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以及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1012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9:32
阀包括:环状的盘,其具有开口窗和自内周或者外周通往开口窗的通路;以及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于盘,用于对开口窗进行开闭。通路被叶片阀覆盖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以及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包括:缸体;活塞杆,其以移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缸体内;以及活塞,其安装于活塞杆的外周,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缸体内,并且将缸体内划分成伸侧室与压侧室。缓冲器利用层叠于活塞的阀对往复于伸侧室与压侧室的工作油的流动施加阻力,发挥阻尼力。在组装于车辆的悬挂装置的缓冲器中,通过对车身以及车轮的共振频率带的振动发挥阻尼力,使该振动衰减,能够提高车辆的乘车舒适度。但是,若阻尼力相对于除上述共振频率带以外的频率带的振动过大,则有损悬架弹簧、隔振橡胶等的隔振效果,存在乘车舒适度恶化的可能性。日本JP2003-42214A公开了一种具有阀的缓冲器,该阀并列组合有节流孔与叶片阀。该缓冲器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主要利用节流孔发挥阻尼力,在活塞速度处于高速区域的情况下,打开叶片阀而主要利用叶片阀发挥阻尼力。如图13所示,缓冲器的阻尼特性(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特性)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成为与活塞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节流孔特有的特性,在活塞速度处于高速区域的情况下成为与活塞速度成正比的叶片阀特有的特性。由此,在活塞速度处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使用节流孔,从而能够防止阻尼力过大,在活塞速度处于高速区域的情况下使用叶片阀,从而能够防止阻尼力过小。由此,能够模拟地实现与振动频率感应的阻尼特性,因此能够提高车辆的乘车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由于节流孔带来的阻尼特性是阻尼力与活塞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地变化的特性,因此在活塞速度非常低的(微低速)情况下,缓冲器的阻尼力也变得非常小。由此,车身的振动可能不会被衰减而给搭乘者带来不适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车辆的乘车舒适度的阀以及缓冲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阀,其中,该阀包括:环状的盘,其具有开口窗和自内周或者外周通往开口窗的通路;以及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于盘,用于对开口窗进行开闭,通路被叶片阀覆盖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阀,其中,该阀包括:环状的第一座构件;环状的第一盘,其层叠于第一座构件,具有第一开口窗和自内周通往第一开口窗的第一通路;环状的第一叶片阀,其层叠于第一盘,并且内周被第一座构件沿径向定位,该第一叶片阀用于对第一开口窗进行开闭;环状的第二座构件;环状的第二盘,其层叠于第二座构件,具有第二开口窗和自外周通往第二开口窗的第二通路;环状的第二叶片阀,其层叠于第二盘,用于对第二开口窗进行开闭;以及环状的支承构件,其夹设于第一叶片阀与第二叶片阀之间,将第一叶片阀支承为第一叶片阀的外周能够挠曲,并且将第二叶片阀支承为第二叶片阀的内周能够挠曲,第一通路通过利用第一座构件与第一叶片阀夹持第一盘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第二通路通过利用第二座构件与第二叶片阀夹持第二盘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缸体;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缸体内,并将缸体内划分成伸侧室与压侧室;以及活塞杆,其一端连结于活塞;其中,该缓冲器包括阀,该阀具有:环状的第一座构件;环状的第一盘,其层叠于第一座构件,具有第一开口窗和自内周通往第一开口窗的第一通路;环状的第一叶片阀,其层叠于第一盘,并且内周被第一座构件沿径向定位,该第一叶片阀用于对第一开口窗进行开闭;环状的第二座构件;环状的第二盘,其层叠于第二座构件,具有第二开口窗和自外周通往第二开口窗的第二通路;环状的第二叶片阀,其层叠于第二盘,用于对第二开口窗进行开闭;以及环状的支承构件,其夹设于第一叶片阀与第二叶片阀之间,将第一叶片阀支承为第一叶片阀的外周能够挠曲,并且将第二叶片阀支承为第二叶片阀的内周能够挠曲,该支承构件的内径大于活塞杆的外径;阀以面向伸侧室以及压侧室中的一者的方式安装于活塞杆的外周,由第一座构件、第二座构件以及支承构件形成的空间经由活塞杆内连通于伸侧室以及压侧室中的另一者,第一通路通过利用第一座构件与第一叶片阀夹持第一盘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第二通路通过利用第二座构件与第二叶片阀夹持第二盘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的纵向剖视放大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的盘的俯视放大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的盘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5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阀的缓冲器的阻尼特性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的纵向剖视放大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阀的盘的俯视放大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阀的纵向剖视图。图10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阀的缓冲器的一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1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阀的缓冲器的阻尼特性图。图12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阀的缓冲器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图13是组装有比较例中的阀的缓冲器的阻尼特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阀V包括:环状的盘1,其具有圆形的开口窗1a和自内周通往开口窗1a的通路1b;环状的叶片阀2,其层叠于盘1,用于对开口窗1a进行开闭;以及环状的座构件3,其层叠于盘1的与叶片阀2相反的一侧。阀V在流体自盘1的内周侧通过通路1b时利用通路1b以及叶片阀2对流体的流动施加阻力。盘1呈圆盘状,其包括:四个开口窗1a,其作为沿轴向贯穿的孔而形成;四个通路1b,其作为自内周朝向外周侧形成为放射状的多个孔而形成,并分别与对应的开口窗1a连通;以及两个定位用的缺口1c。盘1层叠于座构件3,开口窗1a以及通路1b的图1中的下端被座构件3封堵。开口窗1a并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是沿着周向的圆弧状等。将开口窗1a的形状设定为自轴向观察开口窗1a时的面积大于通路1b的截面积,即,大于通路1b的周向宽度乘以盘1的厚度(轴向长度)而得的值。通路1b的内周侧在自轴向观察时形成末端扩展的形状,自内周侧通过通路1b的流体被顺畅地导入通路1b内。开口窗1a的设置数量以及通路1b的设置数量并不限定为四个,而是能够任意地设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窗1a和通路1b由沿轴向贯穿盘1的孔形成,因此针对一个开口窗1a设置一个通路1b。此外,设于盘1的开口窗1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其中,该阀包括:环状的盘,其具有开口窗和自内周或者外周通往上述开口窗的通路;以及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于上述盘,用于对上述开口窗进行开闭,上述通路被上述叶片阀覆盖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10 JP 2012-1779041.一种阀,其中,该阀包括:
环状的盘,其具有开口窗和自内周或者外周通往上述开口窗的通路;以

环状的叶片阀,其层叠于上述盘,用于对上述开口窗进行开闭,
上述通路被上述叶片阀覆盖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
上述阀还包括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层叠于上述叶片阀的与上述盘相反
的一侧的表面,并以仅使上述叶片阀的上述开口窗能够开放的方式支承上述
叶片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其中,
上述阀还包括座构件,该座构件层叠于上述盘的与上述叶片阀相反的一
侧的表面,
上述开口窗以及上述通路由沿轴向贯穿上述盘的孔形成,
上述通路通过利用上述座构件与上述叶片阀夹持上述盘而作为节流孔
发挥功能。
4.一种阀,其中,该阀包括:
环状的第一座构件;
环状的第一盘,其层叠于上述第一座构件,具有第一开口窗和自内周通
往上述第一开口窗的第一通路;
环状的第一叶片阀,其层叠于上述第一盘,并且内周被上述第一座构件
沿径向定位,该第一叶片阀用于对上述第一开口窗进行开闭;
环状的第二座构件;
环状的第二盘,其层叠于上述第二座构件,具有第二开口窗和自外周通
往上述第二开口窗的第二通路;
环状的第二叶片阀,其层叠于上述第二盘,用于对上述第二开口窗进行

\t开闭;以及
环状的支承构件,其夹设于上述第一叶片阀与上述第二叶片阀之间,将
上述第一叶片阀支承为上述第一叶片阀的外周能够挠曲,并且将上述第二叶
片阀支承为上述第二叶片阀的内周能够挠曲,
上述第一通路通过利用上述第一座构件与上述第一叶片阀夹持上述第
一盘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
上述第二通路通过利用上述第二座构件与上述第二叶片阀夹持上述第
二盘而作为节流孔发挥功能。
5.一种缓冲器,其中,该缓冲器包括:
缸体;
活塞,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上述缸体内,并将上述缸体内划分成
伸侧室与压侧室;以及
活塞杆,其一端连结于上述活塞;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阀,该阀具有:
环状的第一座构件;
环状的第一盘,其层叠于上述第一座构件,具有第一开口窗和自内周通
往上述第一开口窗的第一通路;
环状的第一叶片阀,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田雄二
申请(专利权)人: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