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4848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2:52
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包括中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左右对称的三维转动多杆驱动系统;左侧的三维转动多杆驱动系统包括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侧踢回转驱动器、前踢回转驱动器、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连杆、驱动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三从动杆和大腿侧护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减轻了人们背负重物的压力,并提供良好的助力作用,大大提高了背负重物的重量,也适用于老年人爬楼梯和行走的助力,还可用于医疗器械对病人的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
本技术属于涉及一种用于背负重物的减压助力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
技术介绍
人们在背负重物时,下肢和脊柱会受到巨大压力,而且背负重物重量的极限较小。特别是在道路崎岖的地域,这些地方不能通过车辆,只能靠人来背负重物,而且行走路途较远,自然就需要一种能减轻人体压力,并且可增加背负重量的装置。另外,人们在上下楼梯或者长时间行走时,很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特别是老年人,在行走和爬楼梯时问题更为突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行走助力装置存在不足:不能方便的实现踝关节和髋关节外展/内收,甚至是小角度转动,这主要是因为助力装置缺少自由度。目前,能够实现多自由度、大范围活动的背负重物、行走和爬楼的减压助力装置在市场上尚未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减压效果好、背负重量大、可使肩关节和髋关节实现外展/内收运动、脊柱实现多自由度、大范围活动的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包括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

【技术保护点】
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左右对称的三维转动多杆驱动系统;左侧的三维转动多杆驱动系统包括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侧踢回转驱动器、前踢回转驱动器、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连杆、驱动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三从动杆和大腿侧护板,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的互转中心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侧踢回转驱动器的回转中心线沿垂直方向设置,前踢回转驱动器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侧踢回转驱动器的前侧与中部连接板的后侧固定连接,侧踢回转驱动器后侧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座前侧连接,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设在第一安装座上,大腿侧护板上部左侧与...

【技术特征摘要】
1.减压助力机械外骨骼装置的髋关节活动外骨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连接板,中部连接板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左右对称的三维转动多杆驱动系统;左侧的三维转动多杆驱动系统包括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侧踢回转驱动器、前踢回转驱动器、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连杆、驱动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第三从动杆和大腿侧护板,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的互转中心线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侧踢回转驱动器的回转中心线沿垂直方向设置,前踢回转驱动器的中心线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侧踢回转驱动器的前侧与中部连接板的后侧固定连接,侧踢回转驱动器后侧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座前侧连接,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设在第一安装座上,大腿侧护板上部左侧与前踢回转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前踢回转驱动器设在第二安装座上;连杆、驱动杆、第一从动杆、第二从动杆和第三从动杆均设有两根,多杆虚拟轴回转驱动器的动力输出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一根驱动杆的后端固定连接,一根第一从动杆的后端铰接在第一安装座的顶部,另一根第一从动杆的后端铰接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虎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