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071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左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泵壳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缓冲管,缓冲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泵壳的内部设置有相互隔绝的泵腔、左齿轮腔、右齿轮腔和介质腔,介质腔包裹在泵腔的外侧,左齿轮腔位于泵腔的左端。该双螺杆地下抽油泵,在泵壳内设置环绕泵腔的介质腔,能够利用介质腔内的电加热丝对介质腔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对泵壳的内壁进行保温,从而能够使泵壳保持恒定的温度,加快了泵腔内油的流动速度,防止泵腔内的油在泵腔的内壁发生沉积,而且由于采用介质间接加热的方式对泵壳的内壁进行加热,使泵壳的内壁受热较为均匀,防堵性较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
本技术涉及螺杆泵
,具体为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
技术介绍
螺杆泵是容积式转子泵,它是依靠由螺杆和衬套形成的密封腔的容积变化来吸入和排出液体的。螺杆泵按螺杆数目分为单螺杆泵、双、三和五螺杆泵。螺杆泵的特点是流量平稳、压力脉动小、有自吸能力、噪声低、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而其突出的优点是输送介质时不形成涡流、对介质的粘性不敏感,可输送高粘度介质。目前用于地下的双螺杆抽油泵在使用时容易堵塞,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或严寒地区,受气温和油黏度的影响堵塞现象尤其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解决了目前的双螺杆抽油泵容易堵塞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的左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泵壳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缓冲管,缓冲管的右端设置有进油管,所述泵壳的内部设置有相互隔绝的泵腔、左齿轮腔、右齿轮腔和介质腔,所述介质腔包裹在泵腔的外侧,所述左齿轮腔位于泵腔的左端,所述右齿轮腔位于泵腔的右端,所述泵壳的右端环绕右齿轮腔开设有分流腔,并且所述泵腔与缓冲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包括泵壳(2),所述泵壳(2)的左端安装有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2)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缓冲管(8),缓冲管(8)的右端设置有进油管(7),所述泵壳(2)的内部设置有相互隔绝的泵腔(12)、左齿轮腔(15)、右齿轮腔(9)和介质腔(3),所述介质腔(3)包裹在泵腔(12)的外侧,所述左齿轮腔(15)位于泵腔(12)的左端,所述右齿轮腔(9)位于泵腔(12)的右端,所述泵壳(2)的右端环绕右齿轮腔(9)开设有分流腔(10),并且所述泵腔(12)与缓冲管(8)之间通过分流腔(10)连通,所述泵壳(2)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与泵腔(12)连通的出油管(14),所述泵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地下抽油泵,包括泵壳(2),所述泵壳(2)的左端安装有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2)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缓冲管(8),缓冲管(8)的右端设置有进油管(7),所述泵壳(2)的内部设置有相互隔绝的泵腔(12)、左齿轮腔(15)、右齿轮腔(9)和介质腔(3),所述介质腔(3)包裹在泵腔(12)的外侧,所述左齿轮腔(15)位于泵腔(12)的左端,所述右齿轮腔(9)位于泵腔(12)的右端,所述泵壳(2)的右端环绕右齿轮腔(9)开设有分流腔(10),并且所述泵腔(12)与缓冲管(8)之间通过分流腔(10)连通,所述泵壳(2)的侧面一体成型有与泵腔(12)连通的出油管(14),所述泵腔(12)的内部横向安装有主动螺杆(4)和从动螺杆(11),所述主动螺杆(4)的左端与电机(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螺杆(4)和从动螺杆(11)位于左齿轮腔(15)的一端通过齿轮啮合,主动螺杆(4)和从动螺杆(11)位于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瀚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君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