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7290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外侧设置有保护墙,且燃烧室内部固定有隔火板,所述燃烧室下方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且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上分别安装有热传感器,所述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下方分别安装有集风罩,且集风罩下方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集风罩通过出风管与换向阀相连接,所述燃烧室底部安装有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所述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上分别安装有燃气阀,所述燃烧室下方安装有鼓风机,且鼓风机通过进风管与电磁阀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燃料燃烧更充分,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燃料,减少烟气排放量,保护环境,节约成本,便与使用和推广。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generative combustion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combustion chamber,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protective wall, and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fixed with a fire in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first regenerator and regenerator second, and the first regenerator and second body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thermal sensor the first heat storage regenerator and regenerator second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below the wind collecting hood, and the air collecting cov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control valve, the air collecting cover through the air outlet pipe and valve connected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fuel pipe and second fuel tube, the first fuel pipe and second fuel tub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gas valve, the combustion chamber is arranged below the blower, and the blower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air inlet pipe and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sufficient fuel combustion, maximum fuel saving, smoke emission redu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cost saving, and is convenient for use and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热燃烧设备
,具体为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蓄热式燃烧技术能实现烟气余热的极限回收,具有高效节能和低污染排放等诸多优点,能够解决热加工过程中低产与高耗的矛盾,是现阶段工业炉中最广泛使用的节能环保燃烧技术,该技术发展也相当成熟。蓄热式燃烧技术广泛应用于推钢式连续轧钢加热炉、步进式连续加热炉等连续式以稳态为主导的工业炉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和能源压力越来越大,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调整越来越迫切。对于工业技术,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工业炉窑是能耗大户,且能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平均产品单耗比发达国家高出40%左右。此外,工业炉排烟温度普遍较高,烟气余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市场急需一种新型的蓄热式燃烧系统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外侧设置有保护墙,且燃烧室内部固定有隔火板,所述燃烧室下方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且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上分别安装有热传感器,所述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下方分别安装有集风罩,且集风罩下方设置有控制阀门,所述集风罩通过出风管与换向阀相连接,所述燃烧室底部安装有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所述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顶部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燃烧嘴,且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上分别安装有燃气阀,所述燃烧室下方安装有鼓风机,且鼓风机通过进风管与电磁阀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保护墙是由耐火砖堆砌而成。优选的,所述隔火板厚度为5cm,且与燃烧室内地面水平。优选的,所述第一蓄热体设置在第二蓄热体左侧,且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大小完全一致。优选的,所述换向阀通过出风管与引风机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分别穿过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与循环管道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鼓风机上方设置有调节阀,且调节阀上方设有流量计。优选的,所述调节阀通过螺栓固件与进风管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燃烧嘴呈圆形结构,且共设置有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设备通过第一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燃气控制阀,换向阀,调节阀和热传感器的设置,使用调节灵活,自动化程度高,燃料燃烧更充分,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燃料,减少烟气排放量,保护环境,节约成本,便与使用和推广;(2)集风罩分别通过第一蓄热体或者第二蓄热体与燃烧室相通,有利于鼓风机或者引风机根据燃烧的工艺要求,满足对上层蓄热体或者下层蓄热体的加温降温需求;(3)燃气控制阀具体采用不锈钢电磁阀,通过在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的安装,有利于根据燃烧系统的工艺要求智能化控制第一燃料管和第二燃料管上燃气控制阀的开关,达到精确控制,节省燃料的目的;(4)热传感器有利于对蓄热体内的烟气温度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根据所反馈的温度,自动化控制燃料管上的燃气控制阀的开关,进而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能耗,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调节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燃烧室;2-隔火板;3-保护墙;4-燃烧嘴;5-第一燃料管;6-第一蓄热体;7-集风罩;8-控制阀门;9-换向阀;10-电磁阀;11-进风管;12-引风机;13-第二蓄热体;14-热传感器;15-第二燃料管;16-燃气阀;17-循环管道;18-流量计;19-调节阀;20-鼓风机;21-螺栓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1外侧设置有保护墙3,且燃烧室1内部固定有隔火板2,燃烧室1下方设置有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且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上分别安装有热传感器14,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下方分别安装有集风罩7,且集风罩7下方设置有控制阀门8,集风罩7通过出风管与换向阀9相连接,燃烧室1底部安装有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且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顶部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燃烧嘴4,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上分别安装有燃气阀16,燃烧室1下方安装有鼓风机20,且鼓风机20通过进风管11与电磁阀10相连接,保护墙3是由耐火砖堆砌而成,隔火板2厚度为5cm,且与燃烧室1内地面水平,第一蓄热体6设置在第二蓄热体13左侧,且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大小完全一致,换向阀9通过出风管与引风机12固定连接,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分别穿过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与循环管道17相连接,鼓风机20上方设置有调节阀19,且调节阀19上方设有流量计18,调节阀19通过螺栓固件21与进风管11相连接,燃烧嘴4呈圆形结构,且共设置有两个。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鼓风机20首先通过进风管11向第一蓄热体6输入空气,燃烧室1下方设置有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然后进入到燃烧室1,燃烧室1底部安装有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同时,安装在第一燃料管5的燃气阀16打开,通过燃烧嘴4在燃烧室1内燃烧,燃烧后的烟气在引风机12的作用下烟气进入到第二蓄热体13内,第二蓄热体13吸收烟气的温度后,烟气通过引风机12经出风管排出;当第二蓄热体13的温度升高到工艺要求的温度时,换向阀9开始转换,鼓风机20通过进风管11经第二蓄热体13进入到燃烧室1,第二蓄热体13对通过的空气进行预热,然后在进入到燃烧室1,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上分别安装有燃气阀16,同时,第一燃料管5的燃气阀16关闭,第二燃料管15上的燃气阀16打开,在通过燃烧嘴4在燃烧室1内燃烧,如此往复循环,实现对燃烧需要的空气,燃料进行预热,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上分别安装有热传感器14,热传感器14有利于对蓄热体内的烟气温度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根据所反馈的温度,自动化控制燃料管上的燃气阀16的开关,进而提高燃料利用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外侧设置有保护墙(3),且燃烧室(1)内部固定有隔火板(2),所述燃烧室(1)下方设置有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且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上分别安装有热传感器(14),所述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下方分别安装有集风罩(7),且集风罩(7)下方设置有控制阀门(8),所述集风罩(7)通过出风管与换向阀(9)相连接,所述燃烧室(1)底部安装有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且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顶部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燃烧嘴(4),所述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上分别安装有燃气阀(16),所述燃烧室(1)下方安装有鼓风机(20),且鼓风机(20)通过进风管(11)与电磁阀(1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包括燃烧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外侧设置有保护墙(3),且燃烧室(1)内部固定有隔火板(2),所述燃烧室(1)下方设置有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且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上分别安装有热传感器(14),所述第一蓄热体(6)和第二蓄热体(13)下方分别安装有集风罩(7),且集风罩(7)下方设置有控制阀门(8),所述集风罩(7)通过出风管与换向阀(9)相连接,所述燃烧室(1)底部安装有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且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顶部接口处分别设置有燃烧嘴(4),所述第一燃料管(5)和第二燃料管(15)上分别安装有燃气阀(16),所述燃烧室(1)下方安装有鼓风机(20),且鼓风机(20)通过进风管(11)与电磁阀(1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墙(3)是由耐火砖堆砌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热式燃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智宗寒沈抗勇李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蓝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