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接插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8360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7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束接插件,其包括一具有多个端子孔位的接插件本体和一上盖,该接插件本体和该上盖相扣接,该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该接插件本体上靠近该端子孔位处开设有两个第一扎线槽,该接插件本体的靠近该端子孔位处的两侧边上也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扎线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线束接插件安装位置倾斜引起的积水问题;消除了振动过程中导线对端子的拉扯,减少端子退针及接触不良问题的发生;可根据导线直径选择其固定方式,便于控制导线捆扎质量避免晃动量过大,增加了端子接触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接插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排除积水功能的汽车线束的接插件。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的接插件主要用于把一个或多个端子通过塑壳和辅件连接起来,以完成电气连接的功能。而塑壳主要分为公端塑壳和母端塑壳,是装配端子的载体。接插件盖是接插件的辅助装置,除了能够防止水、尘埃进入接插件内部造成电路短路外,还具有一定的线束导向性,以节约车载内部装配空间。随着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要求的提高,整车电气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汽车线束的接插件也随之增多,而用电器端的位置也遍布于汽车车身的各个角落。用电器端的苛刻位置决定着线束接插件安装方式复杂和可靠程度差。因此,如何提高汽车线束的接插件的可靠性及便利装配和安装便成为设计关注的焦点,需满足安装环境及位置日益苛刻的整车电气功能及成本要求。目前,当用电器端布置在汽车发动机舱里且线束接插件只能倾斜安装时(接插件的头部向下),舱内的湿气或雨水会沿着电线回路积蓄在接插件盖内。虽然接插件的端子尾部有防水胶塞,但随着防水胶塞的不断老化易导致水渗入到塑壳内部引起部分或全部功能丧失。而且,传统接插件将接插件本体与导线用扎带捆扎时,导线容易晃动造成端子额外受力,引发端子接触不良而造成电气系统故障。因此目前急需设计一种成本低廉、便捷装配、可靠性强的线束接插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线束接插件。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束接插件,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具有多个端子孔位的接插件本体和一上盖,该接插件本体和该上盖相扣接,该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该接插件本体上靠近该端子孔位处开设有两个第一扎线槽,该接插件本体的靠近该端子孔位处的两侧边上也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扎线槽。本方案中,在上盖上设置排水孔,使得线束接插件中的水滴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滴落,避免接插件内部积水。而且,不同于其他接插件的导线固定方式,本技术将导线和接插件本体通过第一扎线槽或第二扎线槽利用线相捆扎,振动时导线与接插件本体一起运动,避免端子的额外受力,装配时线束与接插件本体一起套入上盖,线束不会在固定扎带内来回晃动。还有,不同于传统塑壳与导线单一捆扎方式,本技术中,当导线数量较多时,可通过接插件本体上的第二扎线槽穿线捆扎;导线数量少即可采用内侧的第一扎线槽穿线捆扎,从而便于控制导线固定状态且拆分上盖时无需将固定扎带剪断,缩短装配工时。较佳地,该上盖的头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该排水孔。较佳地,该线束接插件还包括一锁扣,该接插件本体和该上盖通过该锁扣相扣接。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能够解决线束接插件安装位置倾斜引起的积水问题。2、消除了振动过程中导线对端子的拉扯,减少端子退针及接触不良问题的发生。3、可根据导线直径选择其固定方式,便于控制导线捆扎质量避免晃动量过大,增加了端子接触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线束接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线束接插件的接插件本体的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线束接插件的接插件本体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线束接插件的线束捆扎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线束接插件的线束捆扎的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束接插件,其包括一接插件本体1、一上盖2和一锁扣(图中未示出),该接插件本体1和该上盖2通过该锁扣相扣接。其中,该上盖2的头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孔21,在该上盖2上设置排水孔21,使得线束接插件中的水滴利用自身的重力作用滴落,避免接插件内部积水。该接插件本体具有多个端子孔位11,该接插件本体上靠近该端子孔位11处开设有两个第一扎线槽12,该接插件本体1的靠近该端子孔位11处的两侧边上也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扎线槽13。本方案将导线和接插件本体通过第一扎线槽或第二扎线槽利用线相捆扎,振动时导线与接插件本体一起运动,避免端子的额外受力,装配时线束与接插件本体一起套入上盖,线束不会在固定扎带内来回晃动。还有,不同于传统接插件本体与导线单一捆扎方式,本技术中,导线数量少即可采用内侧的第一扎线槽穿线捆扎(见图4),当导线数量较多时,可通过接插件本体上的第二扎线槽穿线捆扎(见图5),从而便于控制导线固定状态且拆分上盖时无需将固定扎带剪断,缩短装配工时。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多个端子孔位的接插件本体和一上盖,该接插件本体和该上盖相扣接,该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该接插件本体上靠近该端子孔位处开设有两个第一扎线槽,该接插件本体的靠近该端子孔位处的两侧边上也分别开设有一第二扎线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具有多个端子孔位的接插件本体和一上盖,该接插件本体和该上盖相扣接,该上盖上开设有多个排水孔,该接插件本体上靠近该端子孔位处开设有两个第一扎线槽,该接插件本体的靠近该端子孔位处的两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凯崔小毛石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