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2579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一罐体,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处连接有旋流器,罐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污口,罐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气口,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板,出气口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第一过滤网板、第二过滤网板以及罐体的内侧壁围合形成一干燥腔,所述干燥腔中填充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分子筛。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气液分离的旋流器外,还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干燥的干燥腔,因此空气经过旋流器进行气液分离后,还需要经过干燥腔的干燥作用,因此空气中水分和油含量极少,很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市面上的旋流气液分离器主要采用以下的结构:包括一内部中空的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旋流器,所述旋流器与开设于罐体侧壁上的进气口相连接配合作用,同时罐体的上端顶部开设有一出气口,而罐体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一排污口。当外界混合有水分和/或油的气体从进气口处进入到旋流器内部,通过旋流器的旋转离心分离作用下,空气中的水分或油大部分依附于旋流器的内壁上,而分离后的空气则从罐体上端顶部的出气口排出。上述的旋流气液分离器虽然也能够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分的粘附力弱,气体经过旋流器的旋转离心分离作用下,空气中依然含有较多的水分,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同时气液分离效果好的气液分离器。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一内部中空且呈竖立式布置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中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其内部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处连接有一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旋流器,所述罐体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一便于油污排出的排污口,同时该罐体的上端顶部设置有一出气口,所述罐体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液分离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部中空且呈竖立式布置的罐体(10),所述罐体(10)的中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其内部的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11)处连接有一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10)内部的旋流器(20),所述罐体(10)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一便于油污排出的排污口(12),同时该罐体(10)的上端顶部设置有一出气口(13),所述罐体(10)的内壁中上部上还设置有一位于所述旋流器(20)与出气口(13)之间的第一过滤网板(14),同时该出气口(13)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15),所述第一过滤网板(14)与第二过滤网板(15)以及罐体(10)的内侧壁围合形成一干燥腔(16),所述干燥腔(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内部中空且呈竖立式布置的罐体(10),所述罐体(10)的中下部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外界与其内部的进气口(11),所述进气口(11)处连接有一固定设置于所述罐体(10)内部的旋流器(20),所述罐体(10)的下端底部设置有一便于油污排出的排污口(12),同时该罐体(10)的上端顶部设置有一出气口(13),所述罐体(10)的内壁中上部上还设置有一位于所述旋流器(20)与出气口(13)之间的第一过滤网板(14),同时该出气口(13)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板(15),所述第一过滤网板(14)与第二过滤网板(15)以及罐体(10)的内侧壁围合形成一干燥腔(16),所述干燥腔(16)中填充有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的分水筛,所述罐体(10)上部的侧壁上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干燥腔(16)内部的进料口(161),同时罐体(10)中上部的侧壁上邻近所述第一过滤网板(14)的位置处开设有一连通外界与所述干燥腔(16)内部的卸料口(16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上部的侧壁上设置有两个进料口(161),两个进料口(161)分别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新文孟超陈志军李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