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969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1:13
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步骤为:取70‑80重量份的高粱、20‑30重量份的小麦、10‑20重量份的大米、10‑20重量份的糯米、3‑5重量份的玉米,破碎后浸泡,沥干,圆汽蒸煮并伴随喷水,然后加入稻壳和小麦中温大曲堆积糖化,然后入缸发酵60‑70天,然后掐头去尾,分段馏酒,得到多粮浓香型基酒;然后取70‑80重量份的高粱,浸泡、沥水后圆汽蒸煮,然后加入稻壳和小麦中温大曲堆积糖化,然后入缸发酵60‑70天,然后掐头去尾,分段馏酒,得到单粮浓香型基酒贮存;取50‑60重量份的多粮浓香型基酒、8‑10重量份的单粮浓香型基酒进行勾兑即可,通过该工艺酿造的白酒口感绵柔不刺激,不易上头,而且尾味清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
技术介绍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是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由淀粉或糖质原料制成酒醅或发酵醪经蒸馏而得,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白酒存在的问题是尾味不够清爽,口感较为辛辣易上头,现在人们需要一种口感绵柔不刺激,不易上头,而且尾味清爽的白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通过该工艺酿造的白酒口感绵柔不刺激,不易上头,而且尾味清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70-80重量份的高粱、20-30重量份的小麦、10-20重量份的大米、10-20重量份的糯米、3-5重量份的玉米,其中玉米破碎成8-10瓣,大米破碎成2-3瓣,其它原料均为整粒使用,其中大米的碎米比例不超过15%;(2)将高粱在45-55℃的水中浸泡18-20h,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70‑80重量份的高粱、20‑30重量份的小麦、10‑20重量份的大米、10‑20重量份的糯米、3‑5重量份的玉米,其中玉米破碎成8‑10瓣,大米破碎成2‑3瓣,其它原料均为整粒使用,其中大米的碎米比例不超过15%;(2)将高粱在45‑55℃的水中浸泡18‑20h,沥干水分后在20‑25℃下自然晾干6‑8h;将小麦用50‑60℃的水中浸泡10‑14h,沥干水分后在20‑25℃下自然晾干1‑3h;将大米、糯米和玉米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物,在30‑50℃的水中浸泡5‑7h,沥干水分后在20‑25℃下自然晾干1‑3h;(3)取步骤(2)晾干后的高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70-80重量份的高粱、20-30重量份的小麦、10-20重量份的大米、10-20重量份的糯米、3-5重量份的玉米,其中玉米破碎成8-10瓣,大米破碎成2-3瓣,其它原料均为整粒使用,其中大米的碎米比例不超过15%;(2)将高粱在45-55℃的水中浸泡18-20h,沥干水分后在20-25℃下自然晾干6-8h;将小麦用50-60℃的水中浸泡10-14h,沥干水分后在20-25℃下自然晾干1-3h;将大米、糯米和玉米混合后得到第一混合物,在30-50℃的水中浸泡5-7h,沥干水分后在20-25℃下自然晾干1-3h;(3)取步骤(2)晾干后的高粱圆汽蒸煮50-60min,喷水5-10重量份,然后继续蒸煮50-60min,进行二次喷水5-10重量份,加入步骤(2)晾干后的小麦,再继续蒸煮50-60min后,加入步骤(2)晾干后的大米、糯米和玉米组成的第一混合物,继续蒸煮50-60min得到第二混合物;(4)将第二混合物中加入30-40重量份的稻壳,50-60重量份的制曲温度为50℃-60℃的小麦中温大曲,然后堆积于场地进行糖化,堆积厚度为30-40cm,时间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德江项兴本叶玉琼广家权叶元虎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迎驾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