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维专利>正文

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169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包括底座、镜片、雨刮条结构和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设于底座内部位于镜片背面,移动机构包括轨道和滑块,两条轨道分别沿镜片两侧边沿设置,轨道内设有滑块,滑块与L形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两个L形连接件另一端伸出底座外分别位于镜片表面的两侧并与雨刮条结构连接,移动机构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优点在于:将移动机构设置于反光镜镜片背面的底座内部,雨刮条创造性地设计成可伸缩的结构,不使用时汇集于反光镜镜面的一侧,不影响反光镜的上下左右位置调节,也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且结构美观。

Rain and snow remov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ref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parts, in particular to a snow removing device for car mirro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lens, a wiper structure and moving mechanism, mobile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lens base back mov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track and a slider, two tracks along the edge of both sides of the lens set is arranged in the track. One end of the slider and the slider, L shaped connectors, two L connections on both sides of the other end extends out of the base are located at the surface of the lens and the wiper strip connecting structure, mo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the combination is feasible, easy to install and disassemble, has the advantages of a mobile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back of the mirror lens, a wiper creatively designed telescopic structure, one side is not used together in the mirror, the mirror does not affect on the about the location of the regulator, it will not affect the driver's line of sight and beautifu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
,具体来说是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雨雪季节时,易于出现反光镜起雾和雨水挂壁等情况,这直接造成了车辆驾驶人员无法看清来往的车辆,从而致使雨季交通事故的高发。而在现有市场上的雨刮多为适用于前挡风玻璃的雨刮,很少有针对车辆两侧反光镜而设计的雨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移动机构设置在镜片背面的反光镜底座内部,并且设计新颖的雨刮条结构,雨刮条在不使用时收缩卷起,不影响驾驶员视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包括底座、镜片、雨刮条结构和移动机构,所述的镜片设于底座的正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设于底座内部位于镜片背面,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轨道和滑块,两条轨道分别沿镜片上下或左右两侧设置且与镜片边沿弧线相贴合,轨道内设有滑块,滑块与L形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两个L形连接件另一端伸出底座外分别位于镜片正面的两侧并与雨刮条结构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雨刮条结构包括上、下基座和雨刮条,雨刮条两端分别与上、下基座的中轴固定连接,雨刮条呈旋涡状缠绕在上基座内的中轴上,上、下基座底端分别与两个L形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雨刮条内部设有加热片。所述的L形连接件在L形的两边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弹簧结构。所述的轨道内设有螺旋状的通电线圈,所述的滑块为磁性滑块,磁性滑块中部设有圆形通孔能套设于通电线圈外部的圆柱形壳体上,通电线圈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电源连接。所述的轨道两端均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皮带上设有波峰与波谷,皮带内侧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为圆柱形,滑块表面设有波峰与波谷能与皮带相配合,滑块两端与L形连接件相连,任一皮带轮与微型电机相连。所述的轨道底部设有齿条,齿条上表面设有波峰和波谷,所述的滑块为齿轮状能与齿条上的波峰与波谷配合连接,滑块中部设有通孔与微型电机的相连。所述的轨道内设有丝杠,丝杠与微型电机相连,所述的滑块中部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螺旋状的螺纹能与丝杠相配合连接。所述的镜片背面两侧对称设有若干个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传感器,用以检测镜片正面的雨水,所述的光电传感器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易于安装与拆卸,其优点在于:将移动机构设置于反光镜镜片背面的底座内部,雨刮条创造性地设计成可伸缩的结构,不使用时汇集于反光镜镜面的一侧,不影响反光镜的上下左右位置调节,也不会影响驾驶员视线且结构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运行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雨刮条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L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移动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雨刮条2.上基座3.下基座4.上基座的主轴5.下基座的主轴6.弹簧结构7.雨刮条结构8.磁性滑块9.通电线圈10.皮带轮11.滑块12.皮带13.齿条14.微型电机15.丝杠16.镜面17.L形连接件18.移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所述的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包括底座、镜片、雨刮条结构和移动机构,所述的镜片设于底座的正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设于底座内部位于镜片背面,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轨道和滑块,两条轨道分别沿镜片上下两侧边沿设置,轨道内设有滑块,滑块与L形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两个L形连接件另一端伸出底座外分别位于镜片表面的两侧并与雨刮条结构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参见图3,所述的雨刮条结构包括上、下基座和雨刮条,雨刮条两端分别与上、下基座的中轴固定连接,雨刮条呈旋涡状缠绕在上基座内的中轴上,上、下基座底端分别与两个L形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的上、下基座均分为左右两部分组成,上、下基座的顶端设置为半圆形,便于雨刮条卷起后储存内上基座内,上基座左部分的左右两侧内部设有带凹槽的圆柱形结构,上基座的右部分在左右两侧内部设有圆柱形凸块能插入上基座左部分的带凹槽圆柱形结构内使得上基座左右两部分实现拼合,拼合后的上基座在靠近下基座的一侧底部设有长方形缺口,雨刮条的一端从缺口中拉出并连接至下基座的中轴上。作为高端的解决方案,能在雨刮条内部设有加热片;作为较简易的解决方案由于镜片在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并非是固定的,只有雨刮条的前段是有效部分一直处于有效工作中,因此只需在前段的雨刮条上设置加热片即可;作为最廉价的解决方案,雨刮条上无需设置加热片亦可。设置了加热片的雨刮条能更好地除去雨雪,使镜面上的水汽更好地蒸发。参见图4,所述的L形连接件在L形的两边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弹簧结构,竖向弹簧是预紧力弹簧,能够自动收紧雨刮条;横向弹簧能够保证L形连接件带动雨刮条结构紧贴反光镜圆弧曲面运动,弹簧结构损坏时可以方便地实现更换与维修。实施例反光镜的轨道既可以竖直方向布置在镜片左右两侧,上下滑动,也可以水平方向布置在镜片上下两侧,左右移动,针对不同反光镜,刮雨的方向不同。如大货车大客车的反光镜大多是竖直方向的,就设置为竖直方向上的轨道,而一般的家用型车辆设置为水平方向上的轨道。使用时,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机构沿轨道从左至右移动并使卷起的雨刮条结构展开,对镜片进行擦拭除雨雪。对于竖直方向上的宽度逐渐增加的镜片,在移动机构移动至最右端后,电源能够停止供电,由于右侧的镜片宽度大于左端,弹簧本身会产生一个预紧力,此时由于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使得雨刮条受到一个收缩的力并带动移动机构由右至左移动回复到初始位置;参见图1,对于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在中段达到最大的镜片,在移动机构从AA’、BB’逐渐移动至中段宽度最大位置CC’后,能由弹簧的预紧力带动继续前进实现雨雪的擦拭,当然,也可以完全通过电源驱动实现往复运动。作为最高端的解决方案,所述的移动机构参见图5,所述的轨道内设有螺旋状的通电线圈,所述的滑块为磁性滑块,磁性滑块中部设有圆形通孔能套设于通电线圈外部的圆柱形壳体上,通电线圈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电源连接。启用雨刮条时,控制装置控制电源对通电线圈通电,通过电磁感应原理使滑块移动。除此之外,移动机构还能设置为如下几种方式:参见图6,所述的轨道两端均设有皮带轮,两个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皮带上设有波峰与波谷,皮带内侧设有滑块,所述的滑块为圆柱形,滑块表面设有波峰与波谷能与皮带相配合,滑块两端与L形连接件相连,任一皮带轮与微型电机相连。启用雨刮条时,控制装置控制微型电机开始转动,使得皮带轮相应开始转动并从而带动皮带移动,皮带带动与其配合的滑块进行移动。参见图7,所述的轨道底部设有齿条,齿条上表面设有波峰和波谷,所述的滑块为齿轮状能与齿条上的波峰与波谷配合连接,滑块中部设有通孔与微型电机的相连。启用雨刮条时,控制装置控制微型电机开始转动,微型电机带动滑块沿着齿条上的波峰波谷进行移动。还能将上下轨道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包括底座、镜片、雨刮条结构和移动机构,所述的镜片设于底座的正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设于底座内部位于镜片背面,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轨道和滑块,两条轨道分别沿镜片两侧边沿设置,轨道内设有滑块,滑块与L形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两个L形连接件另一端伸出底座外分别位于镜片表面的两侧并与雨刮条结构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包括底座、镜片、雨刮条结构和移动机构,所述的镜片设于底座的正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设于底座内部位于镜片背面,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轨道和滑块,两条轨道分别沿镜片两侧边沿设置,轨道内设有滑块,滑块与L形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两个L形连接件另一端伸出底座外分别位于镜片表面的两侧并与雨刮条结构连接,所述的移动机构通过电子线路与车内控制装置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刮条结构包括上、下基座和雨刮条,雨刮条两端分别与上、下基座的中轴固定连接,雨刮条呈旋涡状缠绕在上基座内的中轴上,上、下基座底端分别与两个L形连接件一端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雨刮条内部设有加热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形连接件在L形的两边上分别设有横向和竖向弹簧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反光镜除雨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轨道内设有螺旋状的通电线圈,所述的滑块为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维
申请(专利权)人:施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