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体内场板结构的VDMOS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
,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体内场板结构的功率VDMOS(垂直双扩散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技术介绍
VDMOS兼有双极晶体管和普通MOS器件的优点。其开关速度相对双极晶体管较快,开关损耗小;输入阻抗高,驱动功率小;跨导高度线性;频率特性好;安全工作区相对较大。功率VDMOS的发展是在MOS器件自身优点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耐压和降低损耗的过程。功率MOS的两个重要的基本特性为其导通电阻Rdson和击穿电压VBR,导通电阻Rdson是衡量其导通的电阻,是衡量其导通时静态能量损耗的重要参数,击穿电压VBR是衡量其关断时能够阻断电压的等级参数。传统提升击穿电压的方法为降低漂移区的掺杂浓度,增加其厚度,但是该方法由于漂移区的掺杂浓度降低,其电阻率增加,且漂移区厚度增加,使得MOS的导通电阻上升Rdson。传统的VDMOS器件通过低掺杂的漂移区耐压,漂移区中耗尽层电场分布呈三角形,其耐压VBR和导通电阻Rdson满足以下公式:Rdson=5.93×10-9*VBR2.5上述公式被称为硅极限,可以看到,传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体内场板结构的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元胞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金属化漏极(1)、N+衬底(2)、N‑漂移区(3)和金属化源极(11);所述N‑漂移区(3)中具有槽形体场板区,所述槽形体场板区包括:位于N‑漂移区(3)左右两侧的渐变介质层(9)、位于渐变介质层(9)中的多晶硅场板(4),所述多晶硅场板(4)上方与金属化源极(11)相连;左右渐变介质层(9)之间的N‑漂移区(3)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P型掺杂区(5),左右两侧的P型掺杂区(5)上方设有N+重掺杂源区(7);N+重掺杂源区(7)结深低于P型掺杂区(5),渐变介质层(9)的上端位于P型掺杂区(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体内场板结构的VD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元胞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金属化漏极(1)、N+衬底(2)、N-漂移区(3)和金属化源极(11);所述N-漂移区(3)中具有槽形体场板区,所述槽形体场板区包括:位于N-漂移区(3)左右两侧的渐变介质层(9)、位于渐变介质层(9)中的多晶硅场板(4),所述多晶硅场板(4)上方与金属化源极(11)相连;左右渐变介质层(9)之间的N-漂移区(3)内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P型掺杂区(5),左右两侧的P型掺杂区(5)上方设有N+重掺杂源区(7);N+重掺杂源区(7)结深低于P型掺杂区(5),渐变介质层(9)的上端位于P型掺杂区(5)的下表面上方、N+重掺杂源区(7)和P型掺杂区(5)的交界面下方,且所述P型掺杂区(5)和N+重掺杂源区(7)的远离器件中心的侧壁均与所述多晶硅场板(4)相接触,所述N+重掺杂源区(7)的上表面与金属化源极(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敏,李佳驹,林育赐,罗蕾,谢驰,李泽宏,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