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2650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9:37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双离合器、离合器三、电机、内外输入轴、第一、第二副轴和差速器;在现有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布置不变的状态下,将离合器三连接在发动机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输入端之间,为独立离合器,需要时结合或分离发动机,且离合器三与双离合器同轴布置在电机的转子内部,在断开发动机,电机反向转动时,带动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反转,以该离合器带动的低挡位主从动齿轮作为倒挡齿轮,实现动力扭矩反向而倒挡。本发明专利技术无倒挡轴和专用的倒挡齿轮,一方面简化了变速器结构,大大提高了变速器轴系布置的自由度,并减少了与变速器箱体干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变速器零部件数量,从而减轻了变速器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变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型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发展历程中,用户的需求一直是汽车技术持续进步最强大的动力。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用户对于汽车性能、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而对包括变速器在内的汽车各个零部件及总成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并不能同时具备高舒适性、高操控性和高效经济性。而双离合器变速器(DualClutchTransmission)的出现,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对以上性能的综合需求。双离合器变速器中两个离合器分别和两根输入轴相连,分别控制奇数挡和偶数挡,通过离合器的之间的自动切换来完成换挡程序,能够实现在不中断动力的情况下转换传动比,从而缩短换挡时间,有效提高换挡品质。随着国内石油供给越来越严峻,排放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新动力车型必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开发应用于新动力汽车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也已成为一大趋势。而目前新动力车型双离合器变速器基本都设有机械倒挡,使变速器零部件数较多,加大了变速器轴系布置难度,同时增加了变速器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的无机械倒挡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使变速器结构更加简单,从而提高变速器轴系布置的自由度,并降低制造成本、减轻重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双离合器、离合器三、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差速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离合器一和离合器二,离合器一和离合器二同轴布置在电机转子内部,离合器一和内输入轴连接,离合器二和外输入轴连接。在同一时间,两个离合器只有一个处于接合状态,通过控制所述双离合器的两个离合器盘的交替接合,实现电机动力从双离合器到输入轴的传递。所述离合器三连接在发动机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输入端之间,为独立离合器,需要时结合或分离发动机,且与双离合器同轴布置在电机转子内部。在断开发动机,电机反向转动时,带动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反转,以该离合器带动的低挡位主从动齿轮作为倒挡齿轮,实现动力扭矩反向而倒挡。所述低挡位主从动齿轮指的一挡或二挡主从动齿轮。所述内输入轴和所述外输入轴同轴布置,且至少一部分内输入轴被外输入轴包围,即外输入轴是空心的输入轴,内输入轴可以是实心的输入轴,也可以是空心的输入轴,内输入轴与外输入轴由轴承支撑,所述两输入轴各有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变速器箱体上,使内输入轴和外输入轴同轴且保持空套,保证各自自由转动。所述内输入轴上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各奇数挡主动齿轮,其中,三挡和五挡共用主动齿轮;外输入轴上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各偶数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和第二副轴上,各设有一个与副轴不可相对转动的主减速主动齿轮,并依次空套有与所述各挡位主动齿轮常啮合的挡位从动齿轮,各挡位从动齿轮通过与两副轴固定连接的同步器装置选择性的与两副轴连接。所述两副轴和两输入轴之间可选择性地通过各挡位主从动齿轮及同步器相连,实现扭矩从输入轴到副轴的传递。所述差速器上安装有主减速被动齿轮和驻车齿轮,所述差速器上固连的主减速从动齿轮与两副轴上的主减速主动齿轮常啮合,实现扭矩从副轴到差速器的传递,差速器总成作为此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出端。总体来说,各挡位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两输入轴,随输入轴一起转动;各挡位从动齿轮空套于两副轴,和副轴相对自由转动。同步器与主减速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于两副轴,随副轴一起转动;所有齿轮与所属轴在轴向固定,同步器可在一定范围之内轴向窜动,实现与不同挡位齿轮接合,完成选挡。本专利技术最大的改进在于:本专利技术有六个或七个前进挡及一个倒挡,应用于混合动力车型,无机械倒挡,即无倒挡轴和专用的倒挡齿轮,倒挡的实现方式为:断开发动机,电机反向转动,带动离合器一和内输入轴的反向转动,从而通过一挡主从动齿轮的反转,实现动力扭矩反向,和前进一挡速比相同;或者,带动离合器二和外输入轴的反向转动,从而通过二挡主从动齿轮的反转,实现动力扭矩反向。这样一方面简化了变速器结构,使得布局更紧凑,大大提高了变速器轴系布置的自由度,并减少了与变速器箱体干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变速器零部件数量,从而减轻了变速器重量,具有更好的成本优势。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一挡主从动齿轮的反向旋转来实现倒挡的动力传递,具有较好的倒挡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中,三挡从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共用三五挡主动齿轮,优点在于简化了内输入轴的结构,易于加工,且有利于双离合变速器轴向尺寸的控制,还能保证各挡位传动比自由度。同时,本专利技术中驻车齿轮没有放置在副轴上,而是固连于差速器上,使得轴系布置空间更加紧凑,并能够适当增加驻车安全性。附图说明以下将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解释,相关附图如下: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六速);图2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七速);图3为实施例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副轴12.离合器二23.同步器SC42.同步器SC113.双离合器24.六挡从动齿轮3.三挡从动齿轮14.电机25.五挡从动齿轮4.六挡主动齿轮15.离合器三26.同步器SC35.二挡主动齿轮16.离合器一27.一挡从动齿轮6.二挡从动齿轮17.第二副轴28.一挡主动齿轮7.同步器SC218.第二主减速主动齿轮FD229.三五挡主动齿轮8.四挡主动齿轮19.驻车齿轮30.七挡从动齿轮9.第一主减速主动齿轮FD120.差速器31.七挡主动齿轮10.外输入轴21.主减速从动齿轮11.内输入轴22.四挡从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其中六速实施例只是没有七速实施例中第七挡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其余结构和七速实施例相同。下面结合附图2给出的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的变速器传动装置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见图2,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双离合器13、离合器三15、内输入轴11、外输入轴10、第一副轴1、第二副轴17和差速器20。双离合器13包括离合器一16和离合器二12。离合器一16和离合器二12同轴布置在电机14的转子内部,离合器一16和内输入轴11连接,离合器二13和外输入轴10连接,在同一时间,两个离合器只有一个处于接合状态,实现电机14动力从双离合器到输入轴的传递。增加的离合器三15与双离合器13同轴布置在电机14的转子内部,其为独立离合器,其输入端与发动机输出端连接,需要时结合或分离发动机,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输入端相连。内输入轴11和外输入轴10同轴布置,部分内输入轴11被外输入轴10包围,两输入轴之间用轴承支撑,且各有一端通过轴承支撑在变速器箱体上,使内输入轴11和外输入轴10同轴且保持空套,保证各自自由转动。内输入轴11上,从远离双离合器13端到靠近双离合器13端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一挡主动齿轮28、三五挡主动齿轮29,七挡主动齿轮31。外输入轴10上,从远离双离合器13端到靠近双离合器13端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六挡主动齿轮4、二挡主动齿轮5和四挡主动齿轮8。第一副轴1上,在靠近双离合器13端设有一个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主减速主动齿轮9,并从远离双离合器13端到靠近双离合器13端依次空套有三挡从动齿轮3、七挡从动齿轮30和二挡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双离合器、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差速器;双离合器分别连接内输入轴、外输入轴,并同轴布置;所述内输入轴上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各奇数挡主动齿轮,外输入轴上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各偶数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和第二副轴上各设有一个与之不可相对转动的主减速主动齿轮,并依次空套有与所述各挡位主动齿轮常啮合的挡位从动齿轮,各挡位从动齿轮通过与两副轴固定连接的同步器装置选择性的与两副轴连接;所述差速器作为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出端,其上安装有主减速从动齿轮,与两副轴上的主减速主动齿轮常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三和电机;所述离合器三连接在发动机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输入端之间,为独立离合器,需要时结合或分离发动机,且所述离合器三与双离合器同轴布置在电机的转子内部,在断开发动机,电机反向转动时,带动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反转,以该离合器带动的低挡位主从动齿轮作为倒挡齿轮,实现动力扭矩反向而倒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双离合器、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副轴、第二副轴和差速器;双离合器分别连接内输入轴、外输入轴,并同轴布置;所述内输入轴上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各奇数挡主动齿轮,外输入轴上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各偶数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一副轴和第二副轴上各设有一个与之不可相对转动的主减速主动齿轮,并依次空套有与所述各挡位主动齿轮常啮合的挡位从动齿轮,各挡位从动齿轮通过与两副轴固定连接的同步器装置选择性的与两副轴连接;所述差速器作为双离合变速器的输出端,其上安装有主减速从动齿轮,与两副轴上的主减速主动齿轮常啮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三和电机;所述离合器三连接在发动机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输入端之间,为独立离合器,需要时结合或分离发动机,且所述离合器三与双离合器同轴布置在电机的转子内部,在断开发动机,电机反向转动时,带动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反转,以该离合器带动的低挡位主从动齿轮作为倒挡齿轮,实现动力扭矩反向而倒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挡位主从动齿轮指的一挡或二挡主从动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输入轴上,从远离双离合器端到靠近双离合器端依次布置有不可与之相对转动的一挡主动齿轮、三挡和五挡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俊向东云任国强余洪夏灵王厚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