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和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628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优异的抗震性、尤其是低温抗震性、刚性和抗吸水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它包括:(A)98-50%的聚酰胺;(B)1-40%具有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0.05-50g/10min.的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C)1-40%的至少一种烯属共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法。(*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优异的抗震性、刚性和耐吸水性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以及生产该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期望需要大量的作为工程塑料的聚酰胺树脂,原因在于该聚酰胺具有优异的材料性能。然而,其冲击强度、特别是低温抗震性不太满意,因此一直希望对其进行改进。对于改进抗震性的措施,日本专利公开昭55-9661A和昭55-9662A描述到通过共混由α,β-不饱和羧酸接枝到聚酰胺上获得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改进聚酰胺树脂的Izod冲击强度。然而,这种通过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混合改进Izod冲击强度的技术措施带来的新问题是由此显著降低了所得聚酰胺树脂的刚性。此外,所得树脂还显示不足的低温落锤冲击强度,因此实际模塑制品的低温冲击强度也不令人满意。在日本专利公开昭59-78256A中,公开了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它含有聚酰胺、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乙烯均聚物并显示改进的抗震性。然而,这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仅带来对低温冲击强度的不足改进,因为加入的乙烯均聚物具有很大的分子量分布(Mw/Mn)。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抗震性,特别是低温抗震性优异,而且刚性和耐吸水性也优异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容易和有效的方式生产这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实际制品的不足低温冲击强度,对改进低温落锤冲击强度和Izod冲击强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具有优异低温抗震性(即落锤冲击强度和Izod冲击强度)并且显示几乎不降低刚性且尺寸变化不明显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通过在组合物中共混本专利技术定义的特殊聚合物组份获得,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下(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括(A)98-50%的聚酰胺(B)1-40%具有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0.05-50g/10min.的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接枝共聚如下组份获得(B-1)100重量份具有乙烯含量40-93mol%、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60-7mol%和密度低于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在其上接枝的(B-2)0.01-5重量份不饱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和(C)1-40%的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组份的烯属共聚物(C-1)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为2.5或更低,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05-50g/10min.,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为10mol%或更低和密度为0.970-0.900g/cm3和(C-2)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通过接枝共聚10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与在其上接枝的0.01-5重量份不饱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B-2)而获得,其中所述量按组分聚合物(A)、(B)和(C)的总重量计,其中重量比(B)/(C)为20-0.05。(2)如上述(1)中定义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的密度为0.850-0.890g/cm3。(3)如上述(1)或(2)中定义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通过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聚合生产。(4)如上述(1)或(2)中定义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为通过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生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5)如上述(1)至(4)中任何一项中定义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的密度为0.940-0.900g/cm3。(6)一种生产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包括熔融预混(B)1-40重量份具有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0.05-50g/10min.的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接枝共聚如下组份获得(B-1)100重量份具有乙烯含量40-93mol%、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60-7mol%和密度低于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在其上接枝的(B-2)0.01-5重量份不饱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和(C)1-40重量份的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组份的烯属共聚物(C-1)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为2.5或更低,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05-50g/10min.,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为10mol%或更低和密度为0.970-0.900g/cm3和(C-2)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通过接枝共聚10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与在其上接枝的0.01-5重量份不饱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B-2)而获得,其中重量比(B)/(C)为20-0.05,和将此预混料与98-50重量份聚酰胺(A)混合,其中组分聚合物(A)、(B)和(C)量的总和为100重量份。(7)如上述(6)中定义的方法,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通过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聚合生产。(8)如上述(6)中定义的方法,其中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为通过在金属茂催化剂存在下聚合生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本专利技术要加入的聚酰胺(A)在其主链中具有多个酰氨链(-NHCO-)的聚合物,可以无任何限制地使用已知的聚酰胺。它们具有足以形成模塑制品的分子量。聚酰胺(A)可通过(例如)具有4-12个碳原子的饱和有机二羧酸与具有2-13个碳原子的有机二胺进行等摩尔缩聚制备。这里优选使用比二羧酸稍过量的有机二胺,这样聚酰胺分子(A)具有大量的末端氨基。反之,它们也允许具有大量的末端羧基。用于生产聚酰胺(A)的代表性二羧酸为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聚酰胺(A)还可用二羧酸的衍生物,如酯、酰氯或胺盐生产。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代表性的二胺为己二胺、辛二胺和其衍生物。它们可单独使用或以其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使用。聚酰胺(A)还可由内酰胺开环聚合生产。对于由二羧酸与二胺缩聚生产的聚酰胺(A),可列举(例如)聚己二酰己基二胺(尼龙66)、聚壬二酰己基二胺(尼龙69)、聚癸二酰己基二胺(尼龙610)、聚十二酰己基二胺(尼龙612)和聚十二酰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二胺。对于通过开环聚合生产的聚酰胺(A),可列举(例如)聚己内酰胺(尼龙6)和聚月桂内酰胺。聚酰胺(A)可以单独加入或以其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加入。本专利技术优选使用的聚酰胺(A)的例子包括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和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与聚己内酰胺(尼龙6)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使用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与在其上以特定比例接枝的选自不饱和二羧酸和其衍生物(B-2)的接枝单体的接枝共聚产物。起始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具有的乙烯含量为40-93mol%,优选60-85mol%,更优选75-85mol%,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为60-7mol%,优选40-15mol%,更优选25-15mol%。当起始未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中的乙烯含量超过93mol%或低于40mol%时,则呈现过度高的结晶性能,这样,通过将共聚物(B-1)的接枝改性产品与烯属共聚物(C)(下文描述)掺混到聚酰胺(A)中获得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抗震性的改进效果不足。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应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括: (A)98-50%的聚酰胺 (B)1-40%具有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0.05-50g/10min.的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该共聚物通过接枝共聚如下组份获得: (B-1)100重量份具有乙烯含量40-93mol%、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60-7mol%和密度低于0.900g/cm↑[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与在其上接枝的: (B-2)0.01-5重量份不饱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 和 (C)1-40%的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组份的烯属共聚物: (C-1)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Mw/Mn)为2.5或更低,在190℃下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05-50g/10min.,C↓[3]或更高级α-烯烃含量为10mol%或更低和密度为0.970-0.900g/cm↑[3] 和 (C-2)改性乙烯/α-烯烃共聚物,它通过接枝共聚100重量份乙烯/α-烯烃共聚物(C-1)与在其上接枝的0.01-5重量份不饱和二羧酸或其衍生物(B-2),其中所述量按组分聚合物(A)、(B)和(C)的总重量计,其中重量比(B)/(C)为20-0.05。...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泰夫早川用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