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4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组分,所述内给电子体组分包含(ⅰ)至少一种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和(ⅱ)至少一种1,3‑二醚类化合物;所述的(ⅰ)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具有通式(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催化剂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催化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以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作为基本成分的固体钛催化剂组分,可用于CH2=CHR烯烃聚合反应,特别是在具有3个碳或更多碳原子的α-烯烃聚合中可以得到较高收率和较高立体规整性的聚合物,其中内给电子体是催化剂组分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并且随着内给电子体的发展导致了聚烯烃催化剂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已大量公开了多种内给电子体,例如多元羧酸、一元羧酸酯或多元羧酸酯、酸酐、酮、单醚或多醚、醇、胺等及其衍生物,其中较为常用的有邻苯二甲酸二酯类、1,3-二醚类(CN1020448C、CN1121368C和CN1266167C)和琥珀酸酯类(CN1240729C)、二醇酯类(CN1213080C)等。但上述化合物作为烯烃聚合催化剂组分的内给电子体在实际应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含邻苯二甲酸二酯类化合物的催化剂活性不高。含1,3-二醚类化合物的催化剂虽然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但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窄,不利于聚合物牌号的开发。含琥珀酸酯类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可加宽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然而,这类给电子化合物的合成过程非常复杂,流程长,收率低,反应条件苛刻,原料昂贵,高昂的成本大大限制了这类化合物和催化剂的应用推广。二醇酯类催化体系的活性往往不如1,3-二醚类体系理想。为了使催化剂获得较为平衡的综合性能,各公司不断开发出各种新型的内给电子体并将其应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因此,目前需要研究开发一种活性高、氢调敏感性好、用于聚合反应所制备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宽,且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收率高等综合性能优良的用于烯烃聚合的催化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发现,一种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Ⅰ)作为内给电子体制得烯烃聚合固体催化剂组分和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尤其是丙烯聚合,具有较高的活性,所得聚合物立构规整性好。此外,采用单一的内给电子体无法满足聚丙烯产品的特定要求时,可以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内给电子体来提高催化剂的综合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由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与1,3-二醚类化合物复配作为内给电子体所制得的固体催化剂组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该固体催化剂组分制得的烯烃聚合催化剂。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该催化剂在CH2=CHR烯烃聚合反应中的应用。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组分,所述内给电子体组分包含(ⅰ)至少一种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和(ⅱ)至少一种1,3-二醚类化合物。所述的(ⅰ)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具有通式(Ⅰ):其中R1和R2可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C4的烷基。R3选自C1-C4的烷基。在上述固体催化剂组分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式(Ⅰ)所示的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在上述固体催化剂组分的一个实施例中,通式(Ⅰ)所示的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中,R3为乙基。在上述固体催化剂组分中,通式(Ⅰ)所示的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乙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丙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二丁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二戊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双(3-甲基丁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二己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异丁酯)、2,2'-(9H-芴-9,9-二基)双(4-甲基戊酸二叔丁酯)、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甲酯)、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乙酯)、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正丙酯)、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异丙酯)、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正丁酯)、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异丁酯)和2,2'-(9H-芴-9,9-二基)双(3,3-二甲基丁酸二叔丁酯)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ⅱ)1,3-二醚类化合物具有通式(Ⅱ):其中:R5-R10可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8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组分,该内给电子体组分包含(ⅰ)至少一种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和(ⅱ)至少一种1,3‑二醚类化合物;所述的(ⅰ)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具有通式(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烯烃聚合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包含镁、钛、卤素和内给电子体组分,该内给电子体组分包含(ⅰ)至少一种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和(ⅱ)至少一种1,3-二醚类化合物;所述的(ⅰ)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具有通式(Ⅰ):其中R1和R2可相同或不相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和C1-C4的烷基;R3选自C1-C4的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通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中,R3为乙基。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ⅱ)1,3-二醚类化合物具有通式(Ⅱ):其中:R5-R10可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H、C1-C18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C3-C18的环烷基、C6-C18的芳基、C7-C18的直链或支化的烷芳基和C7-C18的直链或支化的芳烷基;R11和R12可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C1-C20的直链或支化的烷基、C3-C20的环烷基、C6-C20的芳基、C7-C20的直链或支化的烷芳基和C7-C20的直链或支化的芳烷基;R5-R12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任选地键接成环或不成环,均可任选地包含选自卤素、N、O、S、P和Si的一个或多个杂原子。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ⅱ)1,3-二醚类化合物选自:2-甲基-2-异丙基-1,3-二甲氧基丙烷、2,2-二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环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异丁基-1,3-二甲氧基丙烷、2-异丙基-2-异戊基-1,3-二甲氧基丙烷和9,9-双(甲氧基甲基)芴。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给电子体组分中,通式(Ⅰ)所示的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与通式(Ⅱ)所示的1,3-二醚类化合物的的摩尔比为0.01-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式(Ⅰ)所示的芴基团和羧酸酯结合的化合物与通式(Ⅱ)所示的1,3-二醚类化合物的的摩尔比为0.1-30。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基于固体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所述内给电子体的含量为3wt%-25wt%,钛的含量为1wt%-8wt%,镁的含量为8wt%-30wt%。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基于固体催化剂组分的总重量,所述内给电子体的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军高明智刘海涛马吉星蔡晓霞陈建华马晶王军李昌秀段瑞林张天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