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轴承套圈热处理淬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914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型轴承套圈热处理淬火机,包括油槽(5),在油槽(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13),在油槽(5)内平行设置有辊轴(8),辊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座9设置在油槽(5)的底部,每根辊轴(8)的一端设置齿轮(10.1),其中一根辊轴设置有一链轮(12),链轮(12)通过链条(11)和电机(13)的输出轮连接。每两个辊轴为一组相对设置,其端部的齿轮(10.1)通过一过渡齿轮(10.2)啮合,两组辊轴(8)之间相邻的两根辊轴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套圈在淬火机的辊轴上旋转冷却使套圈整个截面上的力学性能均匀一致。确保轴承套圈的尺寸稳定性,这样既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能耗,也降低了废品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
,特别涉及一种中小型轴承套圈热处理淬火机。主要适用于尺寸中小型((i)100 (i)200)轴承套圈。
技术介绍
在轴承行业中,热处理主要是对轴承套圈进行热处理工艺方法制造, 以得到高强度、高硬度、耐疲劳强度、尺寸稳定及抗磨损的工作面,以适 应其工作条件。为此套圈要进入髙温加热炉进行加热——热处理的工艺加 工。以往是操作工把车好的套圈均匀地放入加热炉内,工件在炉内加热到淬火温度并在该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如图1所示,用特制的铁钩4将套圈1 从炉膛中钩出,然后迅速将套圈3放入3(TC—80r的油槽l中的油面2以 下用手窜动。为保证硬度均匀,窜动频率要足够,为减少畸变,窜动套圈 过冷到油温为止。因用力太猛,套圈碰撞等人为原因套圈在热处理的加热、 冷却过程中,由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的作用,使热处理后零件产生不同残 留应力,可能引起变形,返工后的产品易出现缩小,从而造成产品废品。 热处理变形给后续工序,特别是机械加工增加很多困难,影响了生产效率, 增加了成本。实践证明对圆锥及轻系列套圈手捞冷却变形率很高以至造成 人力物力浪费及废品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的中小型轴承 套圈热处理淬火机,使其确保产品尺寸的稳定性,使产品因变形所造成的废品率大幅下降。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油槽,在油槽 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在油槽内平行设置有辊轴,辊轴的两端通过轴承 座设置在油槽的底部,每根辊轴的一端设置齿轮,其中一根辊轴设置一链 轮,链轮通过链条和电机的输出轮连接;每两个辊轴为一组相对设置,其 端部的齿轮通过一过渡齿轮啮合,两组辊轴之间相邻的两根辊轴端部的齿 轮相互啮合。本技术是利用电机带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齿轮啮合带动辊轴旋 转淬火的一种自动冷却方法。零件尺寸的合理性主要受淬透性和热处理变 形两方面控制,钢的淬透性对钢件淬火后的组织性能有重大影响,为了使 零件组织性能均一并稳定, 一般都要求零件淬火时完全淬透。本技术 通过齿轮啮合使棍轴旋转,调整两辊轴的间距,以使淬火套圈位于两辊轴 外径的夹角约90。 一100°之处,并能平稳地向辊轴的反方向旋转,实现套 圈在油中旋转冷却。套圈在淬火机的辊轴上旋转冷却使套圈整个截面上的 力学性能均匀一致。确保轴承套圈的尺寸稳定性,这样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降低能耗,减少了套圈变形造成的废品相应地减少了机械加工的困难,也 降低了废品率。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对中小型轴承套圈热进行淬火时的示意图。 附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槽,2、油面,3、套圈,4、铁钩,5、油槽,6、油面,7、 套圈,8、辊轴,9、轴承座,10.1、齿轮,10.2、过渡齿轮,11、链条,12、 链轮,13,电机。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油槽5,在油槽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 机B,在油槽5内平行设置有辊轴8,辊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座9设置在 油槽5的底部,每根辊轴8的一端设置齿轮10.1,其中一根辊轴设置有一 链轮12,链轮12通过链条11和电机13的输出轮连接。每两个辊轴为一组 相对设置,其端部的齿轮10.1通过一过渡齿轮10.2啮合,两组辊轴之间相 邻的两根辊轴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权利要求1、一种中小型轴承套圈热处理淬火机,包括油槽(5),其特征是在油槽(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13),在油槽(5)内平行设置有辊轴(8),辊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座(9)设置在油槽(5)的底部,每根辊轴(8)的一端设置齿轮(10.1),其中一根辊轴设置有一链轮(12),链轮(12)通过链条(11)和电机(13)的输出轮连接,每两个辊轴为一组相对设置,其端部的齿轮(10.1)通过一过渡齿轮(10.2)啮合,两组辊轴(8)之间相邻的两根辊轴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小型轴承套圈热处理淬火机,包括油槽(5),在油槽(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13),在油槽(5)内平行设置有辊轴(8),辊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座9设置在油槽(5)的底部,每根辊轴(8)的一端设置齿轮(10.1),其中一根辊轴设置有一链轮(12),链轮(12)通过链条(11)和电机(13)的输出轮连接。每两个辊轴为一组相对设置,其端部的齿轮(10.1)通过一过渡齿轮(10.2)啮合,两组辊轴(8)之间相邻的两根辊轴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套圈在淬火机的辊轴上旋转冷却使套圈整个截面上的力学性能均匀一致。确保轴承套圈的尺寸稳定性,这样既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能耗,也降低了废品率。文档编号C21D1/62GK201183812SQ200720093058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力 关, 刘宏宇, 梁玉海, 陈卉珍, 陈国志, 陈惠琴, 龚建勋 申请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小型轴承套圈热处理淬火机,包括油槽(5),其特征是:在油槽(5)的顶部一侧设置有电机(13),在油槽(5)内平行设置有辊轴(8),辊轴(8)的两端通过轴承座(9)设置在油槽(5)的底部,每根辊轴(8)的一端设置齿轮(10.1),其中一根辊轴设置有一链轮(12),链轮(12)通过链条(11)和电机(13)的输出轮连接,每两个辊轴为一组相对设置,其端部的齿轮(10.1)通过一过渡齿轮(10.2)啮合,两组辊轴(8)之间相邻的两根辊轴端部的齿轮相互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力龚建勋陈国志陈惠琴陈卉珍刘宏宇梁玉海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