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633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6: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阀,包括锁阀本体,所述锁阀本体包括阀体、阀帽、阀芯和阀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圆形的钢球,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该第二弧形凹槽和第一弧形凹槽之间构成供钢球放入的容纳腔,该钢球位于容纳腔内;阀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阀杆的外壁设置有与环形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定位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该钢球位于容纳腔内结合环形定位凸起的侧壁与环形定位凹槽的侧壁相抵触,实现了对阀芯双向的定位,当要对水流实现通断时,保证了阀芯不会在阀体内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保证了阀芯转动稳定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阀芯对水流实现通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锁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是一种锁阀。
技术介绍
锁阀是一种能够防止盗开或关的加锁阀门,它是在各类阀门阀杆处上锁。目前,现有锁阀包括锁阀本体,所述锁阀本体包括阀体、阀帽、阀芯、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阀体与阀帽螺纹连接构成腔体,所述阀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位于腔体内,所述阀杆的下端穿入腔体内且与阀芯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口通道,所述阀帽上设置有与进口通道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侧,所述阀杆的外壁与阀体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供第三密封圈放入放置槽,该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放置槽中;该锁阀在使用时,阀杆转动从而带动阀芯转动对水流实现通断,当要对水流实现通断时,阀芯会在阀体内出现晃动现象发生,阀芯转动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了对水流实现通断;且阀杆与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往往通过简单的密封圈实现密封的效果,从而造成密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影响了对水流实现通断且阀杆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效果好的锁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锁阀,包括锁阀本体,所述锁阀本体包括阀体、阀帽、阀芯、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阀体与阀帽螺纹连接构成腔体,所述阀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位于腔体内,所述阀杆的下端穿入腔体内且与阀芯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口通道,所述阀帽上设置有与进口通道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侧,所述阀杆的外壁与阀体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供第三密封圈放入放置槽,该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放置槽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圆形的钢球,所述阀芯的下端与阀体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该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设置,该第二弧形凹槽和第一弧形凹槽之间构成供钢球放入的容纳腔,该钢球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所述阀杆的外壁设置有与环形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定位凸起,该环形定位凸起的侧壁与环形定位凹槽的侧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钢球位于容纳腔内结合环形定位凸起的侧壁与环形定位凹槽的侧壁相抵触,实现了对阀芯上下的定位,实现了对阀芯双向的定位,该锁阀在使用时,阀杆转动从而带动阀芯转动对水流实现通断,当要对水流实现通断时,保证了阀芯不会在阀体内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保证了阀芯转动稳定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阀芯对水流实现通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密封圈包括密封件本体,该密封件本体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阀杆容置腔,所述的密封件本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该密封件本体的下部向外延伸有定位部,所述的阀杆容置腔的内壁上部向上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一卡接块,该第一卡接块与阀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一缓冲腔,所述的阀杆容置腔的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接块,该第二卡接块与阀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二缓冲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及定位部,可有效的与阀杆及阀体之间实现弹性密封,且在密封圈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有效的对阀杆的外壁实现弹性密封,也对实现密封圈与阀体之间的密封,通过双层对阀杆实现密封,保证了密封效果,且长时间使用后,不会轻易失效,不用经常维修,结构布局合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第一卡接块的上端面位于阀杆容置腔内,第二卡接块的下端面位于阀杆容置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不超出密封件本体的保护范围,有效保证了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与阀杆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圈结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锁阀,包括锁阀本体,所述锁阀本体包括阀体1、阀帽4、阀芯7、阀杆6、第一密封圈2、第二密封圈3和第三密封圈5,所述阀体1与阀帽4螺纹连接构成腔体,所述阀芯7、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均位于腔体内,所述阀杆6的下端穿入腔体内且与阀芯7连接,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进口通道100,所述阀帽4上设置有与进口通道100连通的出口通道400,所述阀芯7上设置有与出口通道400和进口通道100相连通的通道700,所述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3分别位于阀芯7的两侧,所述阀杆6的外壁与阀体1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供第三密封圈5放入放置槽,该第三密封圈5设置于放置槽中,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呈圆形的钢球8,所述阀芯7的下端与阀体1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阀芯7上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701,所述阀体1的内壁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101,该第二弧形凹槽101与第一弧形凹槽701对应设置,该第二弧形凹槽101和第一弧形凹槽701之间构成供钢球8放入的容纳腔,该钢球8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阀体1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102,所述阀杆6的外壁设置有与环形定位凹槽102相适配的环形定位凸起601,该环形定位凸起601的侧壁与环形定位凹槽102的侧壁相抵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钢球位于容纳腔内结合环形定位凸起的侧壁与环形定位凹槽的侧壁相抵触,实现了对阀芯上下的定位,实现了对阀芯双向的定位,该锁阀在使用时,阀杆转动从而带动阀芯转动对水流实现通断,当要对水流实现通断时,保证了阀芯不会在阀体内出现晃动现象发生,保证了阀芯转动稳定性,从而有效的保证了阀芯对水流实现通断。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圈5包括密封件本体5,该密封件本体由橡胶材料制成,该密封件本体中空设置,该中空部分构成阀杆容置腔213,所述的密封件本体5的外壁中部设置有环状凸起211,该密封件本体5的下部向外延伸有定位部212,所述的阀杆容置腔的内壁上部向上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一卡接块214,该第一卡接块214与阀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一缓冲腔215,所述的阀杆容置腔的内壁下部向下延伸有呈环状的第二卡接块216,该第二卡接块216与阀杆容置腔的内壁构成第二缓冲腔217,所述的第二缓冲腔217的缓冲量大于第一缓冲腔215的缓冲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件本体的外侧设置有环状凸起及定位部,可有效的与阀杆及阀体之间实现弹性密封,且在密封圈本体的内壁上设置第一卡接块及第二卡接块,有效的对阀杆的外壁实现弹性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锁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阀,包括锁阀本体,所述锁阀本体包括阀体、阀帽、阀芯、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阀体与阀帽螺纹连接构成腔体,所述阀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位于腔体内,所述阀杆的下端穿入腔体内且与阀芯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口通道,所述阀帽上设置有与进口通道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侧,所述阀杆的外壁与阀体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供第三密封圈放入放置槽,该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放置槽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圆形的钢球,所述阀芯的下端与阀体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该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设置,该第二弧形凹槽和第一弧形凹槽之间构成供钢球放入的容纳腔,该钢球位于容纳腔内;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定位凹槽,所述阀杆的外壁设置有与环形定位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定位凸起,该环形定位凸起的侧壁与环形定位凹槽的侧壁相抵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阀,包括锁阀本体,所述锁阀本体包括阀体、阀帽、阀芯、阀杆、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阀体与阀帽螺纹连接构成腔体,所述阀芯、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均位于腔体内,所述阀杆的下端穿入腔体内且与阀芯连接,所述阀体上设置有进口通道,所述阀帽上设置有与进口通道连通的出口通道,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出口通道和进口通道相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分别位于阀芯的两侧,所述阀杆的外壁与阀体内壁的连接处设置有供第三密封圈放入放置槽,该第三密封圈设置于放置槽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呈圆形的钢球,所述阀芯的下端与阀体的内壁间隙设置,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阀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钢球表面相适配的第二弧形凹槽,该第二弧形凹槽与第一弧形凹槽对应设置,该第二弧形凹槽和第一弧形凹槽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爱青林宗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德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