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upercharger. \u672c\u53d1\u660e\u7684\u4e00\u4e2a\u5b9e\u65bd\u65b9\u5f0f\u7684\u589e\u538b\u5668(100)\u5177\u6709\uff1a\u65cb\u8f6c\u8f74(2)\uff1b\u538b\u7f29\u673a\u53f6\u8f6e(105)\uff1b\u538b\u7f29\u673a\u58f3\u4f53(104)\uff1b\u4e0e\u538b\u7f29\u673a\u58f3\u4f53(104)\u8fde\u63a5\u4e14\u5728\u4e0e\u538b\u7f29\u673a\u58f3\u4f53(104)\u4e4b\u95f4\u5212\u5b9a\u6269\u6563\u901a\u8def(112)\u7684\u8f74\u627f\u7bb1(106)\uff1b\u5728\u8f74\u5411\u4e0a\u652f\u627f\u65cb\u8f6c\u8f74(2)\u7684\u63a8\u529b\u677f(4)\uff1b\u5728\u4e0e\u8f74\u627f\u7bb1\u5185\u90e8\u7684\u7a81\u51fa\u58c1\u90e8(106A)\u4e4b\u95f4\u4fdd\u6301\u63a8\u529b\u677f(4)\u7684\u63d2\u5165\u90e8\u4ef6(6)\uff1b\u901a\u8fc7\u63d2\u5165\u5f62\u6210\u4e8e\u8f74\u627f\u7bb1(106)\u7684\u5185\u5468\u58c1\u9762(106a)\u7684\u7b2c\u4e00\u5468\u5411\u69fd(81)\u800c\u5728\u5c06\u63d2\u5165\u90e8\u4ef6(6)\u6309\u538b\u4e8e\u63a8\u529b\u677f(4)\u7684\u72b6\u6001\u4e0b\u8fdb\u884c\u56fa\u5b9a\u7684\u5361\u73af(8)\uff1b\u5177\u6709\u5728\u8f74\u627f\u7bb1(106)\u7684\u4e00\u4fa7\u7aef\u90e8\u7684\u5185\u5468\u58c1\u9762(106a)\u4e0e\u538b\u7f29\u673a\u53f6\u8f6e(105)\u7684\u5916\u5468\u7f18(105a)\u4e4b\u95f4\u3001\u6cbf\u65cb\u8f6c\u8f74(2)\u7684\u8f74\u6b63\u4ea4\u65b9\u5411\u5ef6\u4f38\u7684\u6269\u6563\u9762(91a)\u7684\u6269\u6563\u90e8\u4ef6(9)\u300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提高发动机输出的技术,已知通过增压器压缩进气、向发动机供应该压缩的进气的方法(增压),并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机动车用发动机等中。一般情况下,增压器具有旋转轴、以及设置于旋转轴的一端侧的压缩机叶轮。并且构成为,通过尾气的排气能、或马达等的驱动力,使旋转轴高速旋转,由此,通过设置于旋转轴的一端侧的压缩机叶轮来压缩进气。通过压缩机叶轮压缩的进气流经在压缩机壳体与轴承箱之间划定的扩散通路,导入形成于压缩机壳体的外周部的涡旋通路。一般情况下,压缩机叶轮的外径形成为与轴承箱的内径基本相同或更大,在压缩机叶轮的外周缘与轴承箱的内周壁面之间不存在较大的间隙。因此,不会出现因被压缩机叶轮压缩的进气从该间隙向轴承箱的内部泄漏而产生压力损失、压缩效率降低之类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8084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2236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近年来缩小发动机尺寸的过程中,对于比目前更小型的压缩机叶轮的需求日益高涨。在研究采用这种比目前更小型的压缩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轴;压缩机叶轮,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侧;压缩机壳体,其用来收纳所述压缩机叶轮;轴承箱,其为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在轴承箱的一侧端部连接的轴承箱,且沿所述旋转轴的轴正交方向延伸,在其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划定由所述压缩机叶轮压缩的进气所流经的扩散通路,并且在内部具有从所述轴承箱的内周壁面突出的突出壁部;推力板,其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用来在轴向上支承所述旋转轴;插入部件,其为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在比所述推力板接近所述轴承箱的一侧端部的位置上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的插入部件,在其与所述突出壁部之间保持所述推力板;卡环,其为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的卡环,通过插入形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轴;压缩机叶轮,其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侧;压缩机壳体,其用来收纳所述压缩机叶轮;轴承箱,其为与所述压缩机壳体在轴承箱的一侧端部连接的轴承箱,且沿所述旋转轴的轴正交方向延伸,在其与所述压缩机壳体之间划定由所述压缩机叶轮压缩的进气所流经的扩散通路,并且在内部具有从所述轴承箱的内周壁面突出的突出壁部;推力板,其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用来在轴向上支承所述旋转轴;插入部件,其为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在比所述推力板接近所述轴承箱的一侧端部的位置上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的插入部件,在其与所述突出壁部之间保持所述推力板;卡环,其为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的卡环,通过插入形成于所述轴承箱的内周壁面的第一周向槽,而在将所述插入部件按压于所述推力板的状态下进行固定;扩散部件,其为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的扩散部件,具有在所述轴承箱的一侧端部的内周壁面与所述压缩机叶轮的外周缘之间、沿所述旋转轴的轴正交方向延伸的、划定所述扩散通路的一部分的扩散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件包括:内周部,其具有沿所述旋转轴的轴正交方向延伸的内周侧壁部;外周部,其具有在比所述内周侧壁部远离所述轴承箱的一侧端部的位置上沿所述旋转轴的轴正交方向延伸的外周侧壁部、以及从所述外周侧壁部向所述推力板突出的突出部;所述卡环比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内周部更位于外周侧,在插入所述第一周向槽的状态下与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外周侧壁部抵接,并且所述扩散部件比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内周部更位于外周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部件包括:扩散部,为具有所述扩散面的板状;外周侧板部,为从所述扩散部的外周端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延伸的板状;所述外周侧板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轴承箱的内周壁面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件具有从所述内周部的外周端部向外周侧突出的凸部,所述扩散部件包括从所述扩散部的内周端部向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内周部延伸的板状的内周侧板部,在所述插入部件及所述扩散部件收纳于所述轴承箱的内部的状态下,所述内周侧板部的内周端在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上,位于比所述凸部远离所述轴承箱的一侧端部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旋转轴的轴正交方向上,位于比所述凸部的外周端接近所述旋转轴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部件的外径形成得大于所述轴承箱的一侧端部的内径,所述扩散部件通过压入所述轴承箱的内部,而固定在所述轴承箱的内部。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部件的内径形成得小于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内周部的外周端面的外径,所述扩散部件通过与所述插入部件的所述内周部的外周端面嵌合,而固定在所述轴承箱的内部。7.如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增压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部崇,铃木浩,白石隆,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