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0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支撑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包括第一冷却池、第二冷却池、用于托载支撑辊的支撑架和喷头,支撑架安装在第一冷却池中,支撑架的数量为2个,2个支撑架相对设置在第一冷却池的2个相对表面上,支撑架与第一冷却池表面相交形成一支点,支撑架环绕支点轴向转动,支撑架上设有抱箍装置,抱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一冷却池上方安装有1个或多个喷头,喷头朝向支撑辊,第一冷却池下方设置有一个出液口,第二冷却池通过第一导液管与出液口相连接,第二冷却池与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个冷却池将冷却液进行循环,通过支撑架的转动带动支撑辊旋转实现整体冷却,同时通过喷头实现辅助冷却。

Heat treatment quenching cooling poo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supporting roller, and discloses a heat treatment quenching tank, comprising a first cooling pool, second cooling pool, for a carrier roller supporting a supporting frame and a supporting frame arranged on the nozzle, a first cooling pool, the number of support for the 2 and 2 support frames arranged relatively in the first the cooling pool of 2 relatively on the surface,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first cooling pool surface intersect to form a fulcrum supporting frame around the fulcrum of axial rotation, the hoop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a hoop device is detachably mounted on the supporting frame, there are 1 or more is arranged above the first cooling pool, head towards the support roller below, the first cooling pond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outlet, second cooling tank and a liquid outlet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catheter, and second cooling poo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guid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wo cooling The cooling tank is circulated by the tank, and the supporting roller is rotat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support frame to realize the whole cooling, and the auxiliary cooling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nozz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
本技术涉及支撑辊
,尤其涉及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的钢铁工业以每年递增超过20%~30%的速度发展,钢铁产量已经连续十多年排名世界第一。轧辊作为轧钢机的重要工具及消耗件,伴随着轧钢技术的进步和轧钢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而迅猛发展,随着钢铁企业产出能力的大规模迅速扩张,国内各轧辊制造企业近年来也加快了技术改造、产能扩张的速度。国内的轧辊企业虽然在产量上不断扩大,但在品种结构调整却没有完全跟上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高端轧辊生产能力明显不足。大型轧钢机的轧辊重量大,价格昂贵,工作辊的更换频率很高,同时辊型精度也非常重要,其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为提高支撑辊性能,加工过程中需对支撑辊进行淬火处理,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用于支撑辊热处理淬火的冷却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采用两个冷却池将冷却液进行循环,通过支撑架的转动带动支撑辊旋转实现整体冷却,同时通过喷头实现辅助冷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包括第一冷却池、第二冷却池、用于托载支撑辊的支撑架和喷头,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却池中,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池的2个相对表面上,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冷却池表面相交形成一支点,所述支撑架环绕所述支点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抱箍装置,所述抱箍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冷却池上方安装有1个或多个所述喷头,所述喷头朝向所述支撑辊,所述第一冷却池下方设置有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却池通过第一导液管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池与所述喷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冷却池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旋转轴、涡轮、传动装置和电机,所述涡轮有多个叶片组成,所述涡轮安装在所述旋转轴上,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旋转轴相连接,所述电机为所述搅拌装置提供动力。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液管连接有一泵Ⅰ,所述泵Ⅰ能够将所述第一冷却池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导液管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却池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导液管也连接有一泵Ⅱ,所述泵Ⅱ能够将所述第二冷却池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二导液管输送至所述喷头。可选地,所述喷头为圆环式喷头,所述喷头的下端均匀排布有喷液孔。具体地,所述抱箍装置紧固所述支撑辊的两端。详细地,所述抱箍装置由2个半圆形夹具组成,2个所述半圆形夹具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优选地,所述抱箍装置按不同直径尺寸分为多种型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冷却池连接有热交换器。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采用两个冷却池将冷却液进行循环,其中一个冷却池对支撑辊进行降温处理,另一个冷却池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2.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的第一冷却池通过支撑架的转动带动支撑辊旋转实现整体冷却,同时通过喷头实现辅助冷却。3.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设有多种规格的抱箍装置,装置适用范围广泛。4.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喷头采用圆环式喷头,大大增大了喷洒范围,提升了辅助冷却效果。5.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循环使用冷却液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使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抱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冷却池,2-第二冷却池,3-支撑架,4-喷头,5-抱箍装置,6-第一导液管,7-第二导液管,8-搅拌装置,41-喷液孔,51-半圆形夹具,81-旋转轴,82-涡轮,83-传动装置,84-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包括第一冷却池1、第二冷却池2、用于托载支撑辊的支撑架3和喷头4,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却池1中,所述支撑架3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支撑架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池1的2个相对表面上,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第一冷却池1表面相交形成一支点,所述支撑架3环绕所述支点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抱箍装置5,所述抱箍装置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抱箍装置5紧固所述支撑辊的两端,如图3所示,所述抱箍装置5由2个半圆形夹具51组成,2个所述半圆形夹具51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所述抱箍装置5按支撑辊的两端直径尺寸的不同分为多种型号,所述抱箍装置5与支撑辊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冷却池1上方安装有2个所述喷头4,所述喷头4朝向所述支撑辊,如图2所示,所述喷头4为圆环式喷头,所述喷头4的下端均匀排布有喷液孔41。所述第一冷却池1下方设置有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却池2通过第一导液管6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一导液管6连接有一泵Ⅰ,所述泵Ⅰ能够将所述第一冷却池1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一导液管6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却池2中。所述第二冷却池2与所述喷头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管7,所述第二导液管7也连接有一泵Ⅱ,所述泵Ⅱ能够将所述第二冷却池2中的冷却液通过所述第二导液管7输送至所述喷头4。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冷却池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8,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旋转轴81、涡轮82、传动装置83和电机84,所述涡轮82有7个叶片组成,所述涡轮82安装在所述旋转轴81上,所述传动装置83与所述旋转轴81相连接,所述电机84为所述搅拌装置8提供动力所述第二冷却池2连接有热交换器,对所述第二冷却池2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采用两个冷却池将冷却液进行循环,其中一个冷却池对支撑辊进行降温处理,另一个冷却池对冷却液进行降温处理。2.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的第一冷却池通过支撑架的转动带动支撑辊旋转实现整体冷却,同时通过喷头实现辅助冷却。3.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设有多种规格的抱箍装置,装置适用范围广泛。4.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中喷头采用圆环式喷头,大大增大了喷洒范围,提升了辅助冷却效果。5.本技术的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循环使用冷却液降低了成本,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使用价值。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池(1)、第二冷却池(2)、用于托载支撑辊的支撑架(3)和喷头(4),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却池(1)中,所述支撑架(3)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支撑架(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池(1)的2个相对表面上,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第一冷却池(1)表面相交形成一支点,所述支撑架(3)环绕所述支点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抱箍装置(5),所述抱箍装置(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第一冷却池(1)上方安装有1个或多个所述喷头(4),所述喷头(4)朝向所述支撑辊,所述第一冷却池(1)下方设置有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却池(2)通过第一导液管(6)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池(2)与所述喷头(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管(7),所述第一冷却池(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8),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旋转轴(81)、涡轮(82)、传动装置(83)和电机(84),所述涡轮(82)有多个叶片组成,所述涡轮(82)安装在所述旋转轴(81)上,所述传动装置(83)与所述旋转轴(81)相连接,所述电机(84)为所述搅拌装置(8)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淬火冷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池(1)、第二冷却池(2)、用于托载支撑辊的支撑架(3)和喷头(4),所述支撑架(3)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却池(1)中,所述支撑架(3)的数量为2个,2个所述支撑架(3)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冷却池(1)的2个相对表面上,所述支撑架(3)与所述第一冷却池(1)表面相交形成一支点,所述支撑架(3)环绕所述支点轴向转动,所述支撑架(3)上设有抱箍装置(5),所述抱箍装置(5)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支撑架(3)上,所述第一冷却池(1)上方安装有1个或多个所述喷头(4),所述喷头(4)朝向所述支撑辊,所述第一冷却池(1)下方设置有一个出液口,所述第二冷却池(2)通过第一导液管(6)与所述出液口相连接,所述第二冷却池(2)与所述喷头(4)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液管(7),所述第一冷却池(1)的底部设置有搅拌装置(8),所述搅拌装置(8)包括旋转轴(81)、涡轮(82)、传动装置(83)和电机(84),所述涡轮(82)有多个叶片组成,所述涡轮(82)安装在所述旋转轴(81)上,所述传动装置(83)与所述旋转轴(81)相连接,所述电机(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润源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