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0746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包括:电芯本体;正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正极耳相对设置;及两个极耳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上,所述正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与所述负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平齐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芯先在电芯本体上安装正极耳与负极耳,并且为了保证铝塑膜的密封性在正极耳与负极耳上增加极耳胶组件,以使极耳胶组件在正极耳与负极耳上的位置对齐,使得极耳胶组件的外露尺寸相一致,有效的解决目前极耳胶外露长短不一的现象,避免因正极耳与负极耳和铝塑膜相接触导致的短路风险,增加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
技术介绍
随着数码、动力电池的发展,高度一致性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工艺开发受到广大的关注。在提升软包装锂离子电池一致性的工艺时,目前的工艺是来料极耳已经附带极耳胶。但是,在裸电芯顶封工序控制极耳胶外露时,极耳胶外露的长短不一现象时有发生,如遇极耳胶未与顶封区域重合,易出现正负极耳与铝塑膜接触导致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极耳胶外露的长短不一导致的短路问题,提供一种使得正极耳与负极耳上的极耳胶组件的外露尺寸相一致、降低短路风险的电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含有上述电芯的锂离子电池。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芯,包括:电芯本体;正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正极耳相对设置;及两个极耳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上,所述正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与所述负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平齐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正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存在预设距离;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负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存在预设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正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的距离等于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负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的距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组件包括两个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极耳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对应贴合,两个所述极耳胶的两个所述第三端对应贴合,且所述两个所述极耳胶的两个所述第二端相互远离并形成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极耳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通过熔接或超声焊接方式固定贴合;两个所述极耳胶的两个所述第三端通过熔接或超声焊接方式固定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极耳胶组件通过所述内孔套设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上;且两个所述极耳胶组件分别通过熔接或超声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耳胶沿所述正极耳的轴向方向的宽度大于用于密封所述电芯的铝塑膜的顶封区域的宽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及所述第三端为一体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芯本体为卷绕结构或者叠片结构。还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电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在电芯本体的正极耳与负极耳上分别安装极耳胶组件,使得正极耳与负极耳上极耳胶组件的位置相平齐。这样,当采用铝塑膜封装电芯时,能够使得铝塑膜的顶封区域能够与极耳胶组件相接触,保证铝塑膜的密封性,同时避免正极耳与负极耳和铝塑膜相接触,进而降低了正极耳与负极耳和铝塑膜之间的短路风险,提高电芯的可靠性。本技术的电芯先在电芯本体上安装正极耳与负极耳,并且为了保证铝塑膜的密封性在正极耳与负极耳上增加极耳胶组件,以使极耳胶组件在正极耳与负极耳上的位置对齐,使得极耳胶组件的外露尺寸相一致,有效的解决目前极耳胶外露长短不一的现象,避免因正极耳与负极耳和铝塑膜相接触导致的短路风险,增加安全性能。由于电芯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有上述电芯的锂离子电池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芯中极耳胶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极耳胶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用于校正电芯上极耳胶组件的位置的极耳胶定位夹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00-电芯;110-电芯本体;120-正极耳;130-负极耳;140-极耳胶组件;141-极耳胶;1411-第一端;1412-第二端;1413-第三端;200-极耳胶定位夹具;210-检测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芯100,该电芯100通过铝塑膜塑封以保证电芯100的密封性能。并且,本技术的电芯100能够避免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和铝塑膜相接触,进而降低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和铝塑膜相接触造成的短路风险,提高电芯100的安全性能,进而保证电芯100的可靠性及使用性能。在本技术中,电芯100包括电芯本体110、正极耳120、负极耳130及两个极耳胶组件140。电芯本体110是用来存储电能的。电芯100充电时,电能存储于电芯本体110中;电芯100放电时,电芯本体110能够释放存储于电芯本体110中的电能,实现电池包的充放电功能。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相对设置于电芯本体110,且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在电芯本体110的端部的长度相一致,以便于电芯100的充放电。极耳胶组件140是用来密封铝塑膜的保证铝塑膜的密封性能。同时,极耳胶组件140还能够避免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和铝塑膜相接触,避免因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和铝塑膜相接触导致的短路风险,提高电芯100的安全性能,进而保证电芯100的可靠性及使用性能。由于电芯本体110的结构不同进而使得电芯本体110成型导致目前的裸电芯极耳胶定位距的累积公差增大,使得极耳胶141外露的长短不一。本技术的电芯100为避免极耳胶组件140外露的长短不一问题,将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固定在电芯本体110上后,再将极耳胶组件140安装于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上,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裸电芯极耳胶定位距波动和极耳胶定位距的累积公差,避免极耳胶组件140外露的长短不一致。同时,正极耳120上的极耳胶组件140与负极耳130上的极耳胶组件140平齐设置。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极耳胶定位距的一致性,使得正极耳120与负极耳130上的极耳胶组件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芯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正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正极耳相对设置;及两个极耳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上,所述正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与所述负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平齐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正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负极耳,设置于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上,并与所述正极耳相对设置;及两个极耳胶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正极耳与所述负极耳上,所述正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与所述负极耳上的所述极耳胶组件平齐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正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存在预设距离;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负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存在预设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正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的距离等于所述极耳胶组件到所述负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端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胶组件包括两个极耳胶,所述极耳胶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及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的两侧;两个所述极耳胶的两个所述第一端对应贴合,两个所述极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强蔡惠群李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