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和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的操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4579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10),其包括座椅部分(14)以及调节装置(28),座椅部分(14)包括由座椅罩(16)跨越的缓冲泡沫(18),座椅部分(14)的灵活性通过调节装置(28)可改变,其中调节装置(28)包括设置在座椅系统(10)的拉索槽(22、24、26)中的至少一个拉索装置(30、32、34),其中拉索装置(30、32、34)的引导元件(36、38、40)附接至座椅罩(16)的外部区域并且在松弛座椅罩(16)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16)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18)可移动以用于改变座椅部分(14)的灵活性。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座椅系统(10)的机动车辆以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10)的操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和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的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一种在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中指定类型的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种具有座椅系统的机动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乘客的舒适感主要由车辆乘客就坐的机动车辆座椅系统的座椅部分的灵活性或刚度决定。如果车辆乘客已经坐在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上,那么特别均匀的压力分布尤其是在车辆乘客的底部区域中的特别均匀的压力分布是有利的。因此,一些车辆或座椅系统制造商提供具有起皱的(wrinkled)座椅罩的座椅系统。通过起皱的座椅罩,实现了座椅罩的一些灵活性,因此实现了座椅部分的一些灵活性,使得车辆乘客感觉到它特别舒适。然而,其不利之处在于整个座椅系统的视觉效果由于起皱的座椅罩变差。特别是对于皮革罩座椅系统,其存在以下问题:在经过一些使用之后皮革本身延伸并且因此起皱。虽然这增加了座椅舒适度,但是由于皮革罩的起皱,不幸地使得座椅系统的视觉效果变差。JP11075983A公开了一种用于椅子的复合座垫,其布置在框架内并通过丝(wire)连接至框架。一些滑轮被安装在框架处,通过其可改变丝的张力使得椅子的乘坐舒适度可得到改变。US4858992A公开了一种座椅,借此,包括横向延伸穿过座椅的多个带子的设备被安装在座椅内。与带子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多个传感器被提供以检测座椅上使用者躯干的选定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响应于传感器,控制电路控制安装在设备的通道内的滑块的运动以控制带子的长度和形状从而改变带子的长度,使得带子和下面座椅织物适应于坐在座椅上的人。GB2405580B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其具有两个部件,分别是座椅靠背和座椅底座,其中所述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刚性框架和布置在框架内的柔性带以支撑使用者身体的区域,具有调节装置的所述带被设置为在使用期间调节张力,以便维持使用者希望的支撑张力。DE102008028791A1示出了一种用于汽车的座椅,借此可以压缩座椅的泡沫以改变座椅表面的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特别舒适且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座椅系统。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的操作方法以及一种具有座椅系统的机动车辆来解决。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包括座椅部分以及调节装置,座椅部分包括由座椅罩跨越的缓冲泡沫,通过调节装置可改变座椅部分的灵活性。为了提供用于机动车辆的特别舒适和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座椅系统,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系统中,提供以下内容: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座椅系统的拉索槽(guytrench)中的至少一个拉索装置,其中拉索装置的引导元件被附接至座椅罩的外部区域并且在松弛座椅罩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可移动,以用于改变座椅部分的灵活性。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改变座椅罩和下面缓冲泡沫之间的压力分布。因为通过在松弛座椅罩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移动拉索装置的引导元件,座椅罩可根据需要被更严重地或不严重地施加到缓冲泡沫。如果车辆乘客已经坐在座椅系统上,则可由调节装置通过稍微松弛座椅罩来改变座椅部分的灵活性,使得其例如也具有一些起皱,由此座椅部分的灵活性和舒适度得到全面提升。一旦车辆乘客不再坐在座椅系统上,则座椅罩可以通过调节装置被移动至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使得座椅罩具有光滑的外观,因此不会呈现起皱。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用于机动车辆的特别舒适的座椅系统和视觉上特别引人注目的座椅系统的特别简单的可能性被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内容:引导元件在两个位置之间(特别是在15mm的调整范围内)的座椅系统的垂直方向上可移动。因此,座位罩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在缓冲泡沫上更严重地或不严重地绷紧以适当地调节座椅部分的灵活性和外观。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有利发展中,提供了以下内容:拉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引导元件附接至保持元件的一个端部区域,保持元件的相对端部区域通过螺纹连接连接至拉索装置的调节元件,通过保持元件,引导元件相对于缓冲泡沫可移动。例如,引导元件可形成为丝,其中在形成为丝的引导元件被接收和固定的情况下,保持元件可以形成为某种钩部。通过旋转调节元件,保持元件与附接至其上的引导元件一起平移地移动,由此引导元件与保持元件一起相对于缓冲泡沫移动,因此也相对于调节元件移动。因此,调节元件的旋转运动被转换成引导元件的平移运动,其中引导元件可以这种方式相对于缓冲泡沫特别精确地且简单地移动以通过相对于缓冲泡沫在松弛座椅罩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移动座椅罩来调节座椅部分的灵活性。通过螺纹连接,用于绷紧和松弛座椅罩的特别紧凑且简单可操作的调节可能性被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有利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内容:拉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固定至缓冲泡沫的壳体元件,其中固定元件相对于壳体元件被可旋转地设置。例如,壳体元件可由塑料形成并且在其外部具有多个肋部,这有效地防止了壳体元件和缓冲泡沫之间的相对移动。换句话说,因此,壳体元件被牢固地固定至缓冲泡沫,使得其在座椅系统侧分别为调节装置和相关的拉索装置提供某种锚。利用由泡沫材料形成的缓冲泡沫,壳体元件例如可在缓冲泡沫的制造过程中产生,因此在发泡操作期间与缓冲泡沫一起已经集成在其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有利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内容:拉索装置具有致动器,通过该致动器,引导元件在松弛座椅罩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可移动。因此,可通过致动器以特别简单和舒适的方式来调节座椅部分的灵活性。例如,可在座椅系统上设置相应的操作元件,通过该操作元件,致动器可操作使得拉索装置的引导元件可以电动操作的方式在松弛座椅罩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可移动。可选地或另外地,致动器还可连接至相应的传感器系统,通过该传感器系统可以获取座椅系统当前是否被车辆乘客占用。如果座椅系统被人占用,则致动器可被形成为将引导元件自动地移动至松弛座椅罩的位置,而如果座椅系统未被人占用,则致动器可被形成为将引导元件移动至绷紧座椅罩的第二位置。此外,还可以想到,车辆乘客施加至座椅部分上的压力通过传感器系统来测量,其中致动器根据所测量的压力自动地调节座椅部分的灵活性,这显著取决于相关车辆乘客的体重以及车辆乘客在座椅部分上的接触面。因此,座椅系统的灵活性和舒适度可通过致动器自动适应车辆乘客的相应体重。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有利发展中,提供了以下内容:调节装置具有设置在与第一拉索槽相对的在座椅系统的第二拉索槽中的第二拉索装置,其中第二拉索装置的第二引导元件附接至座椅罩的第二外部区域并且在松弛座椅罩子的第一位置和绷紧座椅罩子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缓冲泡沫可移动以用于改变座椅部分的灵活性。其中,第二拉索装置可以类似于第一拉索装置形成。因为这两个装置附接至座椅罩的相对端或相对侧,所以它们可对称地被绷紧和松弛以调节座椅部分的灵活性。因此,座椅罩被均匀地卸载和加载,此外其中座椅罩的张力可被特别均匀和精确地调节。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有利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内容:调节装置包括设置与第一拉索槽基本正交地设置的在座椅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和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的操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10),其包括座椅部分(14)以及调节装置(28),所述座椅部分(14)包括由座椅罩(16)跨越的缓冲泡沫(18),所述座椅部分(14)的灵活性通过所述调节装置(28)可改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8)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系统(10)的拉索槽(22、24、26)中的至少一个拉索装置(30、32、34),其中所述拉索装置(30、32、34)的引导元件(36、38、40)附接至所述座椅罩(16)的外部区域并且在松弛所述座椅罩(16)的第一位置和绷紧所述座椅罩(16)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缓冲泡沫(18)可移动,以用于改变所述座椅部分(14)的灵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系统(10),其包括座椅部分(14)以及调节装置(28),所述座椅部分(14)包括由座椅罩(16)跨越的缓冲泡沫(18),所述座椅部分(14)的灵活性通过所述调节装置(28)可改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8)包括设置在所述座椅系统(10)的拉索槽(22、24、26)中的至少一个拉索装置(30、32、34),其中所述拉索装置(30、32、34)的引导元件(36、38、40)附接至所述座椅罩(16)的外部区域并且在松弛所述座椅罩(16)的第一位置和绷紧所述座椅罩(16)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缓冲泡沫(18)可移动,以用于改变所述座椅部分(14)的灵活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36、38、40)在所述座位系统(10)的垂直方向(z)上在两个位置之间特别是在15mm的调节范围内可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装置(30、32、34)具有至少一个保持元件(42),所述引导元件(36)附接至所述保持元件(42)的一个端部区域(44),所述保持元件(42)的相对端部区域(46)通过螺纹连接被连接至所述拉索装置(30、32、34)的调节元件(48),所述引导元件通过所述保持元件(42)相对于所述缓冲泡沫(18)可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装置(30、32、34)具有固定至所述缓冲泡沫(18)的至少一个壳体元件(50),其中所述调节元件(48)相对于所述壳体元件(50)可旋转地设置。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装置(30、32、34)具有致动器,所述引导元件(36、38、40)通过所述致动器在松弛所述座椅罩(16)的所述第一位置和绷紧所述座椅罩(16)的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缓冲泡沫(18)可移动。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座椅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28)包括第二拉索装置(32),所述第二拉索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奥迪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