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786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7:17
使在储液部(4)内具备分隔壁部件(41)的缓冲器(1)的生产率及装配性提高。折流板(41)(分隔壁部件)通过对由具有可挠性的NBR(丁腈橡胶)构成的单一材料进行一体成形而制造,使在折流板(41)的抵接面(42B)形成的凸部(51)嵌入中间筒(20)的缩径部(36)的凹部(52)。由此,在将安装有折流板(41)的中间筒(20)组装于外筒的内侧时,能够阻止薄板状的折流板(41)以连接管(23)为中心旋转,并且能够使缓冲器(1)的生产率及装配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及其制造方法,该缓冲器通过相对于活塞杆的动作对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控制来产生阻尼力。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分隔壁部件(折流板)的控制阀横向安装型的阻尼力调整式油压缓冲器。在该缓冲器中,分隔壁部件通过将弹性密封部件即橡胶制成的分隔壁硫化粘接于金属制的板部而制造,但是希望实现折流板的生产率及装配性的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728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使在储液部内具备分隔壁部件的缓冲器的生产率及装配性提高。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缓冲器安装在能够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该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筒;在所述缸筒内插入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结而向所述缸筒的外部延伸的活塞杆;在所述缸筒的外周设置的外筒;在所述缸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而封入有工作液及气体的储液部;在所述缸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的中间筒;在所述中间筒的两端部形成的缩径部;在所述缩径部形成而收纳有对所述中间筒的两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缓冲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冲器,安装在能够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该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筒;在所述缸筒内配置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结而向所述缸筒的外部延伸的活塞杆;在所述缸筒的外周设置的外筒;在所述缸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而封入有工作液及气体的储液部;在所述缸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的中间筒;所述中间筒具有:在所述中间筒的两端部形成的缩径部;在所述缩径部形成而收纳有对所述中间筒的两端与所述缸筒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的环状槽;设置于所述中间筒的侧壁而前端向所述外筒的外部延伸的连接管;所述外筒具有形成于该外筒而使工作液从所述外筒的外部通过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而向所述储液部流通的开口,所述缓冲器还具备分隔壁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31 JP 2014-2232711.一种缓冲器,安装在能够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该缓冲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封入有工作流体的缸筒;在所述缸筒内配置的活塞;与所述活塞连结而向所述缸筒的外部延伸的活塞杆;在所述缸筒的外周设置的外筒;在所述缸筒与所述外筒之间形成而封入有工作液及气体的储液部;在所述缸筒与所述外筒之间设置的中间筒;所述中间筒具有:在所述中间筒的两端部形成的缩径部;在所述缩径部形成而收纳有对所述中间筒的两端与所述缸筒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部件的环状槽;设置于所述中间筒的侧壁而前端向所述外筒的外部延伸的连接管;所述外筒具有形成于该外筒而使工作液从所述外筒的外部通过所述连接管的外侧而向所述储液部流通的开口,所述缓冲器还具备分隔壁部件,该分隔壁部件设置在所述储液部内而具有在安装在所述两个部件之间的安装状态下限制工作液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裕山中照章塩梅修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