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红星专利>正文

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479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6: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缆索放置槽,且缆索放置槽的一侧设有主滚动轮,所述主滚动轮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缆索放置槽的内壁,所述缆索放置槽靠近主滚动轮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腔,且第一驱动腔位于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通过链条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机器人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为中空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固定于缆索上,也方便取下,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径长的缆索,使用范围较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

High altitude cable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igh-altitude cable maintenance robot comprises a robot body, one side of the robo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top and bottom are opening the cable placing groove, and one side of the cable plac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rolling wheel, the roll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main shaft, and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is connected to the cable placed inside slot, one side of the cable groove near the main roll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chamber, and a first driving cavity on the robot body, the first driving cavity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rotary shaf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haft chain, the first driv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xed seat, and the first fix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bottom of the robot body, the first fixed seat is a hollow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can be conveniently fixed on the cable and is convenient to take off, and can be suitable for cable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and length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wide use rang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
技术介绍
国内外高空缆索维护机器人仍处在技术开发与商业探索发展阶段,沿着高空缆索爬升的高空作业机器人,不方便固定于缆索上对缆索进行维护,也不方便从缆索上取下,使用很不方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能够适用于各种径长的缆索,使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缆索放置槽,且缆索放置槽的一侧设有主滚动轮,所述主滚动轮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缆索放置槽的内壁,所述缆索放置槽靠近主滚动轮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腔,且第一驱动腔位于机器人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通过链条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腔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座,且第一固定座固定于机器人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固定座内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转动轴连接,所述缆索放置槽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固定杆均位于缆索放置槽内,且两个固定杆之间设有从滚动轮,所述从滚动轮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连接有齿条,所述缆索放置槽靠近固定杆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腔,且第二驱动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齿轮,所述齿条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驱动腔内,且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腔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且第二固定座位于机器人本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座为中空结构,且第二固定座内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靠近缆索放置槽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检测槽,所述缆索放置槽与检测槽相配合,且检测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固定有喷枪,且第二放置槽内设有检测仪器。优选地,所述检测槽内设有砂轮,且固定块上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三电动机,且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砂轮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内设有料筒,所述料筒通过导料管与喷枪连接。优选地,所述缆索放置槽和第二驱动腔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机器人本体上,所述通孔分别与缆索放置槽和第二驱动腔连通,且齿条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通过主滚动轮和第一转轴能够在缆索上移动,通过转动轴能够带动主滚动轮旋转,通过第一电动机能够带动转动轴旋转,通过第二电动机能够带动转动杆旋转,从而通过齿轮和齿条带动固定杆移动,达到调整主滚动轮和从滚动轮之间距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固定于缆索上,也方便取下,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径长的缆索,使用范围较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器人本体、2缆索放置槽、3主滚动轮、4第一驱动腔、5转动轴、6第一固定座、7第一电动机、8固定杆、9从滚动轮、10齿条、11第二驱动腔、12转动杆、13齿轮、14第二固定座、15第二电动机、16固定块、17喷枪、18检测仪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参考图1-2,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缆索放置槽2,且缆索放置槽2的一侧设有主滚动轮3,主滚动轮3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缆索放置槽2的内壁,缆索放置槽2靠近主滚动轮3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腔4,且第一驱动腔4位于机器人本体1上,第一驱动腔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且转动轴5通过链条与第一转轴连接,第一驱动腔4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座6,且第一固定座6固定于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第一固定座6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固定座6内设有第一电动机7,第一电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转动轴5连接,缆索放置槽2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均位于缆索放置槽2内,且两个固定杆8之间设有从滚动轮9,从滚动轮9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8转动连接,固定杆8连接有齿条10,缆索放置槽2靠近固定杆8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腔11,且第二驱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转动杆12上套设有齿轮13,齿条10远离固定杆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驱动腔11内,且齿轮13与齿条10啮合,第二驱动腔11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14,且第二固定座14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第二固定座14为中空结构,且第二固定座14内设有第二电动机15,第二电动机15的输出轴与转动杆12连接,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靠近缆索放置槽2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检测槽,缆索放置槽2与检测槽相配合,且检测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第一放置槽内固定有喷枪17,且第二放置槽内设有检测仪器18。本实施例中,检测槽内设有砂轮,且固定块16上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三电动机,且第三电动机的输出轴与砂轮连接,固定块16上设有第二空腔,且第二空腔内设有料筒,料筒通过导料管与喷枪17连接,缆索放置槽2和第二驱动腔11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机器人本体1上,通孔分别与缆索放置槽2和第二驱动腔11连通,且齿条10与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通过主滚动轮3和第一转轴能够在缆索上移动,通过转动轴5能够带动主滚动轮3旋转,通过第一电动机7能够带动转动轴5旋转,通过第二电动机15能够带动转动杆12旋转,从而通过齿轮13和齿条10带动固定杆8移动,达到调整主滚动轮3和从滚动轮9之间距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固定于缆索上,也方便取下,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径长的缆索,使用范围较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本实施例中,将缆索放置缆索放置槽2内,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机15,第二电动机15带动转动杆12在第二驱动腔11内转动,从而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带动齿条10移动,从而带动固定杆8靠近主滚动轮3,使得缆索固定于主滚动轮3和从滚动轮9之间,然后启动第一电动机7,第一电动机7通过链条带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通过链条带动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主滚动轮3在缆索上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缆索放置槽(2),且缆索放置槽(2)的一侧设有主滚动轮(3),所述主滚动轮(3)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缆索放置槽(2)的内壁,所述缆索放置槽(2)靠近主滚动轮(3)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腔(4),且第一驱动腔(4)位于机器人本体(1)上,所述第一驱动腔(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且转动轴(5)通过链条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腔(4)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座(6),且第一固定座(6)固定于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6)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固定座(6)内设有第一电动机(7),所述第一电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转动轴(5)连接,所述缆索放置槽(2)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均位于缆索放置槽(2)内,且两个固定杆(8)之间设有从滚动轮(9),所述从滚动轮(9)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8)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8)连接有齿条(10),所述缆索放置槽(2)靠近固定杆(8)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腔(11),且第二驱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上套设有齿轮(13),所述齿条(10)远离固定杆(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驱动腔(11)内,且齿轮(13)与齿条(10)啮合,所述第二驱动腔(11)的下方设有第二固定座(14),且第二固定座(14)位于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二固定座(14)为中空结构,且第二固定座(14)内设有第二电动机(15),所述第二电动机(15)的输出轴与转动杆(12)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顶部设有固定块(16),且固定块(16)靠近缆索放置槽(2)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检测槽,所述缆索放置槽(2)与检测槽相配合,且检测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放置槽和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内固定有喷枪(17),且第二放置槽内设有检测仪器(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缆索维护工程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一侧设有顶部和底部均为开口的缆索放置槽(2),且缆索放置槽(2)的一侧设有主滚动轮(3),所述主滚动轮(3)连接有第一转轴,且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缆索放置槽(2)的内壁,所述缆索放置槽(2)靠近主滚动轮(3)的一侧设有第一驱动腔(4),且第一驱动腔(4)位于机器人本体(1)上,所述第一驱动腔(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5),且转动轴(5)通过链条与第一转轴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腔(4)的下方设有第一固定座(6),且第一固定座(6)固定于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座(6)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固定座(6)内设有第一电动机(7),所述第一电动机(7)的输出轴通过链条与转动轴(5)连接,所述缆索放置槽(2)的另一侧设有两个固定杆(8),两个固定杆(8)均位于缆索放置槽(2)内,且两个固定杆(8)之间设有从滚动轮(9),所述从滚动轮(9)连接有第二转轴,且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杆(8)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杆(8)连接有齿条(10),所述缆索放置槽(2)靠近固定杆(8)的一侧设有第二驱动腔(11),且第二驱动腔(1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2),所述转动杆(12)上套设有齿轮(13),所述齿条(10)远离固定杆(8)的一端延伸至第二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星
申请(专利权)人:张红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