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用背垫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894973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09 21:12
在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上,在确保成形性的同时,设置贯通孔和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在将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12、从垫本体12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18、与垫本体12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连结部18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0、将连结部18上下贯通的贯通孔32、以及在贯通孔32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34通过成形模具50发泡成形为一体的座椅用背垫10中,在连结部18的内表面与凸缘部20的内表面的边界具备向外方陷没的凹部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在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上,在确保成形性的同时,设置贯通孔和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在将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12、从垫本体12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18、与垫本体12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连结部18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20、将连结部18上下贯通的贯通孔32、以及在贯通孔32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34通过成形模具50发泡成形为一体的座椅用背垫10中,在连结部18的内表面与凸缘部20的内表面的边界具备向外方陷没的凹部21。【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等的座椅用背垫及制造所述座椅用背垫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车辆用座椅的背靠部中用作缓冲材料的背垫包括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发泡树脂的模具成形品,将其组装进金属制框架中,并且将表皮材料套在垫表面等而构成车辆用座椅的背靠部。所述座椅用背垫是将包括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和与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的内向突出部设置成一体,形成背面开口的袋状,在垫本体与突出部之间保持所述框架。在将所述背垫发泡成形时,使用包括以下构件的3部分型成形模具:下模具,其将相当于背垫的表面侧的垫本体及连结部的外表面成形;中间模具,其将垫本体及突出部的内表面成形;上模具,其可通过将中间模具设置为一体并且以铰链为中间旋转而对于下模具闭合。并且,在发泡成形时,在下模具中注入发泡树脂原液,将上模具与中间模具一起模具闭合至下模具,从而发泡成形。此时,在由连结部与凸缘部形成的角部的外表面容易产生空气滞留,因此在所述角部配置下模具与上模具的分模线,将所滞留的空气从分模线排出至外部。并且,在成形后,如果以铰链为中间相对于下模具旋转上模具,则中间模具和所成形的背垫即与上模具成为一体而旋转,从而打开模具。然而,在背垫中,为了安装包括另外构件的头枕,要形成将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同时为了隐藏安装于贯通孔中的头枕的安装配件,要在贯通孔的周边部形成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然而,于将在连结部形成环状突部的背垫成形的成形模具中,如果在连结部与凸缘部的角部配置分模线,则设置于背垫的环状突部在打开模具时会位于比上模具的旋转轨迹更外方,从而无法打开模具,因此必须在环状突部的脊部配置分模线。这样,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将滞留于连结部与凸缘部的角部的空气排气,而在所成形的背垫的连结部与凸缘部的角部的外表面容易产生填充不足等成形不良。现有技术文献日本专利特开2009—2203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的方面而成,目的是提供,所述座椅用背垫可以在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上,在确保成形性的同时,设置贯通孔和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背垫的特征在于,在通过成形模具将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从所述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与所述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所述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将所述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发泡成形为一体的座椅用背垫中,在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的边界具备向外方陷没的凹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用背垫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通过成形模具将具备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从所述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与所述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所述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将所述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的座椅用背垫发泡成形的座椅用背垫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成形模具具备:下模具,其将所述垫本体及所述连结部的外表面成形;上模具,其将所述凸缘部的外表面成形;中间模具,其将所述连结部及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成形;柱状部,其将所述贯通孔成形,所述贯通孔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将所述连结部的外表面成形的模具面与所述中间模具的将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成形的模具面之间;环状凹部,其形成所述环状突部,所述环状突部设置于所述下模具的模具面及所述上模具的模具面的所述柱状部的周围;凸部,其在所述中间模具的将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的边界成形的模具面上向外方突出;在所述下模具中注入发泡树脂原液,将所述上模具对于所述下模具进行模具闭合,从而将座椅用背垫成形。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从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上,在确保成形性同时,设置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I个实施方式的座椅用背垫的前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座椅用背垫的后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座椅用背垫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A-A线截面图。图5是将图1所示的座椅用背垫成形的发泡成形模具的截面图。图6是将图5的重要部分放大的截面图。图7是图6的B-B线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背垫10是在例如汽车的后座椅中的背靠部中用作缓冲材料的垫。所述背垫10具备:包括软质聚氨酯泡沫等具有弹性的发泡体的垫本体12、以及在其背面侧层叠一体化的强化布14。背垫10由将编织物或皮革等缝合而成的未图示的表皮材料被覆表面,并组装进框架4(参照图4),由此构成背靠部。在垫本体12的背面侧中的上边部,将包括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的内向凸缘状突出部16设置成为一体。在垫本体12与突出部16之间,配设有框架4。连结部18以从垫本体12向后方Z突出的方式延伸设置而构成背垫10的上部,在宽度方向W隔有间隔而设置多个(所述例中为4个部位)的贯通孔32。贯通孔32是用于插入设置在头枕28的安装配件28a的贯通孔,以使连结部18上下贯通的方式进行设置。另夕卜,在贯通孔32的周边部,以环绕贯通孔32的方式设置从连结部18的上表面向上方X突出的环状突部34。凸缘部20与垫本体12的背面隔有指定间隔而从连结部18的后端部向下方X2延伸设置,与垫本体12 —起形成背面开口的袋形状。在连结部18的内表面与凸缘部20的内表面的边界、即连结部18与凸缘部20接合的角部19的内侧,在外方(向角部19的外侧)、更具体为以使连结部18变薄的方式,设置在上方Xl陷没的凹部21。强化布14缝制成袋状,以覆盖垫本体12的背面与突出部16的内侧面的方式,通过所述软质聚氨酯泡沫的发泡成形而一体化。强化布14如果是具有适度的通气性、且可以防止发泡成形时聚氨酯泡沫渗出的强化布,则可以无特别限定地使用,可以使用无纺布或编织物、或这些的层叠复合体等。形成此种背垫10的发泡成形模具50如图5所示具备:下模具52,其将垫本体12及连结部18的外表面成形;上模具54,其将凸缘部20的外表面成形;以及中间模具56,其将连结部18及凸缘部20的内表面成形。上模具54设置为可通过铰链58相对于下模具52旋转,从而以使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开闭的方式构成,如果相对于下模具52而向上方pi旋转,则将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开放,如果相对于下模具52而向下方p2旋转,则将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关闭。中间模具56配置于上模具54的下方,如果上模具54将下模具52的上表面开口关闭,则在下模具52及上模具54之间形成与成形对象的背垫10的形状相对应的空腔59。中间模具56利用设置于上模具54的驱动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座椅用背垫,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成形模具将包括软质泡沫的垫本体、从所述垫本体的上边部向后方延伸设置的连结部、与所述垫本体的背面隔有间隔而从所述连结部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凸缘部、将所述连结部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的周边部向上方突出的环状突部发泡成形为一体的座椅用背垫中,在所述连结部的内表面与所述凸缘部的内表面的边界具备向外方陷没的凹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强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