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醇系薄膜以及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076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以及该薄膜的制造方法,进一步详细地说,涉及可防止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湿润时等情况下的薄膜的收缩、且操作性、机械强度优异的薄膜,以及该薄膜的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20℃的水中浸渍10小时后、在30℃下干燥了30分钟的薄膜在处理前后的收缩率是纵方向为3%以下、横方向为3%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以及该薄膜的制 造方法,进一步详细来说是涉及防止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 薄膜在湿润时等情况下的薄膜的收缩、且操作性、机械强度优 异的薄膜,以及该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被双轴拉伸的聚乙烯醇薄膜由于其远红外线吸收 性、亲水性或耐候性等特质,被作为农业材料用途、特别是为材料的原材料而常常使用(例如参考日本特开2003-311893号公 报和日本特开2004-195816号公报)。可是,在如上所述的用途中,通常聚乙烯醇系薄膜与水分 接触,由于水分的影响暂时膨胀,之后发生由薄膜制造时受到 的应变引起的非可逆性收缩,这种非可逆性收缩在拉伸的聚乙 烯醇系薄膜中特别显著,使最终商品的品质显著降低。在农业材料用途中,若这种聚乙烯醇系薄膜产生收缩的话, 用作帘状覆盖材料时出厂时的尺寸会缺失几个百分点,认为会 发生原本应该覆盖的面积不能全部覆盖的问题,期望防止这种 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收缩。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人鉴于该现状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一 种聚乙烯醇系薄膜符合上述目的,其为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 系薄膜,在20。C的水中浸渍10小时后、在30"下干燥了30分钟的薄膜在处理前后的收缩率是纵方向为3%以下、横方向为3% 以下,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与 水接触后进行干燥。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实施方式如下接触的水的温 度是5 6(TC;与水4姿触的时间是5 180秒;通过40 15(TC的 热风进行干燥;千燥时间是5秒 5分钟;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 醇系薄膜为沿纵方向拉伸3 ~ 5倍、沿横方向拉伸3 ~ 5倍而形成 的双轴拉伸聚乙烯醇系薄膜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专利技术进行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聚乙烯醇系薄膜是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 膜,在2(TC的水中浸渍10小时后、在3(TC下干燥了 30分钟的薄 膜在处理前后的收缩率是纵方向为3%以下、 一黄方向为3%以下。另外,测定薄膜的收缩率的方法是,将100mm x 100mm的 试验片在2 0 。C的水中浸渍10小时后,捞出薄膜擦干表面附着的 水分,之后在3(TC的气氛下干燥30分钟,然后测定尺寸,求出 该处理前后的薄膜的收缩率。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乙烯醇系薄膜以聚乙烯醇系树脂为原 料,作为该聚乙烯醇系树脂,没有特殊限定,可以采用公知的 方法制造。即,将乙烯基酯系化合物聚合,将所得到的乙烯基酯系聚 合物急化而得到聚乙烯醇系树脂。作为该乙烯基酯系化合物,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曱酸乙烯 酯、醋酸乙烯酯、三氟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 癸酸乙烯酯、月桂酸乙烯酯、叔碳酸乙烯酯、棕榈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等,实用上来说适合的是醋酸乙烯酯。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不阻碍本专利技术目的的范围内,也可以使0.5 ~ 10摩尔%左右的其它单体共聚,作为该单体,可以列 举出例如丙烯、异丁烯、a-辛烯、a-十二碳烯、a-十八碳烯等 烯烃类,丙烯酸、曱基丙烯酸、巴豆酸、马来酸、马来酸酐、 衣康酸等不饱和酸类或其盐或单烷基酯或二烷基酯等,丙烯腈、 甲基丙烯腈等腈类,丙烯酰胺、曱基丙烯酰胺等酰胺类,乙烯 磺酸、烯丙基磺酸、曱基烯丙基磺酸等烯烃磺酸或其盐,烷基 乙烯基醚类,N-丙烯酰胺曱基三曱基氯化铵、烯丙基三曱基氯 化铵、二曱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曱基烯丙基乙烯基酮、N-乙 烯基吡咯烷酮,氯乙烯、偏二氯乙烯、聚氧乙烯(曱基)烯丙 醚、聚氧丙烯(甲基)烯丙醚等聚氧化烯(曱基)烯丙醚,聚 氧乙烯(曱基)丙烯酸酯、聚氧丙烯(曱基)丙烯酸酯等聚氧 化烯(甲基)丙烯酸酯,聚氧乙烯(甲基)丙烯酰胺、聚氧丙 烯(曱基)丙烯酰胺等聚氧化烯(曱基)丙烯酰胺,聚氧乙烯 (1-(甲基)丙烯酰胺-l,l-二曱基丙基)酯、聚氧乙烯乙烯基 醚、聚氧丙烯乙烯基醚、聚氧乙烯烯丙胺、聚氧丙烯烯丙胺、 聚氧乙烯乙烯基胺、聚氧丙烯乙烯基胺、3,4-二乙酰氧基-l-丁 烯、乙烯基乙基碳酸酯、醋酸异丙烯酯等。聚合(或共聚)方法没有特殊限制,可任意采用溶液聚合、 乳液聚合、悬浮聚合等公知的聚合方法,优选以甲醇、乙醇或 异丙醇等醇为溶剂的溶液聚合。另外,聚合反应使用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乙酰、过氧化 苯曱酰、过氧化月桂酰等公知的自由基聚合催化剂进行,反应 温度优选为35 ~ 200°C,更优选为50 8(TC。将所得到的乙烯基酯系聚合物皂化时,将该聚合物溶解在 醇或醇/脂肪酸酯系混合溶剂中,在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皂化。作为醇,可以列举出曱醇、乙醇、丁醇等。作为该脂肪酸 酯系溶剂,可以列举出醋酸曱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等,另外可以与苯、己烷等组合使用。醇中的共聚物的浓度优选为20-50重量%。作为皂化催化剂,可以使用碱性催化剂,如氢氧化钠、氢 氧化钾、曱醇钠、乙醇钠、曱醇钾等碱金属的氢氧化物、醇化 物等。该催化剂的使用量优选相对于乙烯基酯系共聚物为1~ IOO毫摩尔当量。另外,根据情况,也可以通过盐酸、硫酸、对曱苯磺酸等酸性催化剂进行皂化。聚乙埽醇系树脂的皂化度优选为9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 95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摩尔%以上。该皂化度不足下 限值时,有耐水性降低的倾向。另外,聚乙烯醇系树脂的4重量%水溶液在20°〇下的粘度优 选为2.5 ~ 100mPa's,更优选为2.5 ~ 70mPa's,特别优选为2.5~ 60mPa.s。该粘度不足下限值时,有薄膜的机械强度降低的倾向, 相反,超过上限值则有制成薄膜的制膜性降低的倾向。另外, 上述粘度是基于JIS K6726测定的。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聚乙烯醇系树脂,为了提高其耐 热性和防止着色的能力,所含的醋酸钠的量优选为0.8重量%以 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使用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得到聚乙烯醇系薄膜的方法没有 特殊限制,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制造,以下列举制造例,但并不是限定于此。作为在聚乙烯醇系薄膜的制造(制膜)中使用的聚乙烯醇 系树脂溶液,优选调制聚乙烯醇系树脂含量(浓度)为5~70 重量%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更优选调制10 ~ 6 0重量%的 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另外,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效果的范围内,在该水溶液中可根 据需要适当配合通常的添加剂,如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 二甘醇、三甘醇等多元醇类,酚系、胺系等抗氧化剂,磷酸酯 类等稳定剂、着色剂、香料、增量剂、消泡剂、剥离剂、紫外 线吸收剂、无机粉体、表面活性剂等。进一步,可以混合淀粉、 羧曱基纤维素、曱基纤维素、鞋曱基纤维素等聚乙烯醇以外的 水溶性树脂。接着,上述制备的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通过制膜机(挤 出机)制膜,也可以是使该水溶液暂时千燥,颗粒化或片状化 之后供给到制膜机而挤出制膜。另外,可以使用同一个挤出机进行聚乙烯醇系树脂-水的组 合物的调制和制膜操作,但需要留意均匀混合和制膜稳定性,如加大L/D、或者使用多螺杆挤出机、或者利用齿轮泵等。挤出机中的熔融混炼温度优选为55 ~ 160°C。该温度不足下 限值的话有导致薄膜表层不良的倾向,超过上限值的话有导致 发泡现象的倾向,故不优选。被挤出制膜的薄膜接着进行干燥, 此时的干燥温度优选为70~ 120°C,更优选为80~ 100°C。该温 度不足下限值的话,有薄膜干燥时间不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乙烯醇系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实施了拉伸的聚乙烯醇系薄膜,在20℃的水中浸渍10小时后、在30℃下干燥了30分钟的薄膜在处理前后的收缩率是纵方向为3%以下、横方向为3%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岛宽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