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8207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6:38
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装置、横杆、电池夹具、软垫层、固定板、压力传感器、动力机构,固定板与软垫层活动连接,软垫层设在固定板的上面,固定板通过压力传感器与动力机构相连接,压力传感器设于固定板与动力机构的中间,固定板的顶部与升降装置固定连接,升降装置与固定板活动连接,升降装置连接于横杆,横杆与升降装置相互垂直,横杆与软垫层相互平行,横杆上设有电池夹具,电池夹具设在横杆的底部。其中,该入壳装置采用滑轨式升降装置,能够使电池夹具在支架上上下移动,移动不阻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属于锂电池入壳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专利技术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现有技术公开了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入壳装置,包括由气缸装置构成的动力机构,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伸缩端设有固定板,在所述动力机构的伸缩端还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立柱,立柱上设有齿条,还包括一个与所述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由驱动电机驱动沿所述齿条上下移动,在所述齿轮轴上固设有一横杆,横杆上间隔设有多个电池夹具。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入壳挫伤,提高电池生产安全性,可精确入壳和提供异常预警的锂离子电池入壳装置。但是现有技术采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的形式进行上下移动,操作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装置(1)、横杆(2)、电池夹具(3)、软垫层(4)、固定板(5)、压力传感器(6)、动力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与软垫层(4)活动连接,所述软垫层(4)设在固定板(5)的上面,所述固定板(5)通过压力传感器(6)与动力机构(7)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于固定板(5)与动力机构(7)的中间,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与升降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1)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1)连接于横杆(2),所述横杆(2)与升降装置(1)相互垂直,所述横杆(2)与软垫层(4)相互平行,所述横杆(2)上设有电池夹具(3),所述电池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入壳装置,其结构包括升降装置(1)、横杆(2)、电池夹具(3)、软垫层(4)、固定板(5)、压力传感器(6)、动力机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与软垫层(4)活动连接,所述软垫层(4)设在固定板(5)的上面,所述固定板(5)通过压力传感器(6)与动力机构(7)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6)设于固定板(5)与动力机构(7)的中间,所述固定板(5)的顶部与升降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1)与固定板(5)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1)连接于横杆(2),所述横杆(2)与升降装置(1)相互垂直,所述横杆(2)与软垫层(4)相互平行,所述横杆(2)上设有电池夹具(3),所述电池夹具(3)设在横杆(2)的底部;所述升降装置(1)由电机装置(101)、上限位块(102)、丝杆(103)、移动滑块(104)、防撞块(105)、滑珠(106)、滑轨(107)、支架(108)、下限位块(109)、通孔(110)组成,所述上限位块(102)通过支架(108)与下限位块(109)相连接,所述支架(108)设于上限位块(102)与下限位块(109)的中间,所述上限位块(102)与下限位块(109)相互平行,所述支架(108)与滑轨(10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滑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钵杨越张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天神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