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变速箱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行轴
,具体地,涉及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变速箱和车辆。
技术介绍
中心距是指平行轴齿轮副或交错轴齿轮副,两轴线间的最短距离,亦即两齿轮轴线间公垂线(连心线)长度称齿轮中心距简称中心距。其值总等于齿轮副两节圆半径之和,或等于两分度圆半径与分离量之和。作为2AT平行轴系统中的各级中心距的确定,不同的中心距布置则会导致不同的变速器外形,传统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根据个人经验来确定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距离,并不能完全确定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距离是否已经达到最小,是否还有空间变小,从而不能确认在现有条件下变速箱是否是最优化的,从而容易使变速箱尺寸变大,结构不紧凑,增加变速箱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变速箱和车辆。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平行轴系统包括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包括:S1,根据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上套设齿轮的半径确定第一副传动轴与输入轴的中心距AB、输入轴与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平行轴系统包括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包括:S1,根据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上套设齿轮的半径确定第一副传动轴与输入轴的中心距AB、输入轴与第二副传动轴的中心距BC、第二副传动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距CD、第一副传动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距AD,在平行轴系统的垂直面上以输入轴的轴心为原点建立XY坐标系;S2,所述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在所述XY坐标系中依次对应坐标点A(Xa,Ya),B(Xb,Yb),C(Xc,Yc),D(Xd,Yd),根据平行轴系统的连接次序获得一优化约束条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平行轴系统包括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包括:S1,根据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上套设齿轮的半径确定第一副传动轴与输入轴的中心距AB、输入轴与第二副传动轴的中心距BC、第二副传动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距CD、第一副传动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距AD,在平行轴系统的垂直面上以输入轴的轴心为原点建立XY坐标系;S2,所述第一副传动轴、输入轴、第二副传动轴、输出轴在所述XY坐标系中依次对应坐标点A(Xa,Ya),B(Xb,Yb),C(Xc,Yc),D(Xd,Yd),根据平行轴系统的连接次序获得一优化约束条件包括:(Xd-Xc)^2+(Yd-Yc)^2=CD^2,(Xd-Xa)^2+(Yd-Ya)^2=AD^2,0°<α1<45°,150°<α2<180°,Xa=AB*cos(α2),Ya=AB*sin(α2),Xc=BC*cos(180-α1),Yc=BC*sin(180-α1),其中,所述α1为第二副传动轴与X坐标轴的夹角,所述α2为第一副传动轴与X坐标轴的夹角;S3,确定一目标函数F(x)在所述优化约束条件下获得至少一极值使得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的中心距BD最小值,获取所述BD为最小值时的BD、α1、α2;S4,根据所述BD为最小值时的BD、α1、α2获得A(Xa,Ya),C(Xc,Yc),D(Xd,Yd)的优化坐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行轴系统的中心距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目标函数F(x)=Xd^2+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庆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凯博易控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