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313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固定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位于发动机舱内,且与汽车前围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向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与汽车前围板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接插件相配合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固定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的对接接插件,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一些发动机舱空间较为狭小且电器接插件数量多的车型结构。

Fixing support for automobile wiring harness connector and automobi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xed bracket and an automobile for a wiring harness connector of a vehicle, relat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The fixed bracket includes a bracket body formed integrally, the bracket body is located in the engine compartment, and the car front panel is fixedly connected; wherein the bracket body comprises a connecting plate, and a first fixed plate and second fixed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late;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fixing plate and the the second fixed plates are positioned on the sam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bending to the connecting plate; the first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vehicle cowl panel matched with the first mounting hole; the fixed plate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is matched with the wire harness second mounting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ell fixed and start the engine wire harness harness connector docking cabin, it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dapt to the engine compartment space is relatively narrow and the model structure number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在汽车的设计开发中,汽车用电器数量与比例在不断提高,汽车线束设计中接插件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汽车接插件固定也成为汽车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目前,一些车型由于发动机舱空间较为狭小,电器接插件数量多,且需要布置其它零部件,这样,发动机舱内预留给固定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的对接接插件的支架的空间也相应的变小。如何结合发动机舱布置情况,设计出能够很好的固定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的对接接插件的支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的对接接插件的固定支架较难适应一些发动机舱空间较为狭小,电器接插件数量多的车型结构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位于发动机舱内,且与汽车前围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以及分别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向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与汽车前围板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接插件相配合第二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向所述连接板的同一侧弯折的弯折处的曲率半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个数为两个,且均为圆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圆心连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连接板的交线平行。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部,以及沿所述第一固定板部远离所述连接板的第一边沿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板部,所述第一固定板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板部。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设有两组第二安装孔,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之间间隔预设距离。其中,两组第二安装孔中的其中一组所在位置与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之间的预设位置相对应。其中,每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个数为两个,且均为圆形通孔;每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圆心连线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交线垂直。其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三固定板部和第四固定板部,所述第三固定板部与所述第四固定板部之间形成一凹陷;其中,两组所述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板部和所述第四固定板部。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固定支架的第一固定板连接固定于汽车前围板上,固定支架的第二固定板连接固定汽车线束接插件,使得固定支架能够很好地固定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的对接接插件,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应一些车型发动机舱空间较为狭小且电器接插件数量多的车型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安装上汽车线束接插件后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板;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6-汽车线束接插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位于发动机舱(图中未显示)内,且与汽车前围板(图中未显示)固定连接。其中,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1,以及分别与连接板1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2以及第二固定板3分别位于连接板1的两侧,向连接板1的同一侧弯折;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与汽车前围板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4;第二固定板3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接插件6(如图4所示)相配合第二安装孔5。更具体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的安装位置位于发动机舱内,且靠近驾驶位与副驾驶位之间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板2可通过第一安装孔4固定在汽车前围板上;汽车线束接插件6(这里具体指发动机线束和发动机舱线束对接接插件)可通过第二安装孔5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也就是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上。优先的,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2与连接板1垂直,第一固定板2与第二固定板3平行。具体的,第一固定板2以及第二固定板3向连接板1的同一侧弯折的弯折处的曲率半径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固定板2以及第二固定板3向连接板1同一侧弯折的弯折处为圆角,且两处弯折处的圆角的曲率半径相同。以B40L车型为例,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弯折处的圆角的曲率半径为3.5mm。当然对于不同的车型,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弯折处的圆角的曲率半径可不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板2以及第二固定板3向连接板1的同一侧弯折的弯折处采用圆角结构,可增强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的支架强度。优选的,如图1、图2及图4所示,第一安装孔4的个数为两个,且均为圆形通孔;两个第一安装孔4的圆心连线与第一固定板2和连接板1的交线平行,也就是两个第一安装孔4为横向设置的安装孔。需要说明的是,汽车前围板上焊接有两个螺栓,安装时,两个螺栓对应穿过两个第一安装孔4,通过螺母拧紧,将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汽车前围板上。这里,以B40L车型为例,两个螺栓的型号为M6;两个第一安装孔4的孔径为7mm。当然对于不同的车型,螺栓的型号以及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可不同。更具体的,第一固定板2包括:第一固定板部,以及沿第一固定板部远离连接板1的第一边沿延伸形成的第二固定板部,第一固定板部与第二固定板部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中,第一安装孔4设置于第二固定板部。需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二固定板部是沿第一固定板部远离连接板1的第一边沿中的部分边沿延伸形成的。也就是说,第二固定板部的长度小于第一固定板部的长度;也可理解为,第一固定板2为一长方形固定板,其中长方形固定板上未与连接板1连接的两个角中的一个(图1及图2中所示为右侧角)被裁剪掉,这样,可节约材料和成本。优选的,第二固定板3设有两组第二安装孔5,两组第二安装孔5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这里,以B40L车型为例,两组第二安装孔5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为60mm。当然对于不同车型,两组第二安装孔5之间间隔的预设距离可不同。具体的,两组第二安装孔5中的其中一组所在位置与两个第一安装孔4之间的预设位置相对应。需说明的是,用于固定第一固定板2的第一安装孔4和用于固定汽车线束接插件6的第二安装孔5的位置是相互错开的,如图2所示,这样可避免对接接插件与固定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的螺栓之间以及对接接插件之间的相互干涉。优选的,每组第二安装孔5的个数为两个,且均为圆形通孔;每组第二安装孔5的圆心连线与连接板1和第二固定板3的交线垂直。也就是说每组第二安装孔5为纵向设置的安装孔。这里,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及汽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位于发动机舱内,且与汽车前围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1),以及分别与所述连接板(1)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3)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1)的两侧,向所述连接板(1)的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与汽车前围板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接插件(6)相配合第二安装孔(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位于发动机舱内,且与汽车前围板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连接板(1),以及分别与所述连接板(1)连接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所述第一固定板(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3)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1)的两侧,向所述连接板(1)的同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设有与汽车前围板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4);所述第二固定板(3)上设有与汽车线束接插件(6)相配合第二安装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连接板(1)垂直,所述第一固定板(2)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3)向所述连接板(1)的同一侧弯折的弯折处的曲率半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4)的个数为两个,且均为圆形通孔;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孔(4)的圆心连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连接板(1)的交线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线束接插件的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利王颖王青斌郑艳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