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及软包装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69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及软包装电池,其中,正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基体和由正极基体延伸出来的正极集电部,所述正极集电部连接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远离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基体和由负极基体延伸出来的负极集电部,所述负极集电部表面未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通过在铝箔正极集电部上连接正极基体端留有一定高度的正极活性材料大大降低了电池在制造使用过程中正极集电部与负极片短路的几率,大大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

Pole core of laminated chip battery and soft package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le core laminated battery and soft package battery, wherein the anode plate comprises positive substrate coated with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and extends out from the cathode substrate anode collector, wherein the anode collector with positive substrate end surface is coated with a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rom the end of the cathode matrix surface coated with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the negative plate comprises a negative substrate coated with the anode active material and extends out from the anode matrix cathode collector, wherein the anode collector part surface coated with a nega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through the collector part on the aluminum foil anode connection positive matrix terminated in a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of a certain height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of battery in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short circuit anode collector and cathode sheet, greatly improves the safety of the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及软包装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及含有该极芯的软包装电池。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高比能量化学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便携式仪器仪表等领域,也是各国大力研究的电动汽车、空间电源的首选配套电源,成为可替代能源的首选,因此人们对二次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叠片式电池是一类由正、负极片一层一层相间叠加,各层极片间穿插隔膜例如Z字型隔膜而成的电池,相对于传统的卷绕式电池,叠片式电池由于每个极片上都有集电部引出电流,从而使得电流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大倍率充放电,同时不需要卷绕,避免了极芯侧面极片转折中产生的内应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电池的循环性能。但叠片式电池的技术仍不成熟,电池的安全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安全性能仍需进一步提高的缺点,提供一种更安全的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及含有该极芯的软包装电池。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叠片式电池一般设计正极基体的尺寸要小于负极基体的尺寸,裸露的正极集电部一般为铝箔易产生毛刺,极易刺穿隔膜,尤其是采用较薄的隔膜或在较高温度下隔膜的力学性能变弱时,这样就容易导致铝箔接近负极片的负极活性材料与负极片发生短路,由于该短路的内阻较小,极易引起电池热失控。同时,极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热,而隔膜也会发生热收缩,也极易引起铝箔与负极片的短路,而引起热失控。从而通过研发,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其中该极芯包括以片状形式依次间隔层叠的若干正极片和若干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间间隔有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基体和由正极基体延伸出来的正极集电部,所述正极集电部连接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远离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基体和由负极基体延伸出来的负极集电部,所述负极集电部表面未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优选,正极集电部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高度为h,所述正极基体的高度为h1,所述负极基体的高度为h2,所述隔膜的高度为h3,(h2-h1)/2<h<(h3-h1)/2。优选,正极集电部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高度为0.5mm-2mm。优选,负极基体高于正极基体。优选,正极集电部垂直于正极基体;所述负极集电部垂直于负极基体。优选,正极片包括一个正极集电部,多个所述正极片的正极集电部位置对应,相互平行;所述负极片包括一个负极集电部,多个所述负极片的负极集电部位置对应,相互平行;所述正极集电部与负极集电部的位置错开;所述正极集电部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端部连接有引出电流的正极耳;所述负极集电部远离负极基体的端部连接有引出电流的负极耳。优选,多个所述正极片的正极集电部彼此重合形成一组,一组重合的正极集电部与相应的一个正极耳电连接;多个所述负极片的负极集电部彼此重合形成一组,一组重合的负极集电部与相应的一个负极耳电连接。优选,正极基体的边角为圆弧角;所述负极基体的边角为圆弧角。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装电池,所述电池包括由包装材料包裹的极芯,其中,所述极芯为上述极芯。本技术通过在铝箔正极集电部上连接正极基体端留有一定高度的正极活性材料大大降低了电池在制造使用过程中正极集电部与负极片短路的几率,大大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层叠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负极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铝塑膜包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如附图1所示,该极芯包括以片状形式依次间隔层叠的若干正极片1和若干负极片2,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间间隔有隔膜3,间隔的隔膜3可以是裁切的与正负极片适配的片状隔膜,也可以是如附图1所示的Z字型隔膜。其中,正极片1包括表面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基体11和由正极基体11延伸出来的正极集电部12,如附图4所示负极片2包括表面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基体21和由负极基体21延伸出来的负极集电部22。现有叠片式电池的正极集电部12、负极集电部22上均不涂覆活性材料,用于焊接极耳,本技术的改进处之一,如附图3所示正极集电部12连接正极基体11的端部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远离正极基体11的端部表面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即在正极集电部12上连接正极基体11端留有一定高度的正极活性材料大大降低了电池在制造使用过程中正极集电部12与负极片2短路的几率,大大改善了电池的安全性。负极集电部22未变,即负极集电部22表面未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如附图2所示,定义正极集电部12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高度为h,所述正极基体11的高度为h1,所述负极基体21的高度为h2,所述隔膜3的高度为h3,本技术优选(h2-h1)/2<h<(h3-h1)/2,既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又有利于极耳的点焊和封装。具体的,进一步优选正极集电部12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高度为0.5mm-2mm。正极集电部12与正极基体11可以是通过裁切得到的一体结构,负极集电部22与负极基体21也类似。一些实施例中,优选,正极集电部12垂直于正极基体11,负极集电部22垂直于负极基体21。一些实施例中,正极片1包括一个正极集电部12,多个所述正极片1的正极集电部12位置对应,相互平行;在正极集电部12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端部连接有引出电流的正极耳13;具体的,多个所述正极片1的正极集电部12彼此重合形成一组,一组重合的正极集电部12与相应的一个正极耳13电连接。类似的,负极片2包括一个负极集电部22,多个所述负极片2的负极集电部22位置对应,相互平行;所述负极集电部22远离负极基体21的端部连接有引出电流的负极耳23。多个所述负极片2的负极集电部22彼此重合形成一组,一组重合的负极集电部22与相应的一个负极耳23电连接。一般,正极集电部12与负极集电部22的位置错开,便于正、负极耳的引出。正极基体11、负极基体21可以为方形基体,一般为长方形,宽度和长度可根据实际条件设置,一些实施例中,负极基体21高于正极基体11。优选,正极基体11的边角为圆弧角;所述负极基体21的边角为圆弧角,可以适当增加极片的长宽,不会造成在软包壳4圆弧顶处挤压,既可以增加电池的容量,又不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本技术的正极基体11所使用的集流体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选用现有技术常用的铝箔等;负极基体21所使用的集流体也没有限制,例如可以选用现有技术常用的铜箔等。本技术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活性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本领域常见的正负极活性材料,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制备可以将正负极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按一定比例在溶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及软包装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包括以片状形式依次间隔层叠的若干正极片和若干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间间隔有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基体和由正极基体延伸出来的正极集电部,所述正极集电部连接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远离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基体和由负极基体延伸出来的负极集电部,所述负极集电部表面未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式电池的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芯包括以片状形式依次间隔层叠的若干正极片和若干负极片,所述正极片、负极片间间隔有隔膜;所述正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基体和由正极基体延伸出来的正极集电部,所述正极集电部连接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远离正极基体的端部表面未涂敷有正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片包括表面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的负极基体和由负极基体延伸出来的负极集电部,所述负极集电部表面未涂敷有负极活性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电部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高度为h,所述正极基体的高度为h1,所述负极基体的高度为h2,所述隔膜的高度为h3,(h2-h1)/2<h<(h3-h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电部上涂覆有正极活性材料的高度为0.5mm-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基体高于正极基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芯,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丹雷裕东张宝生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