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586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56
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池体下方分布支柱,池体内设置内锅,内锅四周分布加热管,锅盖以横杆为中心作弧线运动,内锅上方两侧锅壁之间设置至少一根布水管,布水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透过池体与总水管对接,布水管下表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均匀分布喷头,支杆以杆座为中心做弧线运动,锅盖打开后,支杆上端与卡头顶紧,内锅的锅壁中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定位凸缘,定位凸缘上方设置箅子,内锅底面呈球面,内锅底面中心设置排渣口和出胶口,出胶口下方设置胶储罐,池体一侧设置二次蒸胶罐,胶储罐与二次蒸胶罐之间设置泵;仅需一人就能够轻松完成所有的工序步骤,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蒸煮脱脂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
本技术涉及明胶制造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明胶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在很多药物,食品等制作上都有被使用到,明胶使用广泛,明胶被广泛用于食品(尤其是甜品)及药物的制造,甚至其他工业用途。也可以作为一种天然乳化剂,食用的明胶一般为片状或粉状,即是明胶片或明胶粉,常用于制作果冻及布丁等甜品。药用明胶可用于制造软、硬胶囊、胶丸、药品、栓剂、血浆代用品、片剂和糖衣、外科用粉剂、明胶敷料、明胶海绵、化妆品、保健品等,还可用明胶制作浓汤、冻肉、色拉、布丁等鲜美食,食用明胶富含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在明胶的制造工艺中,需要将碎骨进行蒸煮脱脂,现有的制胶锅体积大,直接放置于地面上,胶储罐和储渣罐放置于制胶锅的一侧,脱脂后,需要将胶通过泵抽到胶储罐内,再将碎骨捞出盛放于储渣罐内,需要多名工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现有的制胶锅占地面积大,产量小,生产速度慢,严重降低了明胶的生产速度,降低了生产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企业难以提高明胶产量,影响企业的发展。鉴于上述原因,现有的制胶锅的结构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占地面积小,产量高,蒸煮脱脂效果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仅需一人就能够轻松完成所有的工序步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结实耐用,长期实用不易损坏。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是由:池体、支柱、内锅、加热管、锅盖、横杆、套圈、放气阀、卡头、杆座、支杆、布水管、喷头、总水管、压力表、温度表、出胶口、排渣口、胶储罐、定位凸缘、箅子、泵、二次蒸胶罐构成;长方体池体下方均匀分布至少四根支柱,池体内设置内锅,内锅四周及底面均匀分布加热管,横杆通过支座设置于内锅上端后部,锅盖下方一侧设置至少两个套圈,锅盖的套圈设置于横杆外周,锅盖以横杆为中心作弧线运动,锅盖的顶面设置为球面,锅盖上方设置放气阀,锅盖内表面的一端设置至少三个卡头,内锅上方两侧锅壁之间设置至少一根布水管,布水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透过池体与总水管对接,布水管下表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均匀分布喷头,池体一侧的池壁上对应内锅设置压力表和温度表,内锅内表面上方前部设置杆座,支杆下端设置套圈,支杆的套圈设置于杆座外周,支杆以杆座为中心做弧线运动,锅盖打开后,支杆上端与卡头顶紧,内锅的锅壁中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定位凸缘,定位凸缘上方设置箅子,内锅底面呈球面,内锅底面中心设置排渣口和出胶口,出胶口下方设置胶储罐,池体一侧设置二次蒸胶罐,泵的进料端与胶储罐之间设置管道,泵的出料端与二次蒸胶罐之间设置管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碎骨放入内锅平铺于箅子表面,蒸煮脱脂后,打开出胶口阀门,内锅内的胶流入胶储罐内,内锅内的胶流完后,再将箅子拉出,箅子上的碎骨沉于下凹球面的锅底,打开排渣口的阀门,碎骨渣流入储渣罐内,胶储罐内的胶经泵输入二次蒸胶罐,胶储罐和储渣罐均位于池体下方的空间,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占地面积小,产量高,蒸煮脱脂效果好。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仅需一人就能够轻松完成所有的工序步骤,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结实耐用,长期实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图1中:池体1、支柱2、内锅3、加热管4、锅盖5、横杆6、套圈7、放气阀8、卡头9、杆座10、支杆11、布水管12、喷头13、总水管14、压力表15、温度表16、出胶口17、排渣口18、胶储罐19、定位凸缘20、箅子21、泵22、二次蒸胶罐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长方体池体1下方均匀分布至少四根支柱2,池体1内设置内锅3,内锅3四周及底面均匀分布加热管4,横杆6通过支座设置于内锅3上端后部,锅盖5下方一侧设置至少两个套圈7,锅盖5的套圈7设置于横杆6外周,锅盖5以横杆6为中心作弧线运动,锅盖5的顶面设置为球面,锅盖5上方设置放气阀8,锅盖5内表面的一端设置至少三个卡头9,内锅3上方两侧锅壁之间设置至少一根布水管12,布水管1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透过池体1与总水管14对接,布水管12下表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均匀分布喷头13,池体1一侧的池壁上对应内锅3设置压力表15和温度表16,内锅3内表面上方前部设置杆座10,支杆11下端设置套圈7,支杆11的套圈7设置于杆座10外周,支杆11以杆座10为中心做弧线运动,锅盖5打开后,支杆11上端与卡头9顶紧,内锅3的锅壁中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定位凸缘20,定位凸缘20上方设置箅子21,内锅3底面呈球面,内锅3底面中心设置排渣口18和出胶口17,出胶口17下方设置胶储罐19,池体1一侧设置二次蒸胶罐23,泵22的进料端与胶储罐19之间设置管道,泵22的出料端与二次蒸胶罐23之间设置管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是由:池体(1)、支柱(2)、内锅(3)、加热管(4)、锅盖(5)、横杆(6)、套圈(7)、放气阀(8)、卡头(9)、杆座(10)、支杆(11)、布水管(12)、喷头(13)、总水管(14)、压力表(15)、温度表(16)、出胶口(17)、排渣口(18)、胶储罐(19)、定位凸缘(20)、箅子(21)、泵(22)、二次蒸胶罐(23)构成;其特征在于:长方体池体(1)下方均匀分布至少四根支柱(2),池体(1)内设置内锅(3),内锅(3)四周及底面均匀分布加热管(4),横杆(6)通过支座设置于内锅(3)上端后部,锅盖(5)下方一侧设置至少两个套圈(7),锅盖(5)的套圈(7)设置于横杆(6)外周,锅盖(5)以横杆(6)为中心作弧线运动,锅盖(5)的顶面设置为球面,锅盖(5)上方设置放气阀(8),锅盖(5)内表面的一端设置至少三个卡头(9),内锅(3)上方两侧锅壁之间设置至少一根布水管(12),布水管(12)的一端封闭,另一端透过池体(1)与总水管(14)对接,布水管(12)下表面朝向不同的方向均匀分布喷头(13),池体(1)一侧的池壁上对应内锅(3)设置压力表(15)和温度表(16),内锅(3)内表面上方前部设置杆座(10),支杆(11)下端设置套圈(7),支杆(11)的套圈(7)设置于杆座(10)外周,支杆(11)以杆座(10)为中心做弧线运动,锅盖(5)打开后,支杆(11)上端与卡头(9)顶紧,内锅(3)的锅壁中下部同一水平面均匀分布定位凸缘(20),定位凸缘(20)上方设置箅子(21),内锅(3)底面呈球面,内锅(3)底面中心设置排渣口(18)和出胶口(17),出胶口(17)下方设置胶储罐(19),池体(1)一侧设置二次蒸胶罐(23),泵(22)的进料端与胶储罐(19)之间设置管道,泵(22)的出料端与二次蒸胶罐(23)之间设置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明胶的初提胶制造装置,是由:池体(1)、支柱(2)、内锅(3)、加热管(4)、锅盖(5)、横杆(6)、套圈(7)、放气阀(8)、卡头(9)、杆座(10)、支杆(11)、布水管(12)、喷头(13)、总水管(14)、压力表(15)、温度表(16)、出胶口(17)、排渣口(18)、胶储罐(19)、定位凸缘(20)、箅子(21)、泵(22)、二次蒸胶罐(23)构成;其特征在于:长方体池体(1)下方均匀分布至少四根支柱(2),池体(1)内设置内锅(3),内锅(3)四周及底面均匀分布加热管(4),横杆(6)通过支座设置于内锅(3)上端后部,锅盖(5)下方一侧设置至少两个套圈(7),锅盖(5)的套圈(7)设置于横杆(6)外周,锅盖(5)以横杆(6)为中心作弧线运动,锅盖(5)的顶面设置为球面,锅盖(5)上方设置放气阀(8),锅盖(5)内表面的一端设置至少三个卡头(9),内锅(3)上方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欣
申请(专利权)人:偃师市凯利达明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