,上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于供用户就坐的椅子并对上述用户的背阔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上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于上述椅子并对上述用户的臀中肌的肌腱部施加刺激;和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具备通过驱动控制上述第一振动装置以及上述第二振动装置中至少任一方而对上述用户施加上述刺激的驱动控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刺激施加装置,其中,由上述第一振动装置以及上述第二振动装置施加的各上述刺激被设定为:频率是90Hz~110Hz,并且一次连续施加时间是20秒~40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刺激施加装置,其中,具备:第一判定部,其判定是否需要抑制坐在上述椅子上的上述用户产生睡意;和第一刺激模式决定部,在由上述第一判定部判定为需要抑制上述用户产生睡意的情况下,该第一刺激模式决定部决定用于抑制产生上述睡意的第一刺激模式,上述驱动控制部按照由上述第一刺激模式决定部决定的上述第一刺激模式驱动控制上述第一振动装置以及上述第二振动装置的至少任一方,由此对上述用户施加上述刺激。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刺激施加装置,其中,具备:第二判定部,其判定是否需要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