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驱总成、车辆和电驱总成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5626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驱总成、车辆和电驱总成的控制方法,电驱总成包括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供油系统、第一喷油管和第二喷油管,第一动力装置与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用于带动车辆的车轮工作;供油组件包括储油池和动力件,储油池内存储有冷却油,动力件的进油端与储油池连通,用于抽取储油池内的冷却油;第一喷油管的进油端与动力件的出油端连通,第一喷油管的出油端与第一动力装置连接,用于向第一动力装置喷洒冷却油;第二喷油管的进油端与动力件的出油端连通,第二喷油管的出油端与第二动力装置连接,用于向第二动力装置喷洒冷却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驱总成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润滑冷却,具体涉及一种电驱总成、车辆和电驱总成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汽车能耗的要求越来越高。电驱总成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效率对新能源汽车的能耗具有较大的影响。电驱总成包括电机系统、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其中,电机系统、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发热和磨损,从而影响电驱总成的效率,因此需要对电机系统、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进行润滑和冷却,以减小电机系统、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的发热和磨损,提高电驱总成的效率。

2、相关技术中,电机系统已经开始采用喷油的方式进行冷却,而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的冷却是通过将齿轴系统的齿轮的部分和差速系统的齿轮的部分浸没在油槽内的冷却油中,通过齿轴系统的齿轮的转动和差速系统的齿轮的转动将冷却油带动至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以对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进行冷却和润滑。

3、但是,上述对电机系统、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进行冷却和润滑的方式中,通常需要将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分开设置,并分别对电机系统、齿轴系统和差速系统进行润和冷却,这样一来,不便于对电驱总成的集成化设置,并且不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1)和差速组件(12);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包括齿轴组件(21)和第二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11)与所述差速组件(12)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2)与所述齿轴组件(21)连接,所述齿轴组件(21)与所述差速组件(1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整体上所需的当前最小油量,具体被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包括第一电机(11)和差速组件(12);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包括齿轴组件(21)和第二电机(22),所述第一电机(11)与所述差速组件(12)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2)与所述齿轴组件(21)连接,所述齿轴组件(21)与所述差速组件(1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执行所述计算所述第一动力装置(1)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整体上所需的当前最小油量,具体被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油管(4)包括第一喷油支管(41)和第二喷油支管(42),所述第一喷油支管(41)的进油端和所述第二喷油支管(42)的进油端均与所述动力件(32)的出油端连通,所述第一喷油支管(41)的喷油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1)连接,用于向所述第一电机(11)喷洒冷却油;所述第二喷油支管(42)的喷油端与所述差速组件(12)连接,用于向所述差速组件(12)喷洒冷却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总成还包括: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元聪张孝怡张洁刘继伟杨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