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叉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49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拨叉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拨叉安装单元及至少一个百分表测距单元;拨叉安装单元及百分表测距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拨叉的中心孔与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拨叉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触点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拨叉安装单元及百分表测距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拨叉的中心孔与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拨叉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触点抵接,利用百分表测距单元在自由状态下与拨叉中心之间的间距加上安装拨叉后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读数,可直接获得拨叉中心与拨叉叶片顶端的距离,测量效率高,减少了人工测量产生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拨叉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件
,特别涉及一种拨叉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机床上的拨叉是用于变速,主要用在操纵机构中。拨叉把两个咬合的齿轮拨开来,再把其中一个可以在轴上滑动的齿轮拨到另外一个齿轮上以获得另一个速度,改变车床滑移齿轮的位置,实现变速。拨叉中心(即拨叉中心孔的中心)与拨叉叶片顶端的距离是极为重要的尺寸,直接影响设备运行的精确性。由于拨叉零件形状特殊,没有一种专用的检测工具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拨叉叶片顶端与距拨叉中心的距离。如采用三坐标等通用检验设备检验,检测成本过高;若采用人手工测量,则不易选取测量点,操作复杂,干扰因素多,数据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拨叉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快速、准确的检测拨叉叶片顶端与距拨叉中心的距离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拨叉叶片顶端与距拨叉中心的距离的测量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拨叉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拨叉安装单元及至少一个百分表测距单元;所述拨叉安装单元及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拨叉的中心孔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所述拨叉的叶片的端部与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触点抵接。进一步地,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包括:支座及百分表;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叉的中心孔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所述拨叉的叶片端部与所述百分表的触点抵接。进一步地,所述拨叉安装单元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套、轴承、轴承套及转轴;所述轴承的外侧与所述外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的外侧与所述轴承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上端设置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与不同的所述拨叉配合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两个。进一步地,所述拨叉安装单元还包括:端板;所述端板的一端与所述轴承及所述转轴抵接,所述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腰型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为“L”型形状。进一步地,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为两个。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拨叉安装单元及百分表测距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拨叉的中心孔与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拨叉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触点抵接,利用百分表测距单元在自由状态下与拨叉中心之间的间距加上安装拨叉后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读数,可直接获得拨叉中心与拨叉叶片顶端的距离,测量效率高;同时,由于不需要人工选取测量点,减少了人工测量产生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拨叉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拨叉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快速、准确的检测拨叉叶片顶端与距拨叉中心的距离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拨叉叶片顶端与距拨叉中心的距离的测量效率,提高了测量精度。参见图1及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拨叉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3、拨叉安装单元1及至少一个百分表测距单元2。百分表测距单元2的数量根据拨叉4的中心孔的孔径确定,通常一个百分表测距单元2用于测量相同中心孔孔径的拨叉4。拨叉安装单元1及百分表测距单元2固定在底座3上;拨叉4的中心孔与拨叉安装单元1配合固定,拨叉4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测距单元2的触点抵接。百分表测距单元2包括:支座22及百分表21;支座22为“L”型形状,百分表21通过支座22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上开设有腰型孔,支座22通过螺栓固定在腰型孔内。拨叉4的中心孔与拨叉安装单元1配合固定,拨叉4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21的触点抵接。拨叉安装单元1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套12、轴承14、轴承套11、转轴13及端板。轴承14的外侧与外套12的内侧固定连接,外套12固定在底座3上;轴承套11的外侧与轴承14的外侧固定连接;转轴13与轴承套11的内侧固定连接;转轴13的上端设置为阶梯轴,阶梯轴与不同的拨叉4配合固定。端板的一端与轴承14及转轴13抵接,端板的另一端与底座抵接。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进行说明: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3、拨叉安装单元1及两个百分表测距单元2。百分表测距单元2包括:支座22及百分表21;拨叉安装单元1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套12、轴承14、轴承套11、转轴13及端板。支座22为“L”型形状;底座3上开设有腰型孔,支座22的底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腰型孔内。拨叉安装单元1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套12、轴承14、轴承套11、转轴13及端板。轴承14的外侧与外套12的内侧固定连接,外套12固定在底座3上;轴承套11的外侧与轴承14的外侧固定连接;转轴13与轴承套11的内侧固定连接;转轴13的上端设置为阶梯轴,阶梯轴与不同的拨叉4配合固定。端板的一端与轴承14及转轴13抵接,端板的另一端与底座抵接。拨叉4的中心孔与转轴13的上端配合固定,拨叉4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21的触点抵接。参见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测量百分表21在自由状态下的触点与拨叉4中心之间的间距L1,将拨叉4安装在转轴13上端合适的阶梯轴上,旋转拨叉4,拨叉4带动转轴13旋转,转轴13带动轴承套11旋转,轴承套11设置在轴承14的内侧,轴承套11驱动轴承14的内侧旋转。当拨叉4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21的触点抵接后,读取百分表21的读数L2,计算L1加L2的值即为拨叉4中心与拨叉4叶片顶端的距离。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拨叉检测装置,拨叉安装单元1及百分表测距单元2固定在底座3上,拨叉4的中心孔与拨叉安装单元1配合固定,拨叉4的叶片端部与百分表测距单元2的触点抵接,利用百分表测距单元2在自由状态下与拨叉4中心之间的间距加上安装拨叉4后百分表测距单元2的读数,可直接获得拨叉4中心与拨叉4叶片顶端的距离,测量效率高;同时,由于不需要人工选取测量点,减少了人工测量产生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拨叉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拨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拨叉安装单元及至少一个百分表测距单元;所述拨叉安装单元及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叉的中心孔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所述拨叉的叶片的端部与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触点抵接;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包括:支座及百分表;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叉的中心孔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所述拨叉的叶片端部与所述百分表的触点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拨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底座、拨叉安装单元及至少一个百分表测距单元;所述拨叉安装单元及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叉的中心孔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所述拨叉的叶片的端部与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的触点抵接;所述百分表测距单元包括:支座及百分表;所述百分表通过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拨叉的中心孔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配合固定,所述拨叉的叶片端部与所述百分表的触点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安装单元包括:从外向内依次设置的外套、轴承、轴承套及转轴;所述轴承的外侧与所述外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的外侧与所述轴承的外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彦赵雨涛黄婷婷杨达威王隆泉董雨李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