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7232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属于夹具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双头螺柱Ⅰ、带肩六角螺母Ⅰ、开口垫圈Ⅰ、直压板Ⅰ、底座、开口垫圈Ⅱ、带肩六角螺母Ⅱ、双头螺柱Ⅱ、带肩六角螺母Ⅲ、开口垫圈Ⅲ、拨叉零件、通孔Ⅰ、通孔Ⅱ、直压板Ⅱ、带肩六角螺母Ⅳ、开口垫圈Ⅳ、花键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底座上设置了两个工位,可用标准高速钢立铣刀对两个拨叉零件同时铣削拨叉槽,提高加工效率;直压板主要是为了防止加工过程中零件的转动;开口垫圈是为了实现零件的快速夹装,缩短辅助时间;底座上有两个通孔起到了辅助定位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属于夹具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制造业也迅猛发展;在零件制造过程中要求也变得非常严格,无论是钻孔还是铣槽都需要合适的夹具,设置合适的专用夹具不仅保证了加工精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夹具设计是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在拨叉加工过程中,拨叉在机床中摆放位置十分重要,摆放角度要准确,夹紧后不能松动,这样才能保证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本技术专利用于一种车床拨叉零件铣槽专用夹具,针对拨叉铣槽进行装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包括双头螺柱Ⅰ1、带肩六角螺母Ⅰ2、开口垫圈Ⅰ3、直压板Ⅰ4、底座5、开口垫圈Ⅱ6、带肩六角螺母Ⅱ7、双头螺柱Ⅱ8、带肩六角螺母Ⅲ9、开口垫圈Ⅲ10、拨叉零件11、直压板Ⅱ14、带肩六角螺母Ⅳ15、开口垫圈Ⅳ16、花键孔17;直压板Ⅰ4、直压板Ⅱ14分别位于底座5的两侧,双头螺柱Ⅰ1穿过第一个工位拨叉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螺柱Ⅰ(1)、带肩六角螺母Ⅰ(2)、开口垫圈Ⅰ(3)、直压板Ⅰ(4)、底座(5)、开口垫圈Ⅱ(6)、带肩六角螺母Ⅱ(7)、双头螺柱Ⅱ(8)、带肩六角螺母Ⅲ(9)、开口垫圈Ⅲ(10)、拨叉零件(11)、直压板Ⅱ(14)、带肩六角螺母Ⅳ(15)、开口垫圈Ⅳ(16)、花键孔(17);直压板Ⅰ(4)、直压板Ⅱ(14)分别位于底座(5)的两侧,双头螺柱Ⅰ(1)穿过第一个工位拨叉零件(11)的花键孔(17)、底座(5)和第二个工位拨叉零件(11)的花键孔(17),双头螺柱Ⅰ(1)一端与开口垫圈Ⅰ(3)和带肩六角螺母Ⅰ(2)连接,另一端与开口垫圈Ⅱ(6)和带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拨叉双工位铣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螺柱Ⅰ(1)、带肩六角螺母Ⅰ(2)、开口垫圈Ⅰ(3)、直压板Ⅰ(4)、底座(5)、开口垫圈Ⅱ(6)、带肩六角螺母Ⅱ(7)、双头螺柱Ⅱ(8)、带肩六角螺母Ⅲ(9)、开口垫圈Ⅲ(10)、拨叉零件(11)、直压板Ⅱ(14)、带肩六角螺母Ⅳ(15)、开口垫圈Ⅳ(16)、花键孔(17);直压板Ⅰ(4)、直压板Ⅱ(14)分别位于底座(5)的两侧,双头螺柱Ⅰ(1)穿过第一个工位拨叉零件(11)的花键孔(17)、底座(5)和第二个工位拨叉零件(11)的花键孔(17),双头螺柱Ⅰ(1)一端与开口垫圈Ⅰ(3)和带肩六角螺母Ⅰ(2)连接,另一端与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晓聪刘洋程强张先炼张龙邢保英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