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78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与机器人主体连接的机器人手臂;机器人主体包括底座、上身固定座以及头部固定座;其中,底座内部设有主电机,主电机连接一个下身气动机构,通过主电机,可驱动下身气动机构以驱动底座转动。机器人手臂包括与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的机器人肩膀,机器人肩膀包括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可驱动机器人后臂旋转;机器人后臂包括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可驱动机器人前臂摆动;机器人前臂包括第三电机,通过第三电机可驱动机械手腕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驱动装置以及活动关节,实现了一种能够灵活运动的机器人。

A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bot, including the robot body and robot arm is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ody of the robot; robot main body comprises a base body, a fixing seat and head fixing seat; wherein the bas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ain motor, the main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 lower pneumatic mechanism, the main motor, can drive down the pneumatic mechanism to drive. Rotation. The robot arm comprises a connecting robot and robot shoulder rotation of the main body, the robot shoulder comprises a first motor, the first motor can drive the robot arm to rotate; after the robot arm includes second motor, through second motor driven robot forearm swing; robot forearm including third motor, the motor can drive the rotating mechanical wrist third. The embodiment of the invention realizes a flexible robot by setting a plurality of driving devices and movable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在展览厅、餐厅等区域已开始使用机器人来招待客人。模拟人体动作的机器人不仅可以迎接客人,还可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带路、端茶倒水等。当前的机器人连接结构较为单一,因此机器人的动作受到较大限制,导致其不能够灵活调控,动作呆板。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作灵活、较接近人体动作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克服现有技术中机器人不能灵活调控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灵活调控动作的机器人。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的机器人手臂;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座、上身固定座以及头部固定座;其中,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连接一个下身气动机构,通过所述主电机,可驱动所述下身气动机构以驱动所述底座转动;所述下身气动机构连接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连接上身固定座;所述上身固定座连接头部转动马达,所述头部转动马达顶部连接头部固定座;通过主电机驱动所述头部转动马达可实现机器人头部固定座自由转动;所述机器人手臂包括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的机器人肩膀,所述机器人肩膀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机器人后臂,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机器人后臂旋转;所述机器人后臂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机器人前臂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机器人前臂摆动;所述机器人前臂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机械手腕,通过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机械手腕旋转。优选的,所述下身气动机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侧驱马达,所述第一侧驱马达一侧设有第二侧驱马达;所述第一侧驱马达、所述第二侧驱马达顶部与所述上身固定座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气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侧驱马达、所述第二侧驱马达,以驱动机器人上身固定座,从而使机器人上身左右摆动。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后臂包括后臂支撑架,所述后臂壁支撑架为L型架;所述后臂支撑架一端与所述机器人肩膀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臂支撑架远离所述机器人肩膀的一端与所述机器人前臂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后臂支撑架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机器人肩膀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槽连接所述后臂支撑架;所述后臂支撑架远离所述机器人肩膀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机器人前臂通过所述第二调节槽连接所述后臂支撑架。优选的,所述第一侧驱马达连接第一侧驱齿轮,所述第二侧驱马达连接第二侧驱齿轮,所述支撑板连接一个从动轮;所述第一侧驱齿轮和所述第二侧驱齿轮对称啮合固定于所述从动轮的两侧。优选的,所述上身固定座内部设有头部气动机构,所述头部气动机构顶部连接所述头部转动马达,所述头部转动马达连接所述头部固定座;所述主电机通过所述头部气动构驱动所述头部转动马达,以带动所述头部固定座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驱动装置以及活动关节,实现了一种能够灵活运动的机器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机器人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机器人装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部件机器人手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部件机器人肩膀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部件机器人后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部件机器人前臂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0、机器人主体;101、机器人手臂;102、底座;103、主电机;104、固定板;105、下身气动机构;106、支撑板;107、第一侧驱马达;1071、第一侧驱齿轮;108、第二侧驱马达;1081、第二侧驱齿轮;109、主传动轴;110、从动轮;111、上身固定座;112、头部气动机构;113、头部转动马达;114、头部固定座;20、机器人肩膀;201、第一电机;202、第一主轴承;203、第一副轴承;204、手臂转动连接杆;205、第一安装座;30、机器人后臂;301、后臂支撑架;302、第二电机;303、第二电机安装座;304、第二主轴承;305、前臂转动连接杆;306、第二副轴承;307、前臂摆动轴;308、第一调节槽;309、第二调节槽;40、机器人前臂;401、前臂支撑架;402、固定块;403、第三电机;404、第三主轴承;405、手腕转动轴;406、机械手腕。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机器人,通过设置多个驱动装置以及活动关节,实现机器人的灵活运动。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机器人主要包括:机器人主体1,以及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的机器人手臂101。机器人主体1,包括底座102、上身固定座111和头部固定座114,也即机器人的身体,以及作为机器人手臂101的支撑载体。机器人手臂101,包括机器人肩膀20、机器人后臂30以及机器人前臂40;机器人手臂101模拟人体手臂的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其总长约490mm,接近少年的手臂长度。下面将对各个机构分别详细描述。请参阅图2,机器人主体10,包括底座102、上身固定座111以及头部固定座114。其中,底座10内部设有主电机103,主电机103的输出轴穿过一个固定板104连接下身气动机构105。通过主电机103驱动下身气动机构105,可实现机器人下身的转动,模拟人体下肢的动作。下身气动机构105顶部设有支撑板106,支撑板106通过一个主传动轴109连接上身固定座111。其中,主传动轴109一侧设有第一侧驱马达107,主传动轴109另一侧设有第二侧驱马达108。此外,第一侧驱马达107连接第一侧驱齿轮1071,第二侧驱马达108连接第二侧驱齿轮1081;第一侧驱齿轮1071和第二侧驱齿轮1081对称啮合固定于从动轮110的两侧。第一侧驱马达107和第二侧驱马达107交替动作,然后通过第一侧驱齿轮1071、第二侧驱齿轮1081带动从动轮110转动,进而带动主传动轴109旋转,从而实现机器人上身左右摆动的动作。上身固定座10内设有头部气动机构112,头部气动机构112连接一个头部转动马达113,头部转动马达113顶部连接头部固定座114。通过头部气动机构112驱动,传动头部转动马达12运动,从而带动头部固定座13转动。机器人手臂101,包括机器人肩膀20、机器人后臂30以及机器人前臂40。机器人肩膀包括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连接机器人后臂30,通过第一电机可驱动机器人后臂30旋转。机器人后臂30包括第二电机302,第二电机302与机器人前臂40连接,通过第二电机可驱动机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的机器人手臂;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座、上身固定座以及头部固定座;其中,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连接一个下身气动机构,通过所述主电机,可驱动所述下身气动机构以驱动所述底座转动;所述下身气动机构连接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连接上身固定座;所述上身固定座连接头部转动马达,所述头部转动马达顶部连接头部固定座;通过主电机驱动所述头部转动马达可实现机器人头部固定座自由转动;所述机器人手臂包括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的机器人肩膀,所述机器人肩膀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机器人后臂,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机器人后臂旋转;所述机器人后臂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机器人前臂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机器人前臂摆动;所述机器人前臂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机械手腕,通过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机械手腕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以及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连接的机器人手臂;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底座、上身固定座以及头部固定座;其中,所述底座内部设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连接一个下身气动机构,通过所述主电机,可驱动所述下身气动机构以驱动所述底座转动;所述下身气动机构连接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连接上身固定座;所述上身固定座连接头部转动马达,所述头部转动马达顶部连接头部固定座;通过主电机驱动所述头部转动马达可实现机器人头部固定座自由转动;所述机器人手臂包括与所述机器人主体转动连接的机器人肩膀,所述机器人肩膀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机器人后臂,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所述机器人后臂旋转;所述机器人后臂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与机器人前臂连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可驱动所述机器人前臂摆动;所述机器人前臂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连接机械手腕,通过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所述机械手腕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身气动机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有第一侧驱马达,所述第一侧驱马达一侧设有第二侧驱马达;所述第一侧驱马达、所述第二侧驱马达顶部与所述上身固定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青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锐拓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