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侨大学专利>正文

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及转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5846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及转向系统,所述转向机包括齿条、齿轮、中间壳体、第一两端壳体、第二两端壳体、钛合金滑块、预紧弹簧和调节螺栓;中间壳体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带有内螺纹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第一两端壳体通过第一接口与中间壳体相连接,第二两端壳体通过第二接口与中间壳体相连接,齿条穿过第一两端壳体、中间壳体和第二两端壳体;钛合金滑块安装在齿条背部的无齿形部分;调节螺栓的螺杆部分插入预紧弹簧,调节螺栓的带外螺纹的头部旋入第三接口,预紧弹簧能顶抵钛合金滑块;齿轮通过第四接口插入中间壳体,且与齿条相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调节式中心距设计来保证转向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及转向系统
本技术涉及转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小型卡丁车上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及转向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小型卡丁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娱乐和消费品,但是,传统的卡丁车无悬挂系统,也没有一套完善的转向机装置。然而,当前的卡丁车场具有复杂多变的赛道特征,车手会在行驶时中高频率的转向会对转向的连杆摇臂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造成磨损,导致不稳定的转向特性从而不利于驾驶,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到驾驶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及转向系统,通过自调节式中心距设计以适应小型卡丁车高频率转向的特点,保证转向系统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包括:齿条、齿轮、中间壳体、第一两端壳体、第二两端壳体、钛合金滑块、预紧弹簧和调节螺栓;所述中间壳体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带有内螺纹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一两端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中间壳体相连接,第二两端壳体通过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中间壳体相连接,所述齿条穿过所述第一两端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及转向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2)、齿轮(7)、中间壳体(6)、第一两端壳体(4)、第二两端壳体(5)、钛合金滑块(14)、预紧弹簧(13)和调节螺栓(12);所述中间壳体包括第一接口(61)、第二接口(62)、带有内螺纹的第三接口(63)和第四接口(64);所述第一两端壳体(4)通过所述第一接口(61)与所述中间壳体(6)相连接,第二两端壳体(5)通过所述第二接口(62)与所述中间壳体(6)相连接,所述齿条(2)穿过所述第一两端壳体(4)、中间壳体(6)和第二两端壳体(5);所述钛合金滑块(14)安装在所述齿条(2)背部的无齿形部分;所述调节螺栓(12)的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齿条(2)、齿轮(7)、中间壳体(6)、第一两端壳体(4)、第二两端壳体(5)、钛合金滑块(14)、预紧弹簧(13)和调节螺栓(12);所述中间壳体包括第一接口(61)、第二接口(62)、带有内螺纹的第三接口(63)和第四接口(64);所述第一两端壳体(4)通过所述第一接口(61)与所述中间壳体(6)相连接,第二两端壳体(5)通过所述第二接口(62)与所述中间壳体(6)相连接,所述齿条(2)穿过所述第一两端壳体(4)、中间壳体(6)和第二两端壳体(5);所述钛合金滑块(14)安装在所述齿条(2)背部的无齿形部分;所述调节螺栓(12)的螺杆部分插入所述预紧弹簧(13),所述调节螺栓(12)的带外螺纹的头部旋入所述第三接口(63),所述预紧弹簧(13)能顶抵所述钛合金滑块(14);所述齿轮(7)通过所述第四接口(64)插入所述中间壳体(6),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6)与所述齿轮(7)、第一两端壳体(4)和第二两端壳体(5)分别通过法兰盘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卡丁车的自调节式齿轮齿条转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滑动部分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铭库跃东李海洋贾圣吴志伟程磊葛浩生
申请(专利权)人:华侨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