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交联型聚芳醚酮磺化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1937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可交联型聚芳醚酮磺化膜的制备技术,通过将含硫醚结构聚合物FKOSOKF或者FKKOSOKKF在20℃-50℃条件下溶于98%浓硫酸或游离SO#-[3]为50%的发烟硫酸中,搅拌,浓硫酸或发烟硫酸的用量为10-40mL/g,将磺酸基团引入到聚合物主链结构,可以大大提高其含水量和质子传导性能,另一方面,通过硫醚键在电子束辐照条件下形成交联网络来解决高的磺化度情况下其机械强度下降的矛盾,从而解决质子传导与机械强度的平衡问题。进一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含硫醚结构可交联聚芳醚酮磺化膜可以与杂多酸掺杂,其导电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制备的磺化膜材料在性价比方面超过目前使用的质子交换膜材料。(*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可交联型聚芳醚酮磺化膜的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能源工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文明的发展。历史上利用能源的方式有过多次革命性的变革,从原始的蒸汽机到汽轮机、内燃机,每一次能源利用方式的变革都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文明的进步。但这些都逃脱不了传统能源方式的两大弊病一是储存于燃料中的化学能必需首先转变成热能后才能被转变成机械能或电能,受卡诺循环及材料的限制,在机端所获得的效率只有33~35%,很大一部分白地损失掉了;二是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了克服这两个弊端,燃料电池技术应运而生。我国人均能源资源贫乏,在目前电网由主要缺少电量转变为主要缺少系统备用容量、调峰能力、电网建设滞后和传统的发电方式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研究和开发微型化燃料电池发电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发电方式与传统的大型机组、大电网相结合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它所需的电极反应活性物质并不贮存于电池内部,而是由电池外部供给,由于其发电不经过燃烧过程,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所以具有很高的能量转换率,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可交联型聚芳醚酮磺化膜的制备技术,包括4个步骤: (1)聚合物的合成: 通过亲核取代路线将FKOSOKF和FKKOSOKKF以嵌段的方式引入到聚芳醚酮主链结构中,其摩尔含量为2.5%-30%,即FKOSOKF/(FKOSOKF+4,4’-二氟二苯酮)或FKKOSOKKF/(FKKOSOKKF+4,4’-二-(4-氟苯甲酰基)苯)的摩尔比为2.5%-30%,双酚单体同FKOSOKF与4,4’-二氟二苯酮或FKKOSOKKF与4’,4-二-(4-氟苯甲酰基)苯之和的摩尔比为1∶1,二苯砜为溶剂,其含固量为20%-30%,选择摩尔比为1∶19的碳酸钾和碳酸钠混盐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金陈春海杨晓青刘新才高自宏吴忠文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