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98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体上,上连接柱焊接在上安装板上,下连接柱焊接在下安装板上,上旋转筒焊接在上连接柱上,下旋转筒焊接在下连接柱上,上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顶端,下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底端,上旋转柱安装在上旋转筒内,下旋转柱安装在下旋转筒内,升降调节板上加工滑动孔,上滚轮和下滚轮安装在滑动孔内,上支撑柱安装在上滚轮上,下支撑柱安装在下滚轮上,后视镜框架焊接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上的左端,调节马达固定在后视镜框架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马达上,后视镜框架的顶端设置吹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Special rear-view mirror for large truck capable of lifting and regulat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ecial adjustable lifting truck rear-view mirror mounted on the plate and a lower mounting plate through a screw is mounted on the vehicle, the upper connecting column is welded to the upper mounting plate, connecting column is welded on the lower mounting plate, on a rotating cylinder is welded to the upper connecting column, backspin drum welding at under the connecting column, rotating column is welded in the top lifting adjusting plate, rotating column welded on the lifting adjusting plate on the bottom, on the rotating cylinder mounted on the rotating cylinder, the downward turn column is installed in the rotating cylinder, the lifting adjusting machining the sliding hole plate, the upper roller and the lower roller installation in the sliding hole on the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roller, lower support column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roller, mirror frame is welded to the upper support column and the support column on the left, adjustment of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central rear-view mirror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rame on the wall, drive The wheel is mounted on the drive motor, and the top of the rearview mirro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blow pipe. The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in design,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属于汽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已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现有的大货车汽车后视镜由于货车高度过高,车身过长,后视镜往往存在死角和视野范围较小的问题,在货车车辆行驶中,容易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采用升降调节板上加工滑动孔,上滚轮和下滚轮安装在滑动孔内,上支撑柱安装在上滚轮上,下支撑柱安装在下滚轮上,后视镜框架焊接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上的左端,调节马达固定在后视镜框架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马达上,利用调节马达驱动驱动轮,从而实现后视镜框架沿着升降调节板上下滑动,达到后视镜升降调节目的,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其结构包括:上连接柱、上安装板、下连接柱、下安装板、上旋转筒、下旋转筒、上旋转柱、下旋转柱、升降调节板、滑动孔、上滚轮、下滚轮、上支撑柱、下支撑柱、调节马达、驱动轮、后视镜框架、吹起管、供气管、连接管、紧固螺栓、车体、螺钉、高压气泵,所述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上连接柱焊接在上安装板上,下连接柱焊接在下安装板上,所述的上旋转筒焊接在上连接柱上,下旋转筒焊接在下连接柱上,所述的上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顶端,下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底端,上旋转柱安装在上旋转筒内,下旋转柱安装在下旋转筒内,所述的升降调节板上加工滑动孔,上滚轮和下滚轮安装在滑动孔内,上支撑柱安装在上滚轮上,下支撑柱安装在下滚轮上,后视镜框架焊接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上的左端,所述的调节马达固定在后视镜框架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马达上,驱动轮与升降调节板相切,所述的后视镜框架的顶端设置吹气管。进一步,所述的吹气管与供气管连通,供气管通过连接管与高压气泵连接,所述的紧固螺栓安装在上旋转筒和下旋转筒上,上旋转柱在上旋转筒内旋转,下旋转柱在下旋转筒内旋转,使后视镜框架达到一个合适角度后,通过紧固螺栓紧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升降调节板上加工滑动孔,上滚轮和下滚轮安装在滑动孔内,上支撑柱安装在上滚轮上,下支撑柱安装在下滚轮上,后视镜框架焊接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上的左端,调节马达固定在后视镜框架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马达上,利用调节马达驱动驱动轮,从而实现后视镜框架沿着升降调节板上下滑动,达到后视镜升降调节目的,其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连接柱;2-上安装板;3-下连接柱;4-下安装板;5-上旋转筒;6-下旋转筒;7-上旋转柱;8-下旋转柱;9-升降调节板;10-滑动孔;11-上滚轮;12-下滚轮;13-上支撑柱;14-下支撑柱;15-调节马达;16-驱动轮;17-后视镜框架;18-吹起管;19-供气管;20-连接管;21-紧固螺栓;22-车体;23-螺钉;24-高压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如图1所示,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其结构包括:上连接柱1、上安装板2、下连接柱3、下安装板4、上旋转筒5、下旋转筒6、上旋转柱7、下旋转柱8、升降调节板9、滑动孔10、上滚轮11、下滚轮12、上支撑柱13、下支撑柱14、调节马达15、驱动轮16、后视镜框架17、吹起管18、供气管19、连接管20、紧固螺栓21、车体22、螺钉23、高压气泵24,所述的上安装板2和下安装板4通过螺钉23安装在车体22上,所述的上连接柱1焊接在上安装板2上,下连接柱3焊接在下安装板4上,所述的上旋转筒5焊接在上连接柱1上,下旋转筒6焊接在下连接柱2上,所述的上旋转柱7焊接在升降调节板9上的顶端,下旋转柱8焊接在升降调节板9上的底端,上旋转柱7安装在上旋转筒5内,下旋转柱8安装在下旋转筒6内,所述的升降调节板9上加工滑动孔10,上滚轮11和下滚轮12安装在滑动孔10内,上支撑柱13安装在上滚轮11上,下支撑柱14安装在下滚轮12上,后视镜框架17焊接在上支撑柱13和下支撑柱14上的左端,所述的调节马达15固定在后视镜框架17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16安装在驱动马达15上,驱动轮16与升降调节板9相切,所述的后视镜框架17的顶端设置吹气管18。具体地,所述的吹气管18与供气管19连通,供气管19通过连接管20与高压气泵24连接,利用吹气管18实现吹起,能起到出去雨水作用,所述的紧固螺栓21安装在上旋转筒5和下旋转筒6上,上旋转柱7在上旋转筒5内旋转,下旋转柱8在下旋转筒6内旋转,使后视镜框架17达到一个合适角度后,通过紧固螺栓21紧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升降调节板上加工滑动孔,上滚轮和下滚轮安装在滑动孔内,上支撑柱安装在上滚轮上,下支撑柱安装在下滚轮上,后视镜框架焊接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上的左端,调节马达固定在后视镜框架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马达上,利用调节马达驱动驱动轮,从而实现后视镜框架沿着升降调节板上下滑动,达到后视镜升降调节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上连接柱、上安装板、下连接柱、下安装板、上旋转筒、下旋转筒、上旋转柱、下旋转柱、升降调节板、滑动孔、上滚轮、下滚轮、上支撑柱、下支撑柱、调节马达、驱动轮、后视镜框架、吹起管、供气管、连接管、紧固螺栓、车体、螺钉、高压气泵,所述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上连接柱焊接在上安装板上,下连接柱焊接在下安装板上,所述的上旋转筒焊接在上连接柱上,下旋转筒焊接在下连接柱上,所述的上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顶端,下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底端,上旋转柱安装在上旋转筒内,下旋转柱安装在下旋转筒内,所述的升降调节板上加工滑动孔,上滚轮和下滚轮安装在滑动孔内,上支撑柱安装在上滚轮上,下支撑柱安装在下滚轮上,后视镜框架焊接在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上的左端,所述的调节马达固定在后视镜框架右侧壁上的中央,驱动轮安装在驱动马达上,所述的后视镜框架的顶端设置吹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大货车专用后视镜,其特征在于:结构包括:上连接柱、上安装板、下连接柱、下安装板、上旋转筒、下旋转筒、上旋转柱、下旋转柱、升降调节板、滑动孔、上滚轮、下滚轮、上支撑柱、下支撑柱、调节马达、驱动轮、后视镜框架、吹起管、供气管、连接管、紧固螺栓、车体、螺钉、高压气泵,所述的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通过螺钉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的上连接柱焊接在上安装板上,下连接柱焊接在下安装板上,所述的上旋转筒焊接在上连接柱上,下旋转筒焊接在下连接柱上,所述的上旋转柱焊接在升降调节板上的顶端,下旋转柱焊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焕斌周润刘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