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46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串并电芯组合的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主要包括电芯组合体、电芯镍片、电芯连接板和电芯组加固外框,电芯组合体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电芯镍片包括连接在电芯组顶面的镍片一和连接在电芯组底面的镍片二,镍片一、镍片二分别在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连贯电芯后设有超出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范围的短片状余边,通过相邻的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焊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相邻电芯组之间通过相邻的电芯镍片余边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两组或多组电芯组组合在一起实现串联连接,防止因焊锡面积过大及电芯组功率过大而造成的虚焊现象;不仅简化生产工艺,也提高生产效率及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串并电芯组合的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多串并电芯组合使用时,会形成大功率放电,而电芯组合时需要通过镍片焊接连接为一体,但是当使用的镍片面积过小时无法实现稳定的连接结构,而当使用的面积较宽的镍片进行焊接连接时,很容易造成虚焊,从而影响了电芯组的使用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多串并电芯组合的连接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片连接结构主要包括电芯组合体、电芯镍片、电芯连接板和电芯组加固外框,所述的电芯组合体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所述电芯连接板安装在相邻的两组电芯组之间,形状与电芯组整体的底面轮廓相同;电芯镍片包括连接在电芯组顶面的镍片一和连接在电芯组底面的镍片二,镍片一、镍片二分别在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连贯电芯后设有超出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范围的短片状余边,余边均为向下折弯结构,其中镍片一余边折弯贴附在电芯组侧面上,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设置在位置对应的同一直线上;相邻两组电芯组的底面与顶面接触相连时,通过相邻的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焊锡连接。所述电芯组的电芯数量设为4-8个,电芯通过并联组成电芯组。所述电芯镍片的镍片一余边比镍片二余边长,且镍片二余边开设有U型槽,为焊锡槽位;当相邻的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焊锡连接时,镍片二余边贴附在镍片一余边的表面,通过焊锡槽位与余边差位点焊连接。所述的电芯组加固外框为镂空的框状结构,套设在电芯组中部外围以固定电芯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的相邻电芯组之间通过相邻的电芯镍片余边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两组或多组电芯组组合在一起实现串联连接,所用于连接的两个电芯镍片余边长短不同,均为折弯结构,且折弯方向相同,然后在短边余边上开设U型槽形成焊锡槽位,短边余边叠置在长边余边的表面亦可形成余边差位,因此可在焊锡槽位与余边差位的范围内进行点焊焊锡,无需过大的镍片面积亦可完成质量保证的焊锡效果,不仅保护电芯质量,也防止了因焊锡面积过大及电芯组功率过大而造成的虚焊现象;从中不仅简化生产工艺,也提高生产效率及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装配合结构图。附图标注说明:1-电芯组,2-电芯镍片,3-电芯连接板,4-电芯组加固外框,21-镍片一,22-镍片二,23-镍片一余边,24-镍片二余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所述的镍片连接结构主要包括电芯组合体、电芯镍片2、电芯连接板3和电芯组加固外框4,所述的电芯组合体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1;所述电芯组1的电芯数量设为4-8个,电芯通过并联组成电芯组1;所述电芯连接板3安装在相邻的两组电芯组1之间,形状与电芯组1整体的底面轮廓相同;所述的电芯组加固外框4为镂空的框状结构,套设在电芯组1中部外围以固定电芯组1;电芯镍片2包括连接在电芯组1顶面的镍片一21和连接在电芯组1底面的镍片二22,镍片一21、镍片二22分别在电芯组1顶面、电芯组1底面连贯电芯后设有超出电芯组1顶面、电芯组1底面范围的短片状余边,余边均为向下折弯结构,其中镍片一余边23折弯贴附在电芯组1侧面上,镍片二余边24与镍片一余边23设置在位置对应的同一直线上;相邻两组电芯组1的底面与顶面接触相连时,通过相邻的镍片二余边24与镍片一余边23焊锡连接;所述电芯镍片2的镍片一余边23比镍片二余边24长,较长部分形成余边差位,且镍片二余边24开设有U型槽,为焊锡槽位;当相邻的镍片二余边24与镍片一余边23焊锡连接时,镍片二余边24贴附在镍片一余边23的表面,通过焊锡槽位与余边差位点焊连接,焊料控制点焊在焊锡槽位与余边差位,可防止虚焊,保证焊锡质量及保护电芯品质,从而实现电芯组1之间串联连接形成电芯组合体。本技术的相邻电芯组1之间通过相邻的电芯镍片2余边连接在一起,从而将两组或多组电芯组1组合在一起实现串联连接,所用于连接的两个电芯镍片2余边长短不同,均为折弯结构,且折弯方向相同,然后在短边余边上开设U型槽形成焊锡槽位,短边余边叠置在长边余边的表面亦可形成余边差位,因此可在焊锡槽位与余边差位的范围内进行点焊焊锡,无需过大的镍片面积亦可完成质量保证的焊锡效果,不仅保护电芯质量,也防止了因焊锡面积过大及电芯组1功率过大而造成的虚焊现象;从中不仅简化生产工艺,也提高生产效率及品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片连接结构包括电芯组合体、电芯镍片、电芯连接板和电芯组加固外框,所述的电芯组合体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所述电芯连接板安装在相邻的两组电芯组之间,形状与电芯组整体的底面轮廓相同;电芯镍片包括连接在电芯组顶面的镍片一和连接在电芯组底面的镍片二,镍片一、镍片二分别在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连贯电芯后设有超出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范围的短片状余边,余边均为向下折弯结构,其中镍片一余边折弯贴附在电芯组侧面上,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设置在位置对应的同一直线上;相邻两组电芯组的底面与顶面接触相连时,通过相邻的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焊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多串并电芯组合的防虚焊镍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镍片连接结构包括电芯组合体、电芯镍片、电芯连接板和电芯组加固外框,所述的电芯组合体包括至少两组相互串联连接的电芯组;所述电芯连接板安装在相邻的两组电芯组之间,形状与电芯组整体的底面轮廓相同;电芯镍片包括连接在电芯组顶面的镍片一和连接在电芯组底面的镍片二,镍片一、镍片二分别在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连贯电芯后设有超出电芯组顶面、电芯组底面范围的短片状余边,余边均为向下折弯结构,其中镍片一余边折弯贴附在电芯组侧面上,镍片二余边与镍片一余边设置在位置对应的同一直线上;相邻两组电芯组的底面与顶面接触相连时,通过相邻的镍片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燕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