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511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2 1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靠板,靠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靠板包括背部、颈部和首部,颈部置于背部和首部之间,背部和首部均呈弧状,颈部上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第一槽面与第二槽面相对,第一槽面靠近首部,第一槽面呈倾斜状,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分别置于颈部的两侧,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均呈倾斜状,第三槽面靠板的外边缘设有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三边框之间,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均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重量小、强度高且安全性好的碳纤维座椅靠背。

Carbon fiber seat back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on fiber seat back,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included on board, by the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back plate including back and neck and first, placed between the back and head neck, back and neck were the first arc,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groove comprises a first groove, second and third groove groove surface and fourth groove surface, second surface and groove groove face first relative, the first groove face near the first, the first groove is incli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ird groove surface and fourth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neck, third groove surface and fourth groove surface showed an inclined shape, third groove surface on the outside the edg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rame, second frames and third frames, between second and third in the first frame frame frame, the first frame, second frames and third frames are hollow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 A carbon fiber seat backrest with small weight, high strength and good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靠背,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
技术介绍
碳纤维与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其比重比铝还轻,不到钢的1/4,比强度是铁的20倍。抗拉强度在3500兆帕以上,是钢的7-9倍,且变形量小,抗疲劳性能好,材料本身的特性稳定。利用碳纤维制成的座椅靠背适用于交通工具上,尤其适用于飞机上,运用于飞机上的座椅靠背需要具有重量小、强度高且安全性好的性质,现有的碳纤维座椅靠背不能很好的满足以上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小、强度高且安全性好的碳纤维座椅靠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包括靠板,靠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靠板包括背部、颈部和首部,颈部置于背部和首部之间,背部和首部均呈弧状,颈部上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第一槽面与第二槽面相对,第一槽面靠近首部,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均呈倾斜状,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分别置于颈部的两侧,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均呈倾斜状,靠板的外边缘设有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三边框之间,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均为中空结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边框与第三边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呈圆弧状,第一边框上设有与安装孔位置相应的第一凸起,第三边框上设有与第一凸起相对的第二凸起,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一加强部,第二边框上设有与第一加强部相对的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呈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整体通过安装孔固定于座椅主体上,通过背部和首部均呈弧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背部和首部能更好的与人体贴合,增加人体舒适度,同时当飞机产生颠簸时,背部和首部对人体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使人体能更好的固定在产品整体上,避免人体从座椅上滑落。当飞机的速度突然改变时,人体易受到惯性的作用而产生后倾,通过颈部设有凹槽,避免人体向后倾倒时脖子与颈部产生碰撞而受到损伤。人体的头会对首部产生较大的压力,通过第一槽面对首部进行斜面支撑并将首部上的压力进行分散,从而增加了首部抵抗压力的能力,使得产品整体的强度增加;通过第二槽面对背部进行斜面支撑并将背部上的压力进行分散,从而增加背部抵抗压力的能力。通过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分别对颈部的两侧进行斜面支撑,增加颈部两侧抵抗压力的能力。通过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对产品整体的边缘进行加强,通过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为中空结构使得产品整体的重量减小,通过第一连接板对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的连接处进行加强,第一连接板呈弧状有利于压力的均匀分布,避免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的强度;通过第二连接板对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的连接处进行加强,第二连接板呈弧状由于与压力的均匀分布,避免第二边框与第三边框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增加第二边框与第三边框的强度,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产品整体的两侧进行加强,使得产品整体的强度增加。由于设置安装孔挖去了部分材料,使得产品整体安装孔处的强度较小,而通过产品整体通过安装孔固定于座椅主体上时,产品整体的摇晃会使得安装孔处受到较大的压力,通过第一凸起对安装孔处的第一边框进行加强,通过第二凸起对安装孔处的第二边框进行加强,从而避免产品整体与座椅整体的连接处产生破坏。通过第一加强部对第一边框进行加强,当第一边框的两端受到压力时,第一加强部产生弯曲并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抵消了一部分第一边框上受到的压力,从而增加了第一边框的强度,通过第二加强部对第二边框进行加强,当第而边框的两端受到压力时,第二加强部产生弯曲并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抵消了一部分第二边框上受到的压力,从而增加了第二边框的强度,从而通过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对产品整体的两侧进行加强,使得产品整体的强度增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凹槽内设有第一加强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加强凸起增加凹槽的强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靠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块增加第一边框与靠板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边框与靠板连接处产生开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边框上设有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与靠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连接块增加第二边框与靠板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二边框与靠板连接处产生开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部设有第二加强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加强凸起增加背部的强度,优选第二加强凸起沿背部的下边缘延伸,从而增加背部下边缘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为图1凹槽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1、靠板;2、安装孔;3、背部;4、颈部;5、首部;6、凹槽;61、第一槽面;62、第二槽面;63、第三槽面;64、第四槽面;7、第一边框;8、第二边框;9、第三边框;10、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4、第一加强部;15、第二加强部;16、第一加强凸起;17、第一连接块;18、第二连接块;19、第二加强凸起。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包括靠板1,靠板1上设有安装孔2,所述靠板1包括背部3、颈部4和首部5,颈部4置于背部3和首部5之间,背部3和首部5均呈弧状,颈部4上设有凹槽6,凹槽6包括第一槽面61、第二槽面62、第三槽面63和第四槽面64,第一槽面61与第二槽面62相对,第一槽面61靠近首部5,第一槽面61呈倾斜状,第三槽面63和第四槽面64分别置于颈部4的两侧,第三槽面63和第四槽面64均呈倾斜状,靠板1的外边缘设有第一边框7、第二边框8和第三边框9,第二边框8置于第一边框7和第三边框9之间,第一边框7、第二边框8和第三边框9均为中空结构,第一边框7与第二边框8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10,第二边框8与第三边框9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11,第一连接板10和第二连接板11均呈圆弧状,第一边框7上设有与安装孔2位置相应的第一凸起12,第三边框9上设有与第一凸起12相对的第二凸起13,第一边框7上设有第一加强部14,第二边框8上设有与第一加强部14相对的第二加强部15,第一加强部14和第二加强部15均呈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品整体采用碳纤维材料一次成型,产品整体通过安装孔2固定于座椅主体上,通过背部3和首部5均呈弧状,在使用过程中,使得背部3和首部5能更好的与人体贴合,增加人体舒适度,同时当飞机产生颠簸时,背部3和首部5对人体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使人体能更好的固定在产品整体上,避免人体从座椅上滑落。当飞机的速度突然改变时,人体易受到惯性的作用而产生后倾,通过颈部4设有凹槽6,避免人体向后倾倒时脖子与颈部4产生碰撞而受到损伤。人体的头会对首部5产生较大的压力,通过第一槽面61对首部5进行斜面支撑并将首部5上的压力进行分散,从而增加了首部5抵抗压力的能力,使得产品整体的强度增加;通过第二槽面62对背部3进行斜面支撑并将背部3上的压力进行分散,从而增加背部3抵抗压力的能力。通过第三槽面63和第四槽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包括靠板,靠板上设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包括背部、颈部和首部,颈部置于背部和首部之间,背部和首部均呈弧状,颈部上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第一槽面与第二槽面相对,第一槽面靠近首部,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均呈倾斜状,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分别置于颈部的两侧,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均呈倾斜状,靠板的外边缘设有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三边框之间,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均为中空结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边框与第三边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呈圆弧状,第一边框上设有与安装孔位置相应的第一凸起,第三边框上设有与第一凸起相对的第二凸起,第一边框上设有第一加强部,第二边框上设有与第一加强部相对的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呈弧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座椅靠背,包括靠板,靠板上设有安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包括背部、颈部和首部,颈部置于背部和首部之间,背部和首部均呈弧状,颈部上设有凹槽,凹槽包括第一槽面、第二槽面、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第一槽面与第二槽面相对,第一槽面靠近首部,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均呈倾斜状,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分别置于颈部的两侧,第三槽面和第四槽面均呈倾斜状,靠板的外边缘设有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第二边框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三边框之间,第一边框、第二边框和第三边框均为中空结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边框与第三边框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板,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均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帆曹正宁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隆鑫碳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