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二明专利>正文

用于摩托车的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43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7:42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锁,包括底板和顶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间隔设置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缺口;用于驱动所述第第一缺口中的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缺口中的第二锁紧块同步地相向或者反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本申请提供的锁的底板能够固定于地面上,然后依靠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将摩托车前轮定位,再通过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的同步运动,使其进入到摩托车前轮的轮毂或辐条之中,以实现对前轮的锁紧。该锁使盗窃者无法将其连同摩托车整体搬动,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偷盗效果。

Lock for a motorcycle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lock for a motorcycle,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top plate,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and two vertical plates connected with the soleplat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arranged at intervals, with the first notch of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with second of the gap of second vertical plates; driv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first gap in the first locking block and the second gap in the second locking blocks of opposite or reverse synchronous movement; the lock has a locking state and the idle state.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lock plate can be fixed on the ground, and then rely on the first vertical plate, second vertical plate motorcycle front wheel alignment, and then through the first locking block and second locking block synchronous movement, to enter into the motorcycle front wheel or spokes, in order to achieve on the front of the lock. The lock prevents the thief from moving along with the motorcycle as a whole, and the utility model can play a good anti-theft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摩托车的锁
本技术涉及电子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大多数为U形锁或者链条锁,其锁头部分具有较好的质量,不容易被打开,但是U形环和链条部分却很容易被剪断,因此采用该锁的摩托车很容易被盗窃。再者,盗窃者能够以汽车直接将摩托车运走,不需要进行现场开锁盗窃。因此,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摩托车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锁,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相互间隔地位于所述豁口的两侧,所述间隔基本等于摩托车前轮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缺口;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中的第一锁紧块,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中的第二锁紧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同步地相向或者反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当所述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所述间隔中;当所述锁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均未处于所述间隔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的用于和所述摩托车的车轮接触的一端上均开设有和摩托车前轮的轮轴形状匹配的弧形豁口,以利于摩托车车轮的轴能够和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贴合的更为紧密,盗窃者难以通过轮轴和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之间的缝隙破坏该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三竖直板及第四竖直板;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摩托车前叉的宽度。第三竖直板及第四竖直板不仅能够保护摩托车的前叉,其形成的封闭空间能够防止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裸露在外,盗窃者难以从外部破坏该锁的核心部件。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上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下部;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缺口的高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直板的第三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上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直板的第四水平板,所述第四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下部;所述第三水平板和所述第四水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缺口的高度。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四水平板为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的移动提供了导向,而且还加强了整个锁的结构强度。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端设置于所述第三竖直板,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四竖直板上的能够旋转的丝杠;用于驱动所述丝杠旋转的电机;所述第一锁紧块具有和所述丝杠匹配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块具有和所述丝杠匹配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地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竖直板或所述第二竖直板的前端内侧面上设置有指纹识别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能够根据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识别信号控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运动。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锁,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相互间隔地位于所述豁口的两侧,所述间隔基本等于摩托车前轮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孔,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孔;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孔中的第一销,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孔中的第二销;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销运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销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当所述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所述间隔内;当所述锁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销和所述第二销均未处于所述间隔中。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的用于和所述摩托车的车轮接触的一端上均开设有和摩托车前轮的轮轴形状匹配的弧形豁口。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三竖直板及第四竖直板;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摩托车前叉的宽度。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的底板能够固定于地面上,然后依靠第一竖直板、第二竖直板将摩托车前轮定位,再通过第一锁紧块和第二锁紧块的同步运动,使其进入到摩托车前轮的轮毂或辐条之中,以实现对前轮的锁紧。该锁的各个板通常采用钢板,其完全不同于现有的U形锁或者链条锁,盗窃者无法将其连同摩托车整体搬动,而只能够采用破坏的方式(氧气切割)进行开锁,那么必然会更容易引起安保人员的注意,因此该锁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偷盗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处于闲置状态时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第一竖直板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第三竖直板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内部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处于闲置状态时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第一竖直板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处于闲置状态时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处于锁紧状态时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3固定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第一竖直板的侧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3内部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4内部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的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1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包括底板1和顶板2,顶板2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21。第一竖直板3的两端分别和底板1和顶板2连接,第二竖直板4的两端分别和底板1和顶板2连接。第一竖直板3和第二竖直板4相互间隔地位于豁口21的两侧。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摩托车的锁

【技术保护点】
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相互间隔地位于所述豁口的两侧,所述间隔基本等于摩托车前轮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缺口;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中的第一锁紧块,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中的第二锁紧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同步地相向或者反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当所述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所述间隔中;当所述锁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均未处于所述间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顶板,所述顶板具有用于容纳摩托车前轮的豁口;设置于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一竖直板及第二竖直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第二竖直板之相互间隔地位于所述豁口的两侧,所述间隔基本等于摩托车前轮的宽度,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具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具有第二缺口;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缺口中的第一锁紧块,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缺口中的第二锁紧块;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同步地相向或者反向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锁具有锁紧状态和空闲状态:当所述锁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的至少一部分处于所述间隔中;当所述锁处于空闲状态时,所述第一锁紧块和所述第二锁紧块均未处于所述间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的用于和所述摩托车的车轮接触的一端上均开设有和摩托车前轮的轮轴形状匹配的弧形豁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第三竖直板及第四竖直板;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一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四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间隔设置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竖直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竖直板和所述第四竖直板之间的距离基本等于摩托车前叉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上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竖直板的第二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一缺口的下部;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缺口的高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直板的第三水平板,所述第一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上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竖直板,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竖直板的第四水平板,所述第四水平板位于所述第二缺口的下部;所述第三水平板和所述第四水平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缺口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二明
申请(专利权)人:侯二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