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离合器分离油缸、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4862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14
一种车辆及其离合器分离油缸、电机驱动系统,该油缸包括:环形缸体,轴向端面设有活塞槽;活塞,可轴向移动地位于活塞槽内;设置在活塞上的第一密封槽;设置在活塞上的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件,嵌设在第一密封槽内,并与外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密封件,嵌设在第二密封槽内,并与内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第二密封件设有第二凹槽,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能进入第一凹槽的开口和第二凹槽的开口内。本方案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具有更佳地密封性能,保证了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及其离合器分离油缸、电机驱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及其离合器分离油缸、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离合器作为车辆传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位于动力装置与负载机构之间,其按照驾驶员意图或智能终端的信号使动力装置与负载机构按需结合或分离,以实现动力的传递或切断。现有一种用于控制离合器动作的离合器操纵机构包括离合器分离油缸,其设置在离合器的轴向一侧。离合器分离油缸包括环形缸体和位于环形缸体内的活塞,通过向环形缸体内充入液压油,能够驱动活塞轴向移动,从而实现离合器的分离或结合。当泄掉环形缸体内的液压油时,活塞沿相反的轴向方向移动以回位,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然而,现有离合器分离油缸的密封不佳,造成离合器工作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离合器分离油缸的密封不佳,造成离合器工作不可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分离油缸,其包括:环形缸体,轴向端面设有活塞槽;活塞,可轴向移动地位于所述活塞槽内,所述活塞与环形缸体围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液压腔;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密封槽,开口沿径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二密封槽,开口沿径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内侧壁;第一密封件,嵌设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外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沿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底壁;第二密封件,嵌设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内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沿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底壁,所述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能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和第二凹槽的开口内。可选地,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上的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位于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底壁的轴向一侧,所述耐磨环在所述轴向上相对活塞静止,并与所述外侧壁接触。可选地,所述活塞还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耐磨环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活塞与环形缸体间隙配合。可选地,还包括: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地位于所述活塞槽内,所述弹性件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底壁、活塞。可选地,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固定在所述外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活塞的轴向一侧;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分离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相抵,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结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隔开;或者,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结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相抵,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分离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隔开。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可选地,还包括:垫圈,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活塞之间,所述垫圈在周向上的各个部位均与活塞接触。可选地,所述环形缸体包括过盈配合的环形外缸体和环形内缸体,所述环形外缸体位于环形内缸体的径向外侧,并围成所述活塞槽。可选地,还包括:第二限位部,固定在所述环形缸体远离所述底壁的轴向端部上,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分离或结合的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朝向所述底壁的轴向方向抵靠活塞。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为环形,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一端套设在所述环形缸体上,并与所述环形缸体螺纹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的轴向另一端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翻折以形成挡边部,所述挡边部位于活塞的轴向一侧;所述活塞远离所述底壁的轴向端部设有台阶,所述台阶沿径向朝向所述外侧壁,并与所述挡边部沿轴向相对设置以阻止所述活塞脱出。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纵截面为V型。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系统,其包括:离合器,包括沿轴向交错设置的主动片和从动片;上述任一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位于所述离合器的轴向一侧,所述活塞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离合器,所述活塞沿所述轴向移动时,用于实现所述离合器分离、结合;电机,位于所述主动片和从动片的径向外侧,并包括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位于转子的径向外侧,所述转子与主动片的径向外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子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环形缸体上。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电机驱动系统;变速箱,所述离合器、离合器分离油缸均套设在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上,且所述从动片的径向内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轴固定连接;第三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入轴上,并用于实现所述离合器分离油缸靠近所述底壁的轴向端部与输入轴之间的密封。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离合器,所述活塞沿所述轴向移动时,用于实现所述离合器分离、结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离合器分离油缸内填充有液压油时,第一凹槽内的液压油会向第一密封件施加径向向外的作用力,使得第一密封件沿径向向外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并紧贴活塞槽的外侧壁,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第二凹槽内的液压油会向第二密封件施加径向向内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密封件沿径向向内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并紧贴活塞槽的内侧壁,从而提高了密封效果。当活塞槽内液压油压力越大时,第一密封件能更紧地压靠在活塞槽的外侧壁上,第二密封件能更紧地压靠在活塞槽的内侧壁上,从而让离合器分离油缸具有更佳地密封性能,从而保证了离合器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用于车辆的电机驱动系统的简化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离合器分离油缸的剖面图,剖切面为环形缸体的中轴线所在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括电机驱动系统E的车辆,电机驱动系统E包括电机2,电机2作为车辆的动力源,其为内转子电机,包括转子20和定子21,定子21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并固定支撑在变速箱的壳体4上。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电机2设置在变速箱的壳体4内,且电机2套设在变速箱的输入轴5上,由此实现了电机2与变速箱的集成,使电机2和变速箱的总体结构更为紧凑,占用空间小。电机驱动系统E除了包括电机2之外,还包括离合器3。离合器3包括沿轴向X交错设置的主动片30和从动片31。离合器3处于分离状态下,主动片30和从动片31分离开来。离合器3处于结合状态下,主动片30和从动片31贴合。主动片30和从动片31位于电机2的径向内侧,且主动片30的径向外端与转子20固定连接。离合器3套设在变速箱的输入轴5上,且从动片31的径向内端与变速箱的输入轴5固定连接。当电机2驱动车辆行驶时,离合器3处于结合状态,电机2输出的动力依次经由离合器3、变速箱的输入轴5传递至车轮。当车辆换挡时,离合器3处于分离状态。电机驱动系统E还包括离合器分离油缸1,离合器分离油缸1套设在变速箱的输入轴5上,并位于离合器3的轴向一侧(图中显示为左侧),以实现离合器3的分离、结合。具体地,离合器分离油缸1包括环形缸体10,电机2安装在环形缸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转子20的轴向一端(图中显示为左端)与转子支架22固定连接,转子支架22可旋转地套设在轴承52上,而轴承52套设在环形缸体10的轴向一端,由此实现电机2在环形缸体10上的安装。电机2通过本实施例的方式安装在环形缸体10上时,能减小电机2与离合器分离油缸1在径向上的重叠量,进而防止电机2靠近离合器分离油缸1的轴向一端(图中显示为左端)与变速箱的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辆及其离合器分离油缸、电机驱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缸体,轴向端面设有活塞槽;活塞,可轴向移动地位于所述活塞槽内,所述活塞与环形缸体围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液压腔;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密封槽,开口沿径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二密封槽,开口沿径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内侧壁;第一密封件,嵌设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外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沿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底壁;第二密封件,嵌设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内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沿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底壁,所述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能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和第二凹槽的开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缸体,轴向端面设有活塞槽;活塞,可轴向移动地位于所述活塞槽内,所述活塞与环形缸体围成用于填充液压油的液压腔;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一密封槽,开口沿径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外侧壁;设置在所述活塞上的第二密封槽,开口沿径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内侧壁;第一密封件,嵌设在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外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沿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底壁;第二密封件,嵌设在所述第二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内侧壁形成接触式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件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沿所述轴向朝向所述活塞槽的底壁,所述液压腔内的液压油能进入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和第二凹槽的开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活塞上的耐磨环,所述耐磨环位于第一密封件远离所述底壁的轴向一侧,所述耐磨环在所述轴向上相对活塞静止,并与所述外侧壁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还设有第三凹槽,所述耐磨环位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活塞与环形缸体间隙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呈压缩状态地位于所述活塞槽内,所述弹性件在所述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底壁、活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固定在所述外侧壁上,并位于所述弹性件靠近活塞的轴向一侧;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分离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相抵,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结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隔开;或者,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结合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相抵,所述活塞位于实现离合器分离的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弹性件沿轴向隔开。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波形弹簧。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分离油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在所述轴向上位于所述弹性件和活塞之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坡葛海龙郜可峰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