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512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涉及交通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轨道设施包括轨道,轨道车辆沿所述轨道运动,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轨道设置,牵引装置用于牵引轨道车辆,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停靠站处;本发明专利技术轨道车辆与牵引装置分立设置,可减轻轨道压力,同时,牵引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对轨道车辆无影响,使得轨道车辆所受到的振动减少,提高乘坐舒适性。

A rail transit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ail transit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rail vehicles, rail facilities, some traction device and several stops, rail facilities including rail, rail vehicles along the orbit, docking stations set up on the ground and along the track settings, traction device for railway vehicle traction. The tra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docking station; the invention of rail vehicle and traction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can reduce the rail pressure, at the same time, vibration generated when the traction device has no effect on the vibration of rail vehicles, rail vehicles have been reduced, improving ride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运输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道路交通也越来越密集,在人流量大的时段和路段交通压力巨大,常常出现道路堵塞。许多城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建设了许多地铁、轻轨和磁悬浮车辆等轨道交通,但这些轨道交通系统存在如下问题:1)轨道车辆整体重量偏重,对轨道压力大,运行时,驱动部工作时对车辆产生噪音和振动,影响乘坐舒适性,维修、维护难度大;2)对于轨道设施,其建设施工难度大、周期长,且对现有的路面交通造成严重的干扰,轨道设施建设条受地形条件影响较大,且为永久性的设施,不便拆除,车辆在轨道上运行,容易受侧向风的影响而产生晃动,影响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3)现有交通的平面交叉路口内不宜施建其他交通设施,不利于交通系统的空间化发展;4)轨道交通换乘站由于需要占用大量地面面积,使得换乘站一般设置得较小,使得其容纳量较小,容易出现乘客拥挤的现象。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以减轻轨道压力、减少轨道车辆所受的振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所述轨道设施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车辆沿所述轨道运动,所述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所述轨道设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所述轨道车辆,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停靠站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停靠站包括塔楼和动力支架,所述塔楼与所述动力支架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塔楼架设于地面上,用于提供轨道车辆停靠以及乘客上车、下车的场所,所述塔楼包括用于将其架设在地面上的承重梁,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支架上,所述轨道与所述动力支架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部、牵引绳、回收部和制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牵引轨道车辆运动,所述制动部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所述回收部用于将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到相应的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绳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需牵引的轨道车辆可拆卸地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牵引绳为柔性绳索,用于将停靠在上一停靠站的车辆牵引至其所在的当前停靠站,所述回收部用于将下一停靠站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至其所在的当前停靠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牵引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牵引绳,所述牵引轮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轮与所述牵引绳的固定端相连并可对牵引绳进行绕卷或放卷。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设施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轨道的支架,所述支架按设定路线布设在地面上,所述轨道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沿支架布设方向延伸,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柱和固定梁,所述支撑柱施建于地面上,所述固定梁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支撑柱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设施还设置有用于对沿所述轨道运动的轨道车辆进行导向的导向装置和用于对沿所述轨道运动的轨道车辆进行侧向限位的限位装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所述道路系统包括多条道路、多个平面交叉路口以及道路交叉的拐角区,所述路口包括第一禁行区和第二禁行区,所述第一禁行区、第二禁行区以及拐角区用于施建塔楼承重梁并且禁止通行,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一禁行区内,所述塔楼通过所述承重梁架设在所述平面交叉路口上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路口由第一道路和第二道路交叉而成,包括直行区、第一右转区、第二右转区、第一调头区和第二调头区,所述直行区供第一道路上的车辆穿过所述交叉路口,所述第一右转区用于第一道路上的车辆右转进入第二道路,所述第一调头区用于第一道路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内调头;所述第二右转区用于第二道路上的车辆右转进入所述第一道路,所述第二调头区用于第二道路上的车辆在所述路口内调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轨道设置,牵引装置设置在停靠站处,使得轨道车辆与牵引装置分立设置,可减轻轨道压力,同时,牵引装置工作时所产生的振动对轨道车辆无影响,使得轨道车辆所受到的振动减少。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停靠站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塔楼和动力支架,牵引装置设置在动力支架上,并且避免了牵引装置的工作对塔楼造成的振动和噪声影响,塔楼架空与地面上,减少其对地面原有设施的影响;轨道设施还包括用于支撑轨道的支架,支架包括施建于地面上的支撑柱和可拆卸地固定在该支撑柱上的固定梁,便于安装和拆卸、更换,固定梁上设置导向装置和侧向定位装置,减小侧向力对轨道车辆的影响,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平面交叉路口内可施建相应的交通设施,有助于交通系统空间化发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做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停靠站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一个实施例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述实施例中轨道设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所述实施例中动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中轨道设施及停靠站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述实施例中轨道设施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7所述实施例中动力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中道路系统平面交叉路口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中牵引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专利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本专利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考图1-3,图1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第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停靠站处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图,为方便观察和说明,图2将停靠站除去,并省略部分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轨道交通系统一个实施例部分结构的俯视图,为方便观察和说明,图3将省略了部分结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车辆100、轨道设施200、若干牵引装置300、若干停靠站400和配套施建的道路系统500,图中只示出本轨道交通系统的一部分。轨道设施包括轨道210和支撑柱220,支撑柱用于固定轨道,轨道车辆100沿轨道210运动,停靠站400架设在地面上并沿轨道210设置,停靠站包括塔楼410、动力支架420和地面输送装置4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所述轨道设施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车辆沿所述轨道运动,所述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所述轨道设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所述轨道车辆,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停靠站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车辆、轨道设施、若干牵引装置和若干停靠站,所述轨道设施包括轨道,所述轨道车辆沿所述轨道运动,所述停靠站架设在地面上并沿所述轨道设置,所述牵引装置用于牵引所述轨道车辆,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停靠站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靠站包括塔楼和动力支架,所述塔楼与所述动力支架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塔楼架设于地面上,用于提供轨道车辆停靠以及乘客上车、下车的场所,所述塔楼包括用于将其架设在地面上的承重梁,所述动力支架设置在地面上,所述牵引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力支架上,所述轨道与所述动力支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装置包括驱动部、牵引绳、回收部和制动部,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用于牵引轨道车辆运动,所述制动部用于对车辆进行制动,所述回收部用于将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到相应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活动端与所需牵引的轨道车辆可拆卸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为柔性绳索,用于将停靠在上一停靠站的车辆牵引至其所在的当前停靠站,所述回收部用于将下一停靠站牵引绳的活动端回收至其所在的当前停靠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和牵引轮,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牵引绳,所述牵引轮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世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飞铁交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