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防盗锁,特别是一种可变密码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目前,随着摩托车的增多,摩托车的被盗事件也时有发生,人们已经开始采取一些防盗措施,大致分为电子防盗报警和机械锁两大形式,前者常常会误报警,而且一旦电路被切断也就失去了报警功用,一般使用后者的较多,而其中的密码式防盗锁因开启方便、不必携带钥匙而普遍为使用者所喜爱,但现有的摩托车密码防盗锁或是不能更改密码或是更改密码比较麻烦,偷盗者还可能通过依靠拨动密码圈时的感觉和听觉而非正常开锁,总之,其结构不尽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可更改密码的摩托车防盗密码锁。本技术的设计方案包括固定座和锁体两大部分,锁体与其中一固定座固连,另一为安装固定座,锁体包括锁杆、前锁杆座、后锁杆座和位于其间的多挡由变码圈、套在其外的号码圈及定位圈构成的密码机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锁杆上有多道与密码圈对应的圆弧凹槽,所述的前锁杆座中空并有一管状尾部,所述的变码圈即套在其上,前锁杆座的尾管在对应变码圈的位置开有小孔,小孔内设置有锁定钢珠,控制锁杆相对前锁杆座的锁定,号码圈、变码圈之间有弹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防盗密码锁,包括固定座(15、16)和锁体两大部分,锁体与固定座(15)固连,(16)为安装固定座,锁体包括锁杆(1)、前锁杆座(2)、后锁杆座(12)和位于其间的多档由变码圈(3)、套在其外的号码圈(4)及定位圈(5)构成的密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1)上有多道与密码圈对应的圆弧凹槽(13),所述的前锁杆座(2)中空并有一管状尾部,所述的变码圈(3)即套在其上,尾管在对应变码圈(3)的位置开有小孔,小孔内设置有锁定钢珠(24),控制锁杆(1)相对前锁杆座(2)的锁定,号码圈(4)、变码圈(3)之间有弹子式离合机构控制它们的离合。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